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677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各拟建建(构)筑物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及主要结构参数详见下表:

建筑物名称

结构类型

层数

高度

(m)

±

0.00设计标高(m)

基础类型及荷重

拟采用基础形式

中柱

边柱

荷重(KN)

荷重(KN)

教学实验楼

(局部地下1层,地上6或12层)

框架结构

6F

(12F

23.85

(47.25)

21.25

〜-2.5(6层)

~-5.0(12层)

5500(6层)

8100(12层)

4500(6层)

5700(12层)

桩基

1.本设计依据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0—七年十二月提供的《武汉教学实验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本工程场地为中软场地土,场地土类别为H类,依据地勘报告各土层的工

程特性如土层表。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层厚(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fa)(Kpa

压缩模量

Es(E0)

预应力管桩设计参数

抗拔系数

Qsia(kpa)

Qpa(kpa)桩入土深度h(m)

入i

1-1

杂填土

0.3-2.6

1-2

素填土

0.5-3

1-3

淤泥

0.3-2.4

60

2.8

6

2-1

黏土

1-5

145

6.5

32

0.7

2-2

0.6-4.9

105

4.5

20

2-3

0.4-5.2

150

30

3-1

0.9-10

220

12.5

33

3-1a

粉质黏土

0.4-4.2

170

6.8

31

3-1b

粉质黏土夹粉土

1.9-9

320

12.0

3-1c

0.7-0.8

55

7

3-2

3-10.7

450

16.5

37

3-2a

1.6-5.3

245

10.0

3-3

粉质黏土夹粉土、粉砂

0.3-7.4

210

9.0

28

3-3a

0.9

45

22

4-1

黏质砂

0.5-6.9

160

13.0

1500

4-2

黏质砂混砾卵石

0.5-2.7

240

E0=16.0

35

2000

5-1

强风化砂砾岩

2.5-10.

5

500

E0=46.0

80

2500

5-2

中风化砂砾岩

1.9-7.8

Fa=1200

6-1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0.3-7.9

400

E0=44.0

70

2200

6-2

4.5-11.

Fa=900

/

3.本项目工程实训楼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安全等级为二级。

教学实验楼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安全等级为二级。

4.本工程桩基选型为静压预应力管桩

桩型号

有效

单桩竖向

桩端持

桩端进

终压时压

桩长m

抗压(抗

力层

入持力

力值KN

拔)承载力

层深度

特征值KN

m

教学实

验楼

362

PHC-AB500-125

20-24

1400

(666)

(6-1)强风化粉砂质泥

>

1.0

3080

工程实

训楼

327

(5-1)强风化砂砾岩,

3100

桩基采用静压法施工.静压桩施工以最终压桩力和桩尖到达的持力层深度

(桩长)为控制指标(双控),以压桩力控制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桩长控制)为辅。

油压表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的标定。

二、编制依据

1)该工程项目的监理规划;

2)设计图纸;

3)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

;

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等现行国家规范规程执行。

10)湖北省地方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11)鄂建办[2014]176号文

三、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续上图)

 

自检合格?

检查合格?

V

本子分部工程否

是否全部完成?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方法措施

(1)事前控制

1、施工承包单位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的审查

若分包给专业承包资质

审查项目组织机构人员的资格证及上岗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的企业施工,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及人员要进行核查。

2、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会审

(1)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报告

施工图纸现场核对主要包括内容:

①施工图纸合法性认定,施工图是否按规定经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

②图纸中是否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

③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是否可靠

(2)监理工程师参加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的审查

(1)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总监审核签认,审查工作一般二天完成。

若审查时需要承包单位就有关内容重新补充或修改,在审查意见中提出,限定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报(先申报的内容不退)。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3)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

承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

4)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

承包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切实可行;

5)技术方案的先进性:

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是否成熟,施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

6)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

7)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

8)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应尊重承包单位的自主技术决定和管理决策。

4、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

1)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批准后施工单位才能测量放线,建立控制网,并应对其正确性负责,同时做好基桩的保护。

原始基准点应由规划部门(红线班)施放,并办理红线定位册。

施工单位对桩位放线同时测定桩顶孔口标高,认真复查后报监理复核。

监理复核时,同时应注意控制桩的设置及复核,控制桩数量和保护要满足下部施工放线的要求。

5、预应力管桩材料控制

(1)对预应力管桩生产厂家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企业资质、信誉、生产能力等及是否合同约定的品牌。

(2)进入现场拟用的管桩,必须附齐质量证明文件。

内容有:

产品出厂合格证、钢材、水泥

质保资料(复印件)、砂子氯离子含量检测报告、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报告等。

外观质量检查:

桩长、桩径、壁厚、桩端板垂直度内外壁有无露筋、有无蜂窝、麻面、表

面裂缝、桩套箍凹陷程度及桩身上的合格章是否齐全等。

(3)对进场管桩见证取样送检

进施工场地的管桩,建设单位应按《规程》要求。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管桩外观尺寸、钢筋配置、主筋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桩身混凝土均匀性、端板厚度等项目的检测。

同时,对桩身混凝土强度进行钻芯检测,对进工地的不同类型的管桩各随机抽取一节管桩在不同部位钻取6个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

必要时应同时进行桩身抗弯试验,钻芯及抗弯试验的方法及评定标准应遵循《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施工机械配置的控制

1)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除考虑施工机械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安全、灵活等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外,还应考虑其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

易坏设备如发生损坏必须要有备用设备,并且能及时修理。

2)审查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按已批准的计划配备,所准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都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

3)油压表校正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7、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1)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并结合承包单位施工的需要,事先规定并提供给承包单位占有和使用现场有关部分的范围,提供合格的施工场地。

2)监理工程师要检查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正常、顺利地进行,是否有利于保证质量,特别是要对场地的道路、给水、供电、等方面予以重视。

3)打桩顺序

为减轻对邻近已完桩基的破坏和桩入土后相互挤压,应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

打桩顺序该

根据邻近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地质情况、桩距大小、布桩系数、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等综合考虑,同时又要兼顾施工方便。

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比较有利,原则上应从基础的中间位置开始向四周推进,同时要加强位移观测,必要时对打桩速度进行限制或采取设置应力释放孔、应力

释放沟等措施。

(二)事中控制

1、桩机定位控制

桩机就位后应控制其平整度和垂直度,垂直度采用2台J2经纬仪90°

正交控制,平整

度可用水平尺检测。

2、桩身垂直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测桩身的垂直度,采用2台J2经纬仪90°

正交控制,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交角)。

第一节桩入土时应边打边观测垂直度,随时进行调整。

但一般在入土4m以上时,不再进行调整,以保护桩身。

3、接桩质量控制

接桩焊接须二人对称操作,接桩至少分二次焊接完成,第一皮焊缝尤其重要,必须认真加以检查。

第一皮焊接不宜过厚,保证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