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1511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出示各种工具。

如斜面、滑轮、剪刀、杆秤、撬棍、螺丝刀。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做事常常使用工具来帮忙,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和方便。

注意到了吗?

这就是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工具。

二、讨论完成调查表

1.你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

它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的更多。

2.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3.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探究工具的用法)

1.你们已经了解了一般工具的用法,我们亲自来用一用吧。

老师这里有钉了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请问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

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4.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5.小结: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法,完成同样的事情必须选择最合适的工具才能省力又方便。

四、知识的应用

1.大家学会了如何选择工具吗?

尝试为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吧!

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

大石头用撬棍去撬动比较省力;

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便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

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仔细观察书P3的三幅图(也可用多媒体课件出现)

小结:

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选择对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得多。

做工时选择工具要讲究学问,巧妙地使用工具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生活更美好。

五、课外延伸

对于简单机械还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我以研讨→探究→研讨的模式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也动口,自主获取新知,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同事们的反映来看,本节课达到了各项教学目标,本课特点有三个:

一是导入时,我添加了几件工具,以统领整个单元。

这是本单元第1课,所以我增加了一些机械以引起趣味性,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尤其是男生,他们认为这些工具本来就不复杂。

经过我的解说和指导,学生更快明白了看似复杂的机械其实很简单,也很实用。

对整单元的知识产生了总体印象。

二是探究的第三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课前准备好了很多工具。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的气氛很浓烈,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之后,每组学生都选用了一套最合适的工具。

三是安全和时间问题是比较难掌控的,这里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只有及时地提醒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探究任务。

以出示实物的形式引起兴趣,统领整个单元;

引发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思考,更能激起学生对工具的回忆,为下个环节填表格作好铺垫。

在生活中,我们常使用工具来做一些事情,回忆我们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填表的形式展示。

学生对生活中工具的观察和使用的经历是需要说出来,写出来与伙伴共享的,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填一些,然后再统计,期望他们在描述中对工具产生一些问题。

启发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使学生不断地深究工具的最恰当使用方法即使工具的科学性,自然而然地总结出:

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工具进行了再一次的观察和使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中。

 

2、杠杆的科学

1.杠杆有三个点:

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机械和简单机械。

2.活动:

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支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

(一个学生上来也搬不动)

哎,总得想个办法呀!

能不能用我们学习的简单机械来帮我们完成这件事呢?

用什么工具呢?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板书:

杠杆

二、新课探究

(一)活动一:

认识杠杆。

1.出示撬棍撬石头图片。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结合撬棍撬起讲台和教材内容,分析杠杆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第四页的两张图片:

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学生画三个点,老师巡视指导。

6.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找出三个点的正确位置。

7.分辨杠杆观察第4、5页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

并说明理由(分别找出三个点)。

8.学生通过逐一的观察分析,说出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简单说明理由。

9.集体交流,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二)活动二:

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2.教师对杠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3.教师提问:

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六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还有其他方法吗?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六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

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第6页的“杠杆尺的记录表”内。

6.学生动手实验,并按要求记录数据。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填写:

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

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7.学生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8.学生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9.师生一起对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即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三、拓展活动

1.思考: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

哪种方法更合理?

2.学生思考,各组回答自己的操作步骤。

3.老师引导发现:

左边钩码个数×

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

右边格子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五、课后作业

阅读资料库“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回答下面的问题。

阿基米德说:

“只要给我一个_______,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优点:

在导入的时候,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整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

在突破难点的时候,通过“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格子数”的方法,使学生突然就明白了,这种“一点击破”的感觉很开心。

不足:

学生做实验不能在我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在分析与归纳时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确的表达。

改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把时间安排好,把时间留给学生,做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启发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使学生不断地深究杠杆的秘密。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杠杆进行了再一次的观察和使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中。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一、趣味引入

游戏:

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

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撬开油漆桶,往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的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

(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应用了什么原理?

它们是否都是省力杠杆呢?

(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你们在图上标出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

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

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

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

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

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

(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

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

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教师小结:

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而工具的另一个作用是方便。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

“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

(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

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详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