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136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Word格式.docx

但历史地看,新文学的这种激进态度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

5、如何理解《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提示:

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

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6、《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以小说为工具进行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个总纲。

7、狂人形象的独创性。

是鲁迅自我的艺术表达,采用的是双层结构。

8、阿Q形象及其价值和意义。

阿Q形象是一个多重的复合体,既是落后农民的典型,又是精神胜利法的载体,也是弱者保护心理的形象化概括。

就基本的性格构成来看,阿Q充满了矛盾,其特点是两重人格、退回内心、泯灭意志。

这一性格系统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精神符号,即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直接的意义是以虚幻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的失败,它的实质则是一种病态的人格,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类的一种不敢正视现实的精神弱点的象征。

9、《野草》对于鲁迅的重要性及其艺术成就。

是鲁迅内心的独语,最直接、最隐晦、最深刻地表现了鲁迅的矛盾、丰富和伟大,包含着鲁迅的生命哲学、他对人生和社会基本观点;

它在艺术上也极为新颖,作了多方面的成功探索。

10、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

鲁迅杂文是匕首与投枪,是艺术性的政论文。

其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

11、朱自清前后期散文的特点有何不同?

可从作品内容、情致、结构、语言等方面比较

12、谈谈问题小说作家的个性。

可选几位代表作家,从他们关于人生问题的不同答案、创作转向等方面来谈

13、乡土小说有何价值?

可从其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的关系来谈,侧重谈其认识价值

14.《尝试集》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意义是什么?

《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

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15、《女神》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具有什么特征?

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

他无限地张扬自我,充分肯定自我本质,具有超凡的力量,大胆地破坏与创造,热爱祖国,视野开阔,胸怀世界,是一位泛神论者。

16、《女神》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女神》浪漫主义是主调。

2、象征是其精义。

3、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等,其中自由体是诗人最得心应手的。

4、最能代表《女神》风格的是惠特曼式的豪放诗歌,它们“雄而不丽”;

但《女神》中也有泰戈尔式的“丽而不雄”的清新、婉约之作。

17、创造社的文学倾向是什么?

是浪漫主义。

这种倾向在诗歌与小说中都有相应的艺术表现。

18、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沉沦》时期的郁达夫处于青春阶段,下笔有锐气,亦有躁气,既有向旧道德冲锋陷阵的勇气,又有自伤自悼的晦气,相当真实而且深刻地显示了新旧转型期青年的人格特点和个性特点。

《沉沦》以“路遇-自慰-窥浴-偷听-宿妓”作为基本情节,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孤僻自卑的青年形象,着重表现了极度自卑、苦闷压抑的忧伤情绪,大胆而又细微地描写了因压抑而产生的变态性心理,并把这种心理与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苦闷”。

19、如何评价郁达夫小说前后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郁达夫前期小说显示了强烈的主观抒情,甚至表现大胆的自我暴露的倾向。

他的后期小说在风格上转向明净和秀丽,流露出优雅的风度。

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

如果说他的前期小说其狂暴和颓废表达的是反封建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焦虑,那么他后期小说优雅则反映了他此时的与传统的开始和解及个人生活的安定与惬意。

20、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些特点。

(1)强烈的主观抒情。

(2)大胆的自我暴露。

(3)散文化的结构。

(4)诗化的语言

21、小诗的特点是什么?

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变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22、湖畔诗社对于新诗的贡献是什么?

他们创造了真正的现代爱情诗,使新诗在情爱表现上具有与古代诗歌、五四初期白话新诗完全不同的特征,为新诗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23、李金发诗歌的时空特点是什么?

时间上,他往往站在现在立场表现对于时间消失的无可奈何之感;

而其习惯使用的空间语词是空谷、丘墓、江底、枯老之池沼、高丘之坟冢、蝼蚁之宫室等,大都指向死亡、生命衰微,空间色彩为黑、白与灰色,营造出令人窒息、恐惧的氛围。

如此空间里时间不断流逝,流逝的时间进一步强化了他对于空间的恐惧。

24、如何评介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李金发的诗歌虽然朦胧、晦涩,内容上更多地表现的是西方生活经验,民族性不够;

但他自觉地化用西方象征派的方法,将象征主义诗风带到中国,填补了新诗的一大空白,并开启了新诗现代主义创作潮流,其地位是很重要的。

25、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1、以理性节制情感。

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6、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27、徐志摩诗歌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徐志摩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对爱情、自由、美的理解、向往与赞美。

28、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是什么?

a.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意境新奇。

b.比喻鲜明、贴切,且往往富有暗示性。

c.不同于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29、《现代》杂志中的诗歌有何特点?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

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32、废名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是什么?

思想内容:

主要写自己在现代都市的寂寞感,对现代人存在价值、意义进行质疑;

渴望超凡脱俗,向往传统生活,在入世与出世间挣扎。

艺术特征:

受禅宗影响,重直觉、顿悟,不重语法逻辑,意象跳跃大,形式自由,散文化;

诗歌意象往往是由心智生发或以禅理为本的智性化意象,借助这些意象,诗人进行一种禅宗式的体验、顿悟,上下古今,思接千载,诗中那超然物外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审美理想与心理诉求,耐人寻味。

这些正是诗人诗学观点的体现,即以“散文的文字”表现“诗的内容”。

33、何其芳诗歌风格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何其芳诗风的改变,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是民族历史非常时期有良知的爱国诗人的必然选择,令人钦佩;

但这种变化,并未带来艺术的提升,变化后好的作品并不多。

可见,一个人艺术风格一旦形成,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艺术本身的升华问题。

34、“左联”是如何成立的?

要注意“左联”成立的历史背景,“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共中央的干预、论争双方的携手合作等过程。

35、如何看待“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

“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情况比较复杂。

“左联”发起的一些论争是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所必需的,但也犯了一些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

有一些论争则是“左联”内部的论争,双方态度都很激烈,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不少共识,只是也因此埋下了后来意见分歧的伏笔。

36、吴荪甫形象分析。

可先给其形象定性,再从其形象的多面性、鲜明性、发展性及其历史意义、美学意义等方面分析。

37、《子夜》的延长线上的作品何指?

可从《子夜》的原始构思、创作结果及短篇小说的内容等方面来回答。

38、谈谈“革命的浪漫蒂克”

可从其含义、写作模式、代表作品方面来谈。

39、吴组缃短篇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可从其破产影象、伦理指向、“速写”形式等方面回答。

40、《生死场》的特点是什么?

可从其内容、构思理念及其在抗战文学中的地位等方面回答。

41、殷夫的“红色鼓动诗”有何特点?

殷夫的“红色鼓动诗”情感激越刚劲,节奏明快有力,语言铿锵富有鼓动性。

42、中国诗歌会的诗歌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中国诗歌会以创造“大众歌调”为己任,广泛采用歌谣、小调、鼓词、儿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创作,艺术上通俗易懂,富有鼓动性。

43、臧克家诗集《烙印》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什么?

《烙印》在思想上,一是表达诗人对于生活的严肃看法与态度;

二是写农民和其他角落里卑微人物的痛苦人生,寄予着作者的人道主义同情。

艺术上,他如同古代苦吟诗人,重视锤字炼句,诗歌精致、凝练,耐人寻味,但略嫌拘谨。

44、谈谈京派小说的诗化与散文化风格。

(1)综述京派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构成原因,即田园牧歌化的文学抒情特色;

(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阐述京派小说的诗化特点,如废名沈从文等;

①人物性格的纯净化表现

②“心灵的悲剧”而非外部世界的冲突形式

③浓郁的抒情风格

(3)京派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以废名、沈从文小说为例);

①散文化的审美独特性

②散文化的小说语言特色

③文体创造的文学意义

44、如何理解京派作家对自己作为“乡下人”的身份认同。

(1)陈述沈从文、萧乾等关于“乡下人”身份的内涵定义;

(2)“乡下人”的文化选择的具体内涵:

京派作家的乡土情结以及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边缘化体验,构成京派的乡土乌托邦理想,以及对都市文化的讽刺批判;

(3)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阐释京派小说的乡土情结及城乡对照叙述;

(4)阐述京派的乡土生命理想在20世纪30年代文学流派中的独特意义。

45、分析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

(1)简述废名小说在京派中的重要意义及总体风格;

(2)以《桃园》、《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河上柳》、《桥》等作品为例,分析废名田园小说的艺术风格;

(3)唐绝句的意境美:

古典审美艺术的追求;

(4)散文化的小说语言。

46、简述新感觉派的流派特征及其主要作家作品。

(1)新感觉派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及其都市性定位;

(2)新感觉派与日本新感觉派的文学联系;

(3)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及创作风格: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的头》等;

(4)新感觉派的文学史地位与意义

47、试评新感觉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