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587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半年总结汇报与环保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汇编docWord格式.docx

(一)服务发展大局,发挥环保协调优化作用

年度减排目标如期实现。

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年度两项指标均如期完成。

一是以工程促削减,全省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燃煤电厂中脱硫设施安装覆盖面已达93.5%,华能福州电厂按省政府要求时限建成4台机组的脱硫设施,比国家要求时间提前1年多;

厦门嵩屿、漳州后石、宁德大唐、福州可门、江阴、泉州南浦等电厂已建脱硫设施稳定运行;

三钢1#、2#烧结机和三安、鑫海、亿鑫钢铁厂全面建成脱硫设施,厦门明达玻璃、福州福耀玻璃建成炉窑脱硫工程。

新建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投运的污水处理厂加快管网配套,厦门水务集团下属各污水处理厂减排作用进一步发挥,泉州市各县(市)都建成污水处理厂,福州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配套力度加大,减排效果明显。

关停、淘汰落后企业、生产线,全省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709万吨。

二是以制度抓落实,苏增添副省长集体约谈了减排任务重、进展相对滞后的污水处理厂、重点减排企业及所在市、县(区)政府负责人,省环保局也约谈了重点脱硫项目企业和治理单位负责人;

省直部门联手打好减排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对污水处理厂未按期建成投产的罗源、泉港、霞浦、福安实施区域限批。

各地也建立相关制度,福州市时小雨副市长约谈钢铁企业和污水处理厂法人代表,漳州市市直11个部门主要领导分别挂钩督查,莆田市实施共同责任追究制度。

减排政策体系已成为我省减排工作的“亮点”和“推进器”。

三是以投入推进度,省级财政新增减排专项资金1亿元,人行福州支行、省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联合出台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建瓯等市针对运营商难以确定的情况,由地方财政先行垫款建设污水处理厂,确保了建设进度。

四是以监管保运行,全省已对近300家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在线监测监控,实施在线监控“日调阅、周分析、月汇总、季通报”,开展重点污染源核查,确保治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坚持服务优先,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专人负责制,有效促进了重点项目建设。

对于满足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简化手续、加快评估、缩短时限;

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及时沟通、解释,主动在技术和政策上提供服务、咨询和指导。

特别是在中央作出“保增长、扩内需”的重大部署后,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去年10月份至今已批复重点项目环评文件111个,项目总投资达553亿元。

同时,加强环评和验收监测管理,建立环评质量评分和通报制度,对存在不正当竞争、环评报告质量差以及其他违规行为的环评单位予以通报,努力规范服务行为。

推动协调发展的能力有效提升。

根据各区域环境禀赋、功能定位,编制并向省政府上报《*省生态功能区划》,努力为各区域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积极参与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研究报告。

完成湄洲湾石化基地、泉惠石化工业区产业布局规划,厦门、泉州、漳州和莆田市港口总体规划,海西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等的环评审查。

加强对资源型和重污染行业的管理与指导,禁止审批钨、钼、锡、锑及稀土矿开采、冶炼等限制类项目,严格控制氟化工、铅锌冶炼等重污染行业建设。

(二)着力改善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饮用水源保护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围绕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牵头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调度和巡查制度。

15个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整治项目共完成投资1.92亿元,建设水源地围网或绿化带39公里、截污工程23公里,搬迁保护区内居民183户,搬迁关闭养殖场、工业企业和餐饮单位42家,建成3座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

同时,投入2416万元在324个建制镇水源保护区设立保护区界标,并建成围网或隔离带42公里。

各地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保护区管理,保障饮水安全。

三明市制定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办法,努力帮助保护区内群众改善生活。

通过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各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并有所改善,其中县城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了11.5个百分点。

重点流域环境整治深入推进。

省政府批准实施闽江、九龙江流域年度流域整治计划,年度共投入13.6亿元,155个重点整治项目基本完成。

闽江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类~Ⅲ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9.4%和98.5%;

九龙江水质总体良好,水域功能达标率和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均为87.7%。

省环保局、经贸委、国土资源厅、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厅联合下发敖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开展联合督查。

各设区市也分别制定实施辖区流域整治规划、计划,着力改善水质。

城乡环境治理统筹推进。

会同省委农办等11个部门制定了《关于扎实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编制实施《*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省省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以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新增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6个。

会同建设、海洋等部门继续开展海漂垃圾整治。

继续配合农业部门开展养殖业治理和沼气工程建设。

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由省政府批转实施加强机动车尾气环保年检工作的意见。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

制定实施《关于在海峡西岸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行动纲要》(试行),组织、指导各地加强生态市、县建设。

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监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综合评估中,得到国家的高度评价,我省有7个保护区被评为“优”。

南平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上报环保部审定。

龙岩市环保、土地、矿管、林业、水利等部门还联手开展龙津河上游矿山企业专项整治,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三)注重环境安全,努力保障社会安定稳定

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省直9部门联合开展全省环保专项行动,对涉嫌违法的238家企业立案调查处理,挂牌督办151家,相关环境违法案件和有关责任人分别被依法严肃处理。

全省共妥善处理环保110投诉4.25万件,及时处理环境污染、环境扰民和环境违法现象。

组织开展环境矛盾纠纷排查和重信重访治理以及环境后督查,对历年来领导批办的重点案件,环保专项行动挂牌督办的环境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和整治情况,逐项进行现场督查,有力遏制了污染反弹。

污染隐患得到排查。

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环境安全百日专项督查行动,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消除隐患。

组织开展全省放射源单位隐患排查,共检查406家,督促关停企业严格执行废弃放射源安全贮存制度。

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和非经营性工业危险废物焚烧设施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

(四)夯实工作基础,增强环境管理支撑能力

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各级财政都设立了211环保科目,加大环保投入。

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标准化建设,全省通过标准化验收的监测站增至31个,省环境监察总队和14个市、县通过环境监察标准化验收。

加强排污费征收、稽查,全省排污费完成征收入库4.33亿元。

加强业务培训,举办多起全省范围环保专业培训,环保系统干部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组织对全省25万多家普查对象进行数据调查、汇总,为“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注重普查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开展城市生活产排污系数调查测算,启动相关专题研究。

我省普查工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得到了国家污普办的充分肯定。

环保法规、规划、政策取得新突破。

加强环境立法工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请省人大审议,启动《*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和《*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工作。

完成“十一五”环保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编制《*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XX-XX年)》,提交省政府审定。

加强环保行政监察,组织开展市、县(区)政府环保工作年度考核,并对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注重环境政策创新,与人行福州支行、*银监局联手将企业和个人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由商业银行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贷或限贷措施,“绿色信贷”政策成效初步显现。

出台《*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和《*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促进环保依法行政。

我省的这一作法得到了环保部的高度评价。

环境科技、产业和宣教力度加大。

国家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颁布《*省先进环保实用技术征集与推广实用实施办法》,利用“6·

18”、“9·

8”平台,征集污染减排技术需求56个、成果62个,促成17个项目对接转化,对接项目总投达3.38亿元。

组织环保产业单位参加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达成技术合作、推广和对接意向14项。

全省环保及相关产业产值近300亿元,增幅保持在15%以上。

在国内率先引进、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该技术被列为20*年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A类)。

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继续组织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和环保部指导帮助下,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矛盾仍然比较尖锐。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第一,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但一些地方与人民群众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新要求还有差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虽然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但有的地方水源地水质超标,湖泊和湖库化的河流出现富营养化,各流域Ⅰ类~Ⅱ类水质比例降低,部分流域水质下降,氨氮、总磷等指标接近Ⅲ类水质标准上限,个别流域甚至发生水华事件;

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面源污染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比较严重;

个别地方水土流失、乱采乱挖现象还未根本遏制。

同时,我省山多、土薄、生态环境脆弱,一旦植被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将急剧退化,生态环境状况依然十分严峻。

第二,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续两年“双下降”,但进一步减排的空间与实现“十一五”目标的要求还有差距。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陆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们30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环境问题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结构型特征,且现有产业结构、工艺技术水平、排放强度等无法在短期内大幅优化,排污总量还将持续增加。

在前几年减排工作中,全省上下深挖潜力,能够计算减排量的项目大多已建成投运,进一步减排的潜力有限。

在SO2减排方面,全省钢铁烧结机和玻璃炉窑已基本完成脱硫设施建设,到今年第二季度全省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燃煤电厂将全部完成脱硫,可继续支撑减排量的大项目偏少。

加之受经济形势和气候因素影响,今年燃煤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