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275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011第十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资料Word格式.docx

1.教师归纳式

这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总结方式。

教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揭示各部分知识的联系。

例如,学习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后,教师作如下总结:

刚才我们已经学过三种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现在,你面前有一幅陌生的地图,怎样在图上辨别方向呢?

首先,你应当仔细观察,看图上有没有经纬网或指向标;

如果有,就用我们刚刚学过的方法直接判断;

如果没有,就面向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

你发现了吗?

三种方法看上去不同,其实有联系,如果把指向标的北和经纬网的北极方向统通视为“上”,转动地图使它们置于你的“上”方,那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是通用的。

所以我们说: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这种总结的方式要以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深入了解做基础。

才能用精练的语言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要点。

2.自学讨论式

这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总结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拟出综合性思考题,学生自学后展开讨论,教师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教师总结北美气候时拟定的思考题(教学时用投影放出)如下:

(1)分析地图(图略),思考科迪勒拉山系以东和以西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各有什么规律?

(2)分析地图(图略),想一想为什么北美西北部沿海是多雨的湿润区,而纬度相同的山脉以东降水却十分稀少?

(3)消息两则。

1993年圣诞节前,美国中部遭暴雪袭击,积雪深度超过60厘米,交通中断。

1994年7月纽约遭热浪袭击,连续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

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说明这些特殊天气现象发生的原因。

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这种由学生自学讨论,利用学生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

3.游戏式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疲劳感,运用游戏做结尾,能够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总结目的。

游戏的方法很多,如在磁性黑板上做填图游戏,拼图游戏,扮演角色分组计分,假想旅行游戏等等,下面是运用游戏总结大陆自然带的实录:

教师:

我们学过了大陆自然带的知识,但不知你们学得如何,也不知道你们有多少有关的课外知识?

让我们举行一次非正式的竞赛。

(教师宣布竞赛规则和计分办法。

这里有六幅大陆自然带的景观照片,请各小组长代表你组抽取一张,张贴到黑板前《世界大陆自然带图》的相应位置。

(代表观察照片,思考,张贴,矫正,观众屏息注视。

这里有六个纸袋,每只袋中都装有十二幅植物(植被)照片。

请各组推选一名选手,根据你组选定的自然带,找出全部有关照片,贴到图上相应位置。

(竞赛愈发激烈,观众指手划脚为自己的选手出谋划策,教师不动声色。

这里还有六个纸袋,每只袋中都装有十二幅动物照片,请各组正数第四位同学上来,根据你组选定的自然带,找出全部有关照片,贴到图上相应位置。

(竞赛进入白热化,教师重申规则。

这些照片全部选自《动物世界》,请看过电视节日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选手们的答案有无错误?

(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矫正,待矫正后宣布得分,结束教学。

目前微机软件开发已有长足进步,许多软件可以直接模拟复杂的地理过程,具有很强的直观动态性特征,时空感和逻辑都很强。

北京157中学的吴国敏老师在进行“世界能源”的教学中,每学习一段新内容,都进行一次微机游戏,荧屏上生动的画面,一次次把教学推向高潮。

4.练习式

如果在学习的结尾一味由教师归纳,则不易引起学生重视,而且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若在结束教学时教师出题让学生思考,不仅能够重新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而且能够起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化学生认识的作用。

结束时的练习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突出综合性,并讲求变化。

例如,北京师大附中王树声老师在结束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教学以后,结合上节课学过的气温和温度带知识做了如下小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降水和干湿地区,结合上节课讲的气温和温度带知识,请大家看这幅标有八个城市位置的中国地图和这些城市的气候数据。

看谁能把它们对号入座?

(展示画有地图和表格的小黑板,如图8-1和表8-2所示。

表8-2

编号

城市

气 

温(℃)

年降水量(毫米)

1月

7月

-15.2

25.7

194.6

3.0

29.0

1266.1

-19.1

22.7

553.5

13.1

28.3

1680.5

7.6

19.6

991.1

-13.4

21.4

426.1

-0.1

14.6

500.0

5.4

25.5

936.0

学生:

(停顿3分钟)思考、议论,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回答。

好!

现在已经有不少同学知道答案了,哪位同学到前面把城市代号注在黑板上,并把城市名称写在数据前面?

(学生板演,教师小结略。

5.纲目式

用简练的板书做总结,概括要点,展示知识结构,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下面是山东省微山十九中徐伟老师设计的纲目式板书:

“南美洲的资源和种族成分”,如表8-3所示。

6.表格式

表格式包括表格和框图两种形式,表格式多用于比较异同,框图式多用于揭示地理联系。

比较和系统化是地理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正确地运用表格、框图的方式做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使用表格和框图做总结时,教师的语言应简练准确,寥寥数语便归纳出地理事物的要点;

文字冗长,事无巨细,反而使学生抓不住要领,事倍功半。

列表总结印度与埃及的地理特征(见表8-4)。

表8-4

国家

项目

印度

埃及 

地形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高原为主

沙漠广布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气温较

高,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少

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式气候

自然

资源

耕地广阔;

煤、铁、锰等矿产丰富

石油

农业

水稻、棉花、黄麻、茶叶、花生、甘蔗

长绒棉 

工业

形成独立工业体系,采矿、钢铁、

机械、电力、纺织、新工业

石油开采、纺织

经济

特色

南亚工农业发达国家

北非工农业发达国家 

表格对两国庞杂的地理事实做了大刀阔斧的减化,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出了地理特征,差异醒目,便于学生掌握。

7.读图式

这种方式一般要借助地图提出问题,通过练习系统所学的知识。

例如,“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总结,教师出示图8-2。

(1)A点盐度比B点________,理由:

________。

(2)C点水温比D点________,理由:

(3)C点盐度比D点________,理由:

(4)F点水温比E点________,理由:

8.首尾呼应式

这种总结与导入时设置的悬念相呼应。

导入时提出的问题,总结时再度提起,重新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学习“日界线”时,教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麦哲伦的水手们环球一周归来时,船上的日历是1522年9月6日星期四,而西班牙当地的日期却是1522年9月7日星期五,船上失去的一天到哪儿去了?

”课程即将结束时又提出这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关于日界线的知识,迅速答出:

“当麦哲伦的水手们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日期应当增加一天,而水手们当时并不了解这一点,因而船上的日期比西班牙当地少一天。

这节课在学生成功的喜悦中圆满地结束。

9.开放式

总结不应仅是对所学内容系统化,有时还应拓展所得结论。

开放式总结大体有两种形式:

(1)设置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深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学习“板块构造理论”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

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参考课本“六大板块示意图”和“大陆漂移示意图”,设想一下,一亿年以后世界上的海陆分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个问题将课上所得结论拓宽延伸,“收中寓展”、留下悬念,使学生课后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2)简介下节内容,引起学习兴趣。

例如在结束“西欧”教学时,教师说道:

我在你们的音乐教材上发现一首歌:

“看那田野,看那森林,一片美丽的好风光。

俄罗斯的大自然啊,这是我的家乡。

听那云雀歌声嘹亮,林中夜莺在歌唱。

俄罗斯的大自然啊,这是我的家乡!

”这首歌引起了我许多回忆,我上中学时也唱过它。

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人,俄国走过的历程,真是个说不完的话题。

下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国家的地理知识。

第三节 

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

按照结束阶段教师的行为顺序,结束技能包括:

概括要点、建立联系、突出重点、比较异同、深化拓展等技能要素。

1.概括要点

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复杂多变、头绪纷繁,往往脉络不清,主次难分,互相干扰。

因此,进入结束阶段,教师首先应当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明确告诉学生:

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

它们的要点是什么?

总体结构如何?

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学习已经进入结束阶段;

另一方面,要为其后的总结活动奠定认知基础。

“概括要点”一环,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把零星分散的知识归纳成要点分明的知识点,并展示教学全貌。

例如前面提到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实例。

教师开宗明义:

“我们已经学过三种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一句话便斩去教学过程中的枝节,理出了头绪,明确了总结的重点。

接着从使用地图的角度提出“面对陌生地图”如何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的问题,综合概括了在地图上判别方向的三种技能。

紧接着问:

“你们发现了吗?

三种方法看上去不同,其实存在着联系”,巧妙地把三种方法统一起来,得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最基本方法的结论。

2.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在于使知识系统化。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来看,所谓系统化是指在概括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归入某种顺序,在这个顺序中,各个部分彼此存在一定的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就此而言,系统化思维是地理思维的核心,特别是反映地理系统多形态、多层次、多结构特征的空间组合分析,更能体现和说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

总结阶段的“建立联系”一环,正是发展这种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

“建立联系”作为一种教学技能,关键在于操作程序的设计和指导学生发现各种联系的依据。

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系统包括地理要素系统和地理区域系统,建立联系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形式(见表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