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9276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体基本形态与结构、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和病原生物学、病理和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等课程;

与其并行的临床护理课程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和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并注意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分工,配合,保证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知识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体系、结构,对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的知识,了解其发展前沿。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并运用到病人的护理中去。

(二)基本技能

1.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听课时扼要记笔记,有效使用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学习指导,能科学地安排课外自学时间。

2.掌握呼吸系统正常、异常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包括绘图等训练,能正确描述观察所见,并能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

3.见习及生产实习中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呼吸系统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呼吸系统住院病人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实习阶段学会书写护理病历。

4.了解呼吸系统常见技术的护理如:

胸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的护理,并能正确配合医生操作。

(三)基本素质

1.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护理事业;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文件书写能力等。

教师必须研究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掌握好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中能适当反映学科的新进展、新动向。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加强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四、学时分配(理论)

基础知识部分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

4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6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8

第十四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2

合计

20

专业知识部分

第一章

概述

1

第二章

急性呼吸道感染

第三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四章

支气管扩张症

第五章

肺结核

第六章

支气管哮喘

第七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八章

间质性肺疾病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章

肺血栓栓塞症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胸腔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第十五章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六章

新生儿窒息

第十七章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0.5

第十八章

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

第十九章

机械通气

第二十章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26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实验课表现、病例书写等;

一部分为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采用闭卷方式。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科书

[1]王爱梅,李晓明主编.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4.

[2]徐锦江,梁春光主编.《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5

(二)参考书

[1]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白淑玲,应大君主编.系统解剖学(第8版).北京:

[3]刘树伟,李瑞锡主编.局部解剖学(第8版).北京:

[4]邹仲之,李继承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8版).北京:

[5]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王建枝主编.病理生理学(第8版).北京:

[8]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8版).北京:

[9]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12.7.

[10]李乐之,路潜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12.8

[11]崔炎主编.《儿科护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12.6

[12]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13]蔡柏蔷,李龙芸主编.《协和呼吸病学》第2版.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14]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第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七、教学内容(理论)

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的结构

【教学内容】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结构;

粘膜的结构;

上皮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特点及功能。

肺:

肺的一般结构;

肺导气部、肺呼吸部、肺小叶的组成;

肺导气部的结构变化规律;

细支气管和终末支气管的光、电镜结构;

呼吸道上皮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其所分泌的激素;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的结构;

I型和II型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

肺泡隔的结构;

肺泡孔;

肺间质;

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肺巨噬细胞。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了解鼻的分部,掌握鼻腔的分部,鼻腔外侧壁的结构。

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各窦的形态特点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掌握喉的位置,喉的软骨、连结,了解喉肌的位置及功能,掌握喉腔的分部,喉粘膜的结构。

掌握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

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掌握肺段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掌握壁胸膜的分部及胸膜窦,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掌握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分区,了解其组成器官。

掌握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

掌握肺的一般结构、肺泡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肺的形态。

肺呼吸部的组成及主要特点;

肺泡的结构。

难点:

喉的连接、胸膜隐窝。

II型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

气-血屏障。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板书,讲授中有机的采用启发式(提问和讨论)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以多媒体技术配合实物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讲述重点和难点时采用理论联系临床病例,运用归纳和对比方法进行总结,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后布置思考题辅助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呼吸的概念与意义。

呼吸的三个环节:

外呼吸、气体的血液运输和内呼吸。

肺通气:

呼吸道和肺泡的结构与主要功能。

呼吸时的胸廓运动(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

呼吸运动时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变化;

胸内负压的概念、形成及其变化。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作用。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呼吸功。

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用力呼气量和肺总容量。

肺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呼吸功。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气体交换的机制,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的面积和通气/血流比值。

组织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与化学结合。

氧的运输: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征,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与血氧饱合度的概念;

氧解离曲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波尔效应的概念。

二氧化碳的运输: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碳酸氢盐,何尔登效应的概念。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的概念,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氧分压、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浓度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其调节途径)。

了解非弹性阻力,呼吸功,组织换气过程,二氧化碳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节律形成机制,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熟悉呼吸的基本过程、呼吸运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胸廓的弹性阻力,肺泡无效腔。

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呼吸运动的调节。

【重点和难点】

外呼吸、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

氧解离曲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氧分压、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浓度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其调节途径。

延髓呼吸中枢,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细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因、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肺硅沉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并发症。

鼻咽癌和肺癌。

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变、转化规律;

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类型;

血源性结核病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肺外结核病的常见部位及病变特点。

呼吸衰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