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9206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承台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工期安排:

本分项工程计划由2011年9月1日开工,至2011年10月20日完成32个承台,分别由桥梁施工一、二、三队负责施工。

3、技术要求

3.1承台施工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和竹胶板相结合。

3.2承台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3.3承台基坑开挖,避免超挖回填现象。

3.4承台尺寸及中线位置偏差应符合验标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凿除桩头→桩基检测→基底混凝土垫层处理→钢筋加工绑扎→安装模板→砼浇注→混凝土养护→承台验收→基坑回填。

4.2工艺流程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测量放样

测量班对即将施工的承台进行放样,定出承台四角点;

同时测量原地面高程并确定基坑开挖深度,根据土层地质情况确定开挖坡度及平面位置,确定开挖范围。

5.2、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采用挖掘机挖至距承台底约5cm处,第二步在准确测量坑底高程后采用人工精确开挖,最终将承台底高程超挖15cm。

基坑开挖时,应根据下挖深度、坡比以及基坑底立模操作空间(按50--80cm)确定开挖线。

5.3、桩头凿除、桩基检测

承台基坑完成开挖到预定高程后,立即对桩头进行破除。

桩头凿除自上而下,采用风镐配空压机进行桩头混凝土的凿除,桩头混凝土凿至高出承台底高程15cm处,要求桩头露出新鲜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无浮渣保证桩头顶端齐平无破损。

现场具体要求在桩头凿除前先进行标高测量,对于未设置声测管的桩基,应立即使用磨光机按要求位置打磨出桩基检测光面,采用小应变检测仪进行桩基检测;

有声测管的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桩基检测。

检测前,对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将伸出桩顶的声测管切割至同一标高并高出桩顶10cm以上;

检查各声测管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必须疏通;

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后,封口待检,本承台桩基设置有声测管。

桩基检测要求桩身混凝土均匀、完整,桩基承载力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心位置:

群桩允许误差±

100mm,桩顶高程控制在±

20mm以内。

桩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5.4、基底处理

承台基底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封底硬化,找平至承台底高程。

硬化区域为每侧超出承台边线20cm。

5.5、钢筋加工

(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60T为一批次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钢筋焊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试焊,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施焊。

(2)钢筋的连接方式采用搭接焊,焊缝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3)钢筋接头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要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②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

5.6钢筋绑扎

(1)通过护桩将承台四角点引至基坑底面,弹出承台四边线。

(2)根据设计图纸,桥墩承台厚度为2.5、3.0米,承台底层钢筋是在桩顶上部设置一层Φ10钢筋,形成钢筋网片。

绑扎承台钢筋时先绑扎最底层钢筋网,据承台底保护层厚度为7cm,间距为15X15cm。

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按照设计图纸绑扎承台上部钢筋;

顶层为Φ25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为7cm,间距15cm,承台侧面设置Φ12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cm,间距为15cm;

承台里面设置上下拉钩筋为Φ16,。

(3)墩身钢筋预埋安装

先按照设计图纸采用对角线法确定出墩身钢筋的边、角位置,安装墩身钢筋。

对于墩身钢筋的预埋按照设计图纸对主筋采用分节式,即对整个墩身的主筋进行预埋。

5.7、模板安装

承台施工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进行拼装,加固模板采用内拉外撑的方法。

垂直方向设置对拉螺栓,根据钢筋网布置情况,设2层拉筋,拉筋的间距每1.0米布置一道,用两根型钢作为围檩,拉筋引出模板外用螺栓加固,在拉筋外露处加垫方木。

外部顶撑在模板1.5米高度内布置两道,梅花形设置间距1米。

模板四周用钢管连接加固,用20cm×

15cm方木或圆木支顶于基坑壁,确保浇筑过程中模板结构整体稳定性。

(1)立模

模板运抵承台处,先对面板进行打磨擦拭去污,再均匀涂抹一层洁净的脱模剂,严禁涂抹废机油等,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立模前,在承台边线外侧距边线15cm处再弹出一条平行于承台边线的墨线。

立模时以外边线作为立模相对参考线。

模板连接时,相邻模板间必须夹双面胶堵塞缝隙。

模板就位后,调整相邻模板间的错台以及每个侧面模板的顺直度(通过顶端带施工线调整),相邻模板错台小于2mm且模板表面平整度小于2mm则符合要求。

调整好相邻模板间错台后,必须将所有模板连接螺栓紧固。

(2)加固

模板加固采用设置上、下层拉杆的方法。

上层拉杆设置与模板竖肋顶部槽口内。

下拉杆设置位置方法为:

通过与底层主筋钢筋网焊接,伸出承台模板,与承台外主肋相连,起到拉紧作用,必须注意的是,底层拉杆两头对应的必须是同一根主筋,拉杆间距为1m。

(3)模板加固完成后,应在模板内侧使用干硬性砂浆填塞模板与基坑底面间的缝隙,避免浇筑时漏浆。

5.8、混凝土浇筑

(1)承台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混凝土由拌合站统一拌制。

(2)施工前,布置两个下料滑槽,两个滑槽相对承台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滑槽出料口距承台顶面高度30cm左右,出料口处套绑长为30cm的胶皮,使浇筑承台底层时混凝土出料悬空小于2m;

对于厚度大于2.0米的承台,在下料口布置串筒或帆布(胶皮)下料筒,确保混凝土出料落差小于2.0米。

(3)承台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组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混凝土振捣由专业技术工人完成,振捣分层进行,每30cm进行一次振捣,上层振捣时必须需将振捣棒插入下层10cm,插棒间距应为35cm,每次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待振捣棒周围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不再泛浆时拔出振捣棒完成一次振捣。

(4)混凝土拌合与浇筑

根据外界气温情况,混凝土拌和站必须有温控措施,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冬季搅拌混凝土,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高于80℃),以满足最低入模温度5℃的要求。

混凝土拌和站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自动计量原材料,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粗骨料、水泥、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但也不得超过3min,混凝土出站前要对混凝土坍落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出场。

混凝土浇筑要有2-3个作业面,采用连续推移方式进行,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距离模板不小于10cm,振捣密实标准具体以混凝土不再沉陷、气泡均匀、表面泛浆为度。

(5)承台混凝土浇注至顶面后,先用2-3m刮平尺将顶面按设计高程刮平,再使用木制抹子初抹毛面,毛面收完等约1h后,承台表面混凝土开始初凝时再食用铁制抹子对其进行压光处理。

5.9、拆模

(1)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5MPa以上(一般春、秋以及夏季浇筑完12小时后即可拆模,冬季则需2-3天)即可拆除承台模板,采用人工配合吊车拆除模板。

拆模时,承台内部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20℃,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2)模板拆除时,先松卸拉杆,再人工撬拨模板,最后吊车吊离模板。

在人工撬拨和吊离模板时,必须在承台表面和模板间垫放方木并人工配合,避免施工工具或模板碰损完好的混凝土表面。

5.10、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时,及时对承台上表面使用土工布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限根据不同混凝土湿养护的要求按照下表来确定养护时限。

不同混凝土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类型

水胶比

大气潮湿(RH≥50%),无风,无阳光直射

大气干燥(RH<50%),有风,或阳光直射

日平均气温T(℃)

潮湿养护期限(d)

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合料

≥0.45

5≤T<10

21

28

10≤T<20

14

20≤T

10

<0.45

7

(2)模板拆除时,每完成一个侧面模板的拆除立即使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

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0℃,洒水时要及时测定水温及混凝土表面温度。

5.11、承台成品检验

桥梁承台拆模后墩台身施工前,应对承台成品规格尺寸进行检验。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专兼职安全员

工班长

2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4~6人

模板工

10人

钢筋工

12人

砼工

8人

7、材料要求

承台砼采用C30砼,严格按批准的配合比报告中要求的原材料进行储备,确保进场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钢筋的原材料按不同炉号、不同规格、不同检验状态分类堆放;

半成品、成品分区堆放并标识,严防混淆;

钢筋骨架临时存放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采用方木垫平蓬布遮盖,防止生锈。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60T为一批次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质量控制及检验

承台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基坑回填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夯实符合规定。

承台基坑检查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承台所在墩位桩基检测报告,同时检查每根桩基和主筋埋入承台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桩基检测不合格,决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承台基坑开挖,避免超挖回填现象。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各部分尺寸

2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