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肌肉收缩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肌肉收缩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肌肉收缩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
B.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加;
C.Na+和K+的易化扩散;
D.膜的Na+-K+泵作用。
7.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8.若减少细胞外液中Na+浓度,可导致()。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动作电位幅度降低;
C.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
9.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错误叙述是()。
A.局部兴奋由阈下剌激引起;
B.局部兴奋可实现时间或空间的总和;
C.局部兴奋可向周围传播,且幅度不变;
D.局部兴奋向邻近部位呈电紧张性扩布。
10.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传与钾平衡电传之差。
11.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2.实现相邻细胞间直接电联系的结构基础是()。
A.缝隙连接;
B.紧密连接;
C.突触连接;
D.专属通道。
13.运动终板是指()。
A.运动神经末梢装置;
B.神经肌肉接点装置的总称;
C.神经肌肉接点区的肌细胞膜增厚部分;
D.分布于肌细胞膜上的突触装置。
14.乙酰胆碱与终膜受体结合,可触发终膜的()。
A.对Ca2+通透性增大;
B.对Na+通透性增大和对K+通透性减小;
C.对Na+和K+通透性都增大;
D.对Na+通透性减小和对K+通透性增大。
15.静息时,运动神经末梢囊泡内物质()。
A.大量释放;
B.少量轮流释放;
C.少量随机释放;
D.呈量子释放。
16.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17.表面电极所记录的肌电图是()。
A.单个运动单位的电变化;
B.多个运动单位电变化的综合;
C.单个或多个运动单位肌纤维收缩的张力变化;
D.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变化。
18.实现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是()。
A.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小节;
D.运动单位。
19.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20.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21.位于肌质网两端的终池是()。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Ca2+的贮库;
C.Ca2+和Mg2+的贮库;
D.Ca2+的释放库。
22.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肌细胞内部;
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触发Ca2+的释放;
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
D.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I的结合。
23.通常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24.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只做等张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25.下列关于张力-速度关系曲线意义的错误叙述是()。
A.要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应当减少后负荷;
B.当后负荷减少到零时,肌肉收缩的速度达到最大;
C.要增大肌肉收缩的张力,应当降低收缩的速度;
D.在后负荷的作用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都呈反变关系。
26.根据肌丝相互关系的理论,最适初长时肌小节的长度应为()。
A.3.5-4.0um;
B.3.0-3.5um;
C.2.5-3.0um;
D.2.0-2.2um。
27.关于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应理解为()。
A.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负荷增大而增大的能力;
B.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初长度增大而增大的能力;
C.肌肉的绝对力量和比肌力;
D.由肌肉本身生理生化特征决定的功能状态。
28.体积相同,生理横断面最大的是()。
A.平行肌;
B.梭形肌;
C.羽状肌;
D.半羽肌。
29.下列有关比肌力概念的错误叙述是()。
A.比肌力指单位肌肉横断面的最大肌力;
B.运动实践中比肌力的大小可用单位体重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来表示;
C.从事跑、跳和技巧等项目的运动员,比肌力较绝对肌力更重要;
D.训练使肌围度增大,比肌力反而减少。
30.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31.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ɑ神经元支配;
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粒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32.属于慢肌纤维代谢特征的是()。
A.糖原含量低,糖酵解能力高;
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C.糖酵解能力低,氧化脂肪能力高;
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33.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34.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35.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800m跑;
B.1500m跑;
C.10000m跑;
D.100m跑。
36.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组成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A.100m跑;
B.跳高与跳远;
C.马拉松跑;
D.800m跑。
37.综合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认为通过长期的定向训练()。
A.两类肌纤维可以互变;
B.两类肌纤维完全不能互变;
C.可能使快肌变成慢肌;
D.可能使慢肌变成快肌。
38.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39.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A.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B.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C.线粒体数目增加,而体积不变;
D.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40.下列关于肌腱和肌中结缔组织功能的错误叙述是()。
A.构成肌肉的弹性成分;
B.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决定着它们的功能;
C.训练使胶原蛋白含量增加,因而能增强肌肉的抗拉能力;
D.肌肉在超负荷工作时拉伤,多见于肌腱断裂。
(二)多选题
1.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只有兴奋;
D.只有抑制。
2.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是()
A.神经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组织;
D.腺体。
3.静息电位的特征是()
A.稳定的直流电位;
B.膜两侧处于极化状态;
C.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D.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4.动作电位特征表现为()
A.膜电位出现可逆性倒转;
B.可传播性;
C.先除极再复极;
D.相当于钠的平衡电位。
5.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除极相是由于()
A.膜对钾离子通透性突然下降;
B.膜对钠离子通透性迅速增加;
C.快钠通道打开和钠离子内流;
D.钠的泵出和钾的泵入的失衡。
6.刺激坐骨神经所记录到的动作电位()
A.属于单个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B.属于若干个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综合;
C.其振幅随着刺激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D.表现为“全或无”式的不衰减性。
7.终板电位()
A.类似于局部兴奋的反应;
B.属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C.具有总和和电紧张性传播特征;
D.与运动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呈1:
1关系。
8.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特征表现在()
A.化学传递;
D.相对不疲劳和相对不衰减性。
9.可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因素是()
A.细胞外液镁离子浓度降低;
B.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降低;
C.轴突末梢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胆碱脂酶受抑制。
10.运动单位的基本概念为()
A.一个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
B.一个运动单位肌纤维数量与肌肉活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C.每一个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属于同一个肌纤维类型;
D.同一个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可与其它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混杂分布。
11.骨骼肌细胞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动蛋白;
D.肌钙蛋白。
12.骨骼肌细胞的肌浆中含有()
A.大量的线粒体;
B.大量的肌原纤维;
C.复杂的肌管系统;
D.丰富的糖原和脂滴。
13.横桥的功能特征表现为()
A.其上有一个能与ATP结合的位点;
B.具有ATP酶的作用;
C.能与肌动蛋白进行可逆性结合;
D.其摆动使细肌丝向M线滑行。
14.一般认为人体中肌肉最适宜初长是()
A.稍长于身体中的静息长度;
B.等于肌肉在体内的静息长度;
C.接近人体自然条件下的最大可能伸长;
D.依身体姿势不同而不同。
15.下列有关增加肌肉初长度对肌张力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A.存在一个最适宜初长度,此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最大;
B.张力与长度始终呈反变关系;
C.超过最适宜初长度时张力反而减小;
D.遵循虎克定律,张力与长度变化呈正比。
16.能提高肌肉收缩速度情况是()
A.初长度不变时减少后负荷;
B.后负荷不变时肌肉在最适宜长度下收缩;
C.肌肉兴奋性获得提高;
D.训练改善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17.下列有关快肌纤维代谢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糖原含量多,糖酵解能力强;
B.肌红蛋白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C.肌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D.氧化脂肪的能力高,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18.耐力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的影响表现为()
A.慢肌纤维线粒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