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0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doc

《运动医务监督》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运动医务监督:

是指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和机能发展规律。

2、正常脊柱:

①颈椎、腰椎椎体略向前凸,胸椎、骶椎椎体略向后弯,弯曲度约为3—5厘米;(侧面观)②脊柱各棘突连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偏离人体中轴线不超过1厘米(前后观)。

3、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各棘突连线偏离人体中轴线超过1厘米。

4、联合机能试验:

由两种以上的负荷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组成的负荷试验称为联合机能试验。

5、核心区:

是以膈肌为顶,盆底肌为底且包括髋关节在内的区域。

6、核心区力量:

是附着于核心区域的肌肉所具备的力量素质。

7、核心区稳定性:

是由附着于核心区域的相关结构(骨骼、韧带、肌肉、筋膜等)所提供的一种稳定维持能力。

8、过度训练:

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9、运动性血尿:

是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称运动性血尿。

10、运动性猝死:

是指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出现的非创伤性死亡。

11、运动性贫血:

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不合理所造成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

12、晕厥:

是指由于脑部一时血液供应不足致脑部缺氧,而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现象。

13、兴奋剂:

运动员使用禁用药物或禁用的方法都是兴奋剂。

二.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直立位标准姿势?

答:

人体的直立标准姿势应当是:

从背面观,头颈,脊柱和两足跟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两肩峰的高度,两髂脊的上缘高度都应当一致;从侧面观,头顶,耳屏前,肩峰,股骨大转子,腓骨小头和外踝尖点各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脊柱成正常生理弯曲。

2、简述脊柱侧弯的形状、类型和程度。

答:

1)脊柱侧弯的形状可分为“c”型弯曲和“s”型弯曲。

2)按侧弯的程度分为如下:

脊柱侧弯程度有1度侧弯,也叫习惯性侧弯,偏离度为1-2厘米,可逆;2度侧弯,称固定性侧弯,偏离2厘米以上,部分可逆;3度侧弯,也称固定性侧弯,偏离5厘米以上,完全不可逆。

3)按侧弯的类型分为如下:

全脊柱侧弯和部分脊柱侧弯。

3、怎样判断腿的形状?

答:

腿的形状检查方法:

令检查者两腿自然并拢(注意不可用力并腿)。

用特制的内径卡尺测两膝之间或两跟之间的距离。

正常腿型:

站立时两足跟和两膝均能靠拢(相距不超过1.5公分)。

o型腿,两足跟并拢时两膝不能靠拢(即两膝均为内翻膝),且相距超过1.5公分以上者。

x型腿,两膝并拢时两足不能靠拢(即两膝均为外翻膝),且相距都超过1.5公分以上者。

4、怎样判断足弓的形状?

答:

足弓的形状检查方法:

准备工作:

首先是被测试者赤足在装有海绵并用墨水将他弄湿的防盘内踩上去(直立站立)此时足底便染上颜色,之后再直立踩到一张白纸上去,在纸上印出其足迹,①比例法,即在足迹的内侧各画一条切线,找到足迹空白最宽处,测此处至两切线的距离。

根据足印空白区最宽距离a与色带印区最窄距离b的比例评定的足型。

足弓形状:

A正常足弓a:

b=2:

1;B轻度扁平a:

b=1:

1;C中度扁平a:

b=1:

2;D重度扁平足印无空白区;E弓形足,足印区狭窄断离不相连。

②划线法,根据上图在大脚趾至足印内侧划第一条线,自足跟中心点至第三趾中心作第二条线,两线相交成角,在作出角平分线为第三条线。

根据所作线条判断足弓。

A正常足弓;足弓内侧在第二条线外,B轻度扁平;足弓内侧在第三条线外,C重度扁平,足弓内侧在第一条线内。

5、机能实验有哪五种反应类型?

答:

机能实验五种反应类型是:

a,正常反应型;b,紧张性增高型;c,紧张性不全反应型;d,梯形反应型;e,无力反应型;f,混合型。

6、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

答:

1)稳定脊柱、骨盆;

2)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

5)预防运动中的损伤;

6)降低能量消耗;

7)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7、核心力量训练的分类?

答:

1)在训练的外部环境上,可以分为稳定和非稳定两种条件;

2)在负荷上,可以分为徒手和负重两种类型;

3)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

4)在用力方式上,可以分为静力性、动力性和静力-动力交替变换等三种方式。

8、说出8级腹桥测试的方法?

答:

1级1分,俯卧支撑60秒;2级3分,抬右手15秒;

3级5分,抬左手15秒;4级6分,抬右脚15秒;

5级10分,抬左脚15秒;6级15分,抬左脚右手15秒;

7级25分,抬右脚左手15秒;8级35分,回到1级姿势30秒。

9、简介核心力量主要训练方法。

(五种)

答:

瑞士球、平衡板、泡沫筒、平衡气垫、滑板、小蹦床、充气垫、悬吊训练、振动杆。

10、引起过度训练的原因及早期表现有哪些?

答:

过度训练早期表现A;一般自觉症状:

疲乏无力,倦怠,精神不振。

B;对运动的反应:

没有训练的欲望或厌烦训练,当过度训练较重视表现为厌恶或恐惧训练,训练中疲劳出现得早,且训练后疲劳不易恢复,运动成绩下降,协调性下降。

C;神经系统方面:

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反应激动,有的还会反应到入睡困难、多梦、早醒、严重还会有头痛,有的还会出现盗汗,耳鸣,眼花,体位性低血压,食欲下降等。

11、引起过度训练的原因及早期表现时应怎样进行处理?

(包括处理原则)

答:

处理原则:

1;消除病因;2;调整训练内容和或改变训练方法;3;加强各种恢复性措施;4;对症治疗。

处理方法:

对早期或较轻的过度训练者,主要是调整训练计划和减少运动强度,缩短运动时间,避免参加剧烈的比赛,但不应完全停止训练以避免出现“停止综合症”。

同时增加睡眠时间,必要时可适量服用镇定剂。

注意加强营养和热能平衡,饮食应适量减少,热原质的比例适当,食物中应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盐,食物易消化吸收。

12、晕厥的原因有哪些?

答:

晕厥的原因:

1;精神状态不佳。

2;重力性休克。

3;胸内和肺内压增加。

4;直立性血压过低。

5;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

6;心源性晕厥。

7;运动中中暑晕厥.

13、重力休克是怎样引起的?

答:

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指当运动者突然中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脏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的晕厥。

14、晕厥后如何处理?

答:

一般处理:

发生晕阙后应让患者平卧,足部略抬高,头部稍低,松开衣领,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针刺或掐点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穴。

如有呕吐者应将患者头偏向另一侧。

15、引起肌肉痉挛的原因有哪些?

答:

引起肌肉痉挛的原因有:

1;寒冷刺激。

2;电解质丢失过多。

3;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

4;疲劳。

16、在游泳中若发生小腿肌肉痉挛应怎样处理?

在游泳中小腿肌肉痉挛应:

首先应不要惊慌,先呼救。

如离岸边较远,应深吸一口气仰浮水面,然后伸直膝关节用力将踝关节充分背伸,拉长痉挛的小腿肌同时用对侧的手掌压在抽筋或痉挛肢体的膝关节上,帮助将膝关节伸直,等疼痛缓解后游回岸边;如果离岸边较近可一手按住抽筋腿,另一手慢慢划水,尽可能游到岸边。

发生肌肉痉挛后不宜再进行游泳,应注意休息,保暖,局部按摩使肌肉放松。

17、运动中腹痛的原因?

答:

原因:

缺乏锻炼或训练水平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况不佳,劳累、精神紧张,运动时呼吸节奏不好,速度突然加得过快,运动前食量过多或饥饿状态下参加剧烈训练或比赛。

18、运动中腹痛的原理?

答:

原理:

A,运动性腹痛主要分为:

肝脏淤血、呼吸肌痉挛、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

B,腹内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胆道疾病、溃疡病、肠结核等。

C,腹外疾病。

如肺下叶肺炎、胸膜炎等。

19、运动中腹痛如何处理?

答:

处理方法;出现运动性腹痛时,可适当减慢速度,并做深呼吸,调整呼吸与运动的节奏。

同时要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消失。

如仍然疼痛,应暂时停止运动,口服阿托品、颠茄等解除痉挛的药物。

针刺或掐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配合腹部热敷等。

若无效应请医生处理。

20、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

通常情况下,男性的血红蛋白(Hb)高于女性。

国外诊断贫血的Hb标准为:

女<12.0g%,男<14.0g%。

国内成人标准为:

女<10.5g%,男<12.0g%。

14岁以下的儿童少年,男女均为<12.0g%。

如果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于前述正常标准即可称为运动性贫血。

21、运动性血尿的特点有哪些?

答:

运动性血尿有四个特点:

①血尿在运动后即刻出现,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②除尿血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和异常情况;

③血液化验、肾功能检查、腹部X光照像及肾盂造影等项检查均属正常;

④出现尿血后立即停止运动,绝大多数在3天内血尿停止。

22、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答:

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有:

1,先天性心脏疾患,2,获得性心脏瓣膜疾病,3,肥厚性心肌病,4,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症,5,预激综合症,6,药物乱用,7,缺血性心脏病,8,运动应激综合症。

23、运动性猝死的预防?

答:

运动性猝死的预防:

A,认真做好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要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B,在竞赛前对于没有运动经历和运动习惯的人,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检查,注意询问病史、运动史和家族史。

C,运动中或后曾有过晕厥、意识丧失的人,应注意是否与心脏病有关或有无潜在的心脏病,要请专科医生作出确诊,在问题尚未清楚之前,应禁止从事剧烈运动。

D,长距离赛跑及剧烈比赛要有医务人员在场,并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

E,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异常者,特别是心脏疾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锻炼,一般应禁止参加剧烈活动或比赛。

F,在伤后、病后、发烧、急性感染期间及恢复期,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

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加,禁止带伤、带病参加剧烈运动。

G,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不要间隔时间太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预防冠心病。

H,夏季进行长距离、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时,要及时补水及电解质,防止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中暑发生。

I,洁身自好,自觉抵制药物乱用。

24、答出兴奋剂的种类?

答:

兴奋剂种类分为:

精神刺激剂;合成类固醇;利尿剂;麻醉止痛剂;肽和糖蛋白激素及类似物;P—受体阻滞剂;血液回输(血液兴奋剂);掩蔽剂。

25、答出兴奋剂的危害?

答:

兴奋剂的危害:

a;掩盖疲劳的正常生理反应;b;兴奋剂所产生的疲劳不易消除恢复期延长;c;造成代谢紊乱,引起器官损坏;d;导致性别和生殖系统紊乱;e;骨骼提前愈合;f;兴奋剂成瘾。

26、自我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

自我监督内容包括:

主观感觉:

自我感觉、运动心情、睡眠、食欲、排汗量。

客观感觉:

脉搏、体重、运动成绩、运动损伤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