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46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7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docx

课程介绍

v第一章绪论

v第二章人格与心理健康

v第三章学习与心理健康

v第四章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v第五章恋爱与心理健康

v第六章网络与心理健康

v第七章挫折与压力应对

v第八章职业生涯规划

v第九章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

v第十章危机的觉察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绪 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电话:

85168030

内容提要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

1.健康的定义

2.心理健康的标准

专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

第二节异常心理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阶段特征

2.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专题二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第四节心理咨询简介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

1.健康的定义

健康概念的演变

(1)医学模式:

关注生理健康

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人体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辞海》(1989年)

(2)医学-心理模式:

关注生理、心理健康

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宪章

医学-心理模式的健康标准(WHO)

›精力充沛,能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能够抵御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3)医学-心理-社会模式——立体健康观

—Wolinsdy《健康社会学》1988年一、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在宪章中定义: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心理

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人格等心理现象(活动)的总称。

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三者所构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认知完整

2.积极的自我观念

10条增强自信心的原则

v每天照3遍镜子。

v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

v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

v不要过多指责别人。

v多时人喜欢的是听众。

v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

v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逐、荣辱与共的朋友。

v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

v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

v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

3.悦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

(“人”,一撇一抐就是互相依靠的两个人)

4.面对并接受现实

5.能调节情绪,心境良好

6.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7.人格完整独立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人的心理和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不同的年龄、性别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年龄、性别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个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或是不健康的,很难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而明确的界定,因为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可能因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也就说一个人的心理既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化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

这样,就有大量的所谓“亚健康”状态存在。

就一般人群而言,真正称

得上心理健康的只占10%-15%,真正有心理问题或心理不健康者只占5%一10%,而八成左右的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

专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

1、常态分布的标准

2、心理成熟的标准

3、社会规范的标准

4、生活适应的标准

在应用上述四种标准对待心理问题或现象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大学生来讲,更多的提倡生活适应的标准。

心理正常与异常区分(临床心理学)

心理正常 ······ 心理不正常

“没有精神障碍”······ “有精神障碍”

是一对概念

健康 不健康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

心理正常与异常区分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含部分可疑神经症)

心理不正常:

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第二节心理异常

v神经症

v人格障碍

v性行为变态

v行为偏离

v适应不良综合征

v心身疾病

v精神病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二、大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并非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

二、大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1.高教育水平群体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在17-24岁之间,处于青年中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

在心理特征上有共同性,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上也有共同性。

这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群体。

他们可能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强调自身修养。

但大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在遗传素质、行为习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抱负追求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而所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很大差异。

2.高智商群体

许多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平均智商约在110分左右,高出一般人群10分左右。

大学生一向

被看作是聪明的,而一定的智商水平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但高智商不等于高智慧,有时反而因此更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人们的快乐度与智商呈弱的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较高智商者更难为人们所理解,因而更容易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悲凉。

3.高自我价值感群体

大学生的抱负水平高,更看重自己,自我评价一般高于同龄其他群体。

这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但如果自我评价不切实际、过高,一味追求难以达到的目标,则更容易受挫导致心理疾病。

加上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实践经验都还欠缺,挫折容忍力低,遭遇困境也就很容易影响心理健康。

4.高压力群体

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生活压力。

首先,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人们对他们寄予了更大的期望,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更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

这些期望既可以化作动力,也可以造成心理压力。

其次,当今社会的快速变迁,特别是在择业与就业上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面临多种选择,也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

再者,在大学生群体中,相互间的竞争随时随地、有形无形地展开着,这也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面对上述种种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和恰当地应对,就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二)大学生活的特殊性

1.围墙效应

2.延缓偿付期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一)环境应激问题

1、学校环境的变迁

2、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

3、生活习惯的变化

4、语言隔阂

(二)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

1、理想自我与现实矛盾的不适应

2、自我发展的不适应

3、自我定向混乱

(三)人际关系及人格问题

1、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2、人格中的不完满

(四)与性有关的不适应

1、性意识的困扰

2、对自己身体意象的不适应

3、性行为困扰

4、性行为异常

5、早年性经历带来的影响

6、失恋造成的不适应

(五)其他

1、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

2、早年的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

专题二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据对大学生的调查,当“自己遇到心理困惑、不适时”,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占1/4,有

近1/5表示不会寻求咨询;当自己的同学、亲友有心理问题时,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会动员他们去心理咨询。

可见,大学生在对待他人心理问题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更为理性。

坦然面对

别急于“诊断”转移注意

调整生活规律不要讳疾忌医

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咨询?

1、在某些时候觉得孤独或者想找人说说话;

2、当学习、生活、情感压力过大,如失恋、学习挑战太大、同学相处不良;

3、遇到自然灾害、威胁等突发事件之后一个月,如果继续经常被这些事件的记忆干扰生活;

4、对于某些特定的物体和行为害怕,如怕动物、场所恐怖;

5、如洗手、关煤气等某些行为表现出十次以上的反复,或者对于某一事物的思维反复顽固的出现而无法摆脱;

6、物质依赖也可以是一个参加心理咨询的原因,例如吸烟;

7、或许你没有任何困扰,你丰衣足食、家庭幸福,你的生活已经有了一定质量,但你觉得需要一些精神层面的成长或回顾。

不管什么原因,如果觉得自己被某种不良心情压抑超过两周时间,并且这一情况还在持续,那时候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

(五)吉林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简介

吉林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始于2001年,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辅导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机构,在各校区设立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基地,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同学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同学们能顺利度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v地址:

中心校区田家炳大学生活动中心B座202室

v电话:

0431-85168030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心理咨询

放松训练沙盘治疗资料阅览宣泄情绪

思考题

1、解释:

健康,心理健康,心理障碍

2、请举例说明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合理性。

3、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电话:

85168030

第二章人格与心理健康

第二章课程介绍

第一节人格与健全人格

一、人格及其特征

二、健全人格的思想

三、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人格类型与心身健康

一、ABC人格类型与躯体疾病

二、内控观与外控观

三、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第三节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二、大学生的不良人格及其调控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修养

第四节人格障碍

第一节人格与健全人格

一、人格及其特征

二、健全人格的思想

三、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一、人格及其特征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从英文“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

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黄希庭,2002)。

(二)人格的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

3、人格的独特性

4、人格的社会型

趣 味 测 验

带动物去旅行,你先舍弃哪一个?

假如到森林去旅游,你身边带了五种动物:

孔雀、狗、猴子、老虎、大象,

这五种动物均无危险,但是这个时候你却遇到了危险,你必须放弃这些动物才

能够走出森林。

你会先放弃哪些后放弃哪些,请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v孔雀代表的是爱人;

v猴子代表的是孩子;

v大象代表的是父母;

v老虎代表的是金钱、地位;

v狗代表的是朋友。

生活事件排序

当你在家做饭时,同时发生下面几件事,你会先做哪一件?

v(A)小孩在哭;

v(B)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

v(C)电话铃在响;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