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教学中的常见语言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浅谈教育教学中的常见语言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育教学中的常见语言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文针对教育教学在语言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来做一个浅显的探讨。
一、教育教学语言现状常见问题分析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
教师所从事的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工作,决定了他必须以语言作为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职业工具。
但由于教育教学的语言现状存在,这让人很担忧。
1.普通话不纯正。
有的老师由于受方言等各方面的影响,普通话说的易让人误解。
如似(shì
)的说成似(sì
)的,知识(zhīshi)说成支持(zhīchí
),旅客(lǚkè
)说成女客(nǚkè
),气氛(qì
fēn)说成气昏(qì
hūn)
2.信息含糊不准确。
在上《郑和下西洋》那课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说:
“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是去找朱允文吗?
”可以说这位学生是很有见解的。
但被老师一口回绝,严肃地说:
“你怎么不认真看书,书上讲的不是很清楚吗?
就按书本上讲的,别给我瞎扯。
”老师的态度把这位学生吓坏了,其实老师要是叫这位学生课下自己收集资料那不是更好吗?
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教学相长,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吸收的多,尤其像《郑和下西洋》这种探秘式的课文,只要老师正确引导,那是很不错的,如果老师死板地按课本上的说法去教,就扼杀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语调平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事实的确如此。
但在课堂上,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发言只要是对的,不加区别一律“说得不错”、“很好”,至于好在哪,不错在哪,此同学与彼同学相比,谁更好一些,或怎样才能更好些,老师并不做指引,只做简单的批评裁定。
更有甚者,面对学生的发言,不认真倾听,不加思考,把请学生发言当走过场,或以含糊不清的“哦”、“嗯”来回答学生的精彩发言,或等着一个学生发言完,就开始点将“你说”、“你来”漠视学生的表现。
比如在母亲节老师设计了和妈妈说说心理话的环节。
老师问:
“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第一个学生说:
“妈妈,感谢您陪伴我健康成长,是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养育了我。
”老师看着另一个同学,应了声:
“哦。
”就接着说:
“你来。
”第二个学生开始说:
“妈妈,感谢您对我的养育之恩。
每当我放学回家,您就给我准备好了许多好吃的东西。
每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您总是站在我的身边指导我,鼓励我,让我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妈妈,您辛苦了!
我要用一生来报答您!
”多么令人感动的回答呀!
可是,老师仍然不予评价,毫无目标地把目光投向全班:
“谁再来?
”就这样,一连请了五个同学。
面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老师的言语都是那么的平淡无味。
4.言语不尊重学生。
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对他们的关爱尤为重要。
他们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对他们的浇灌尤为重要。
也许遇到什么风吹雨淋的,更需我们倍加呵护。
其实现在的学生都是爱面子的,如果把他们的错误在办公室里指正,是不是比让错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好呢?
让人更易接受呢?
二、教育教学语言现状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学生说话轻率,很随意。
对学生说话缺乏认真的思考,觉得差不多,大概之类就好了,没有认真严谨的态度。
一位老师上课时要求学生,“不要讲话”说成“不要酱瓜”,弄得学生哄堂大笑。
在孩子面前,教师说话也要“为人师表”,说话时,语音,语法,语德都要讲究。
处于语言发展最佳期的儿童从教师那里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将会受益终身。
所以,教师要用纯正的普通话讲话,不仅内容无懈可击,还要精于遣词造句。
2.对学生说话用“套话”、含糊。
有的老师讲课文,篇篇“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结构紧密”,评价学生答问,都是“还可以”、“差不多”之类,这种随意性的模糊表达,不仅不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而且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既对自己的不足不能及时改正,又容易让学生丧失积极性。
比如,在下雪天老师要求学生就雪景发表自己的感慨。
有的说:
“白白的雪就像白白的鹅毛慢慢的飘下。
”有的说:
“下雪了,我要堆雪人打雪仗,和雪痛痛快快的玩一下。
”还有的说:
“下雪了,就像我们生活在银白的世界里,感觉是那么的洁净,没有污染的世界真好。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不同的视角,所说的句子可谓精彩纷呈,而老师的评价却停留在空洞的“很好”、“是啊”。
这样的套话,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更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丧失积极性。
3.对学生说话缺乏真情实感,很平淡。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采用轻重缓急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
教师的语言只有与教学内容、风格一致,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的绝佳效果。
总之,语速语调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遇悲凉处当沉稳,遇激昂处当迅即,正如琵琶女的弹奏,变化万端而各臻其妙。
这样课堂有了抑扬顿挫,就活泼多了。
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的轻时,教师一句“请你再讲一遍,响一点,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思想,好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比简单的重复学生的答案效果好的多。
当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回答出精彩时,就是你在语言表扬的同时报以掌声并伴以欣喜的表情,这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的,并且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赏识。
4.对学生说话没有顾及其心理特征,言语表达有所不适。
现在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思想、评价标准。
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的标准来迎合我们的尺码。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我们在评价事情的原委时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顾及一下学生的心理特征。
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语言现状常见问题的对策
1.对于普通话不好的老师要坚持练习。
练,就是实践,多读多说。
练要有目的、有针对性。
普通话不过关的,要在说普通话上下功夫;
语调、语速把握不准的,要在抑扬顿挫上多斟酌;
口头上吐字不大利索的,则要下苦功夫练习。
4
2.要多多积累,既增加素养,又能扩展知识面。
教师要多读书。
唐宋诗词的婉约与奔放,汉文章的铺陈细腻,明清时期的纷繁世俗图景......这些瑰宝级的经典我们要认真品味;
中外名篇我们该细心欣赏。
吸取语言的精华,多储存,厚底蕴,教学时才会根据需要信手拈来。
多读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如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方面的书。
细致地去读这些高品位的书,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
3.对学生说话要富有幽默感,用活泼轻松、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师对孩子说话,要未成曲调先有情。
情绪饱满,轻松活泼地出现在他们目前,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睦的语境,你的语言就会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越发显出效果。
幽默风趣的语言好比“佐料”,给课堂增添了不少“滋味”。
应让课堂充满笑声,打破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如果我们用微笑和闪烁智慧的目光看待人生,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解释生活现象,这将对学生幽默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一位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地面很脏,他不是很生气而是幽默地说:
“我们班真是物产丰富啊!
五彩斑斓的纸屑撒满地面,还有瓜子壳点缀其间。
我们生产了这么多废品总得想法子出口啊!
”学生不好意思起来了。
下课后,大家乐呵呵地起来了,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
这位老师让学生在笑声中自觉而愉快地纠正自己的缺点,教他们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4.教师要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世界,让师生关系更亲切。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可亲的师生关系。
大家都知道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需要是占在第四的,可见尊重需要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任何真正的爱都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尤其对于身心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2)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学生个性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每种个性的长处和短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中不是要求学生在各方面平均发展、成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分清主客体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教师的教诲还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产生效果。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个意识应深入人心。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学生的思考需要教师来提升以导向深刻,但这种提升应在平等的对话中被激发出来。
与老师相比,学生的情感阅历、认知水平等处于弱势,但却鲜活灵动、充满契机。
教师如果仅从与文本对话的角度、从课堂解读最终抵达的高度考察师生对话的意义,就可能忽视和压抑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如果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尊重学生学习的要求,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愿望。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进而产生主体意识、发挥主体精神,以主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黎岩: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2]宋德如、卞佩峰:
《基础教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版
[3]梁宁建:
《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4]马县彬:
《普通话训练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