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205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Li7C12N14O16Na23S32C135.5Cu64

一、选择题

1.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至10日在山东青岛举行。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美丽青岛,倾倒世界”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

C.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D.禁止燃油汽车上路行驶

【答案】D

【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循环高效利用资源,正确;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既能防治水体污染,又能节约用水,正确;C、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可以节约能源,正确;D、减少燃油车的使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但是不能禁止燃油车上路,错误。

故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

B.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解析】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正确;C、碘升华变为碘蒸汽是因为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变,错误;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裂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正确。

故选C。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且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选项

内容

化学用语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B

葡萄糖的化学式

C6H12O6

C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H2O2H2↑+O2↑

D

氯离子的符号

Cl1-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错误;B、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宏观上可表示葡萄糖等,微观上可表示1个葡萄糖分子等,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错误;D、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氯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氯离子可表示为Cl﹣,错误。

故选B。

4.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是指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

B.0.9%的生理盐水:

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

C.百炼成钢:

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

D.古代的“五金”:

是指金、银、铜、铁、铝

【答案】C

【解析】A、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碳的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钻石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错误;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9g的氯化钠,错误;C、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钢的碳含量低,高温的生铁在空气中锤打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生铁转化为钢,正确;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错误。

故选C。

点睛: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

5.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是无限的

B.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使反应向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转化

C.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常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

D.温室效应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应想方设法消除二氧化碳等导致的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A、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是无限的,正确;B、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使反应向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转化,正确;C、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常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如粗盐的提纯或溶液的配制,正确;D、温室效应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问题,但是温室效应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错误。

故选D。

6.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试剂。

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

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

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

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

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丁基锂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100%=75%,正确;C、丁基锂遇水易自燃,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不能用水浇灭,错误;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丁基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9+7=64,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故选B。

点睛:

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中解题的关键。

7.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D

8.小东同学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已知SO2化学性质与CO2相似):

①分别取等质量的硫粉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伸入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②充分燃烧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充分振荡,使生成的气体全部溶于水;③分别取其中一份大理石与其中一份反应后的溶液混合,反应开始时,下列哪种组合冒出气泡的速率最快

A.甲瓶溶液和丙B.甲瓶溶液和丁

C.乙瓶溶液和丙D.乙瓶溶液和丁

【答案】B

【解析】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能与碳酸钙反应。

由题意可知,分别取等质量的硫粉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伸入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充分振荡,使生成的气体全部溶于水,甲瓶中水的体积少生成的酸的浓度大,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快,丁中大理石粉末与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的速率快。

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

点睛: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物质的内因(如着火点的高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等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以外,还有外因(如是否有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反应物的形状或接触面积等外界因素)。

9.生活中常用湿润的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dCl2+X=2HCl+Pd↓+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H2O

B.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答案】C

【解析】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反应后的碳原子、氧原子、钯原子,氢原子、氯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1、2、2,反应前的碳原子、氧原子、钯原子,氢原子、氯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1、1、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正确;B、反应的生成物是Pd和盐酸,说明Pd和盐酸不能反应,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正确;C、反应前、后的氧元素化合价不变,均为﹣2价,错误;D、目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正确。

故选C。

点睛: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二、非选择题

10.“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下图所示:

(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

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方法。

(3)有的河水出现水华现象,经检测发现是河水中含有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而导致,上述三种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

(4)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1).B

(2).A(3).煮沸(4).磷酸二氢钾(或KH2PO4)(5).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1)由净化水的过程可知,其中步骤①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用是吸附杂质,故选B;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故选A;

(2)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可转化成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使水软化,同时还能杀灭病原微生物。

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煮沸方法;

(4)A、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国家节水标志,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物品回收标志,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错误。

故选B。

点睛: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11.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图标示的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该物品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

A.价格低廉B.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元素

C.铝、钡、钛是人体非必需元素D.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

(3)刷洗后的铁锅,第二天常常会看到锅内有暗红色的物质出现,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小英同学在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结束后,将图1中剩余的两种金属片放入图2试管③中,充分反应后试管③中的溶液为无色,则试管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③

(2).②(3).BC(4).铁与氧气(或O2或空气中的氧气)、水(或H2O或水蒸气)同时接触(5).能(6).Fe、Cu

【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材料的分类等。

(1)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铸铁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图甲标示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③,属于合成材料的是②;

(2)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该物品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是:

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元素,铝、钡、钛是人体非必需元素,故选BC;

(3)刷洗后的铁锅,第二天常常会看到锅内有暗红色的物质出现,暗红色的物质是铁锈,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或O2或空气中的氧气)、水(或H2O或水蒸气)同时接触的结果;

(4)图1中是不同金属在相同的条件与酸反应,依据气泡产生的快慢,可以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