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1368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一、基本原因

1.政治因素。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造成了党政不分,缺乏民主,高度集中,以党代政以及权力过于集中等弊端给苏联的政局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而长期改革不力也最终败坏了苏联党和政府的形象,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2.经济因素。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不发达国家里高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虽然它在执政时期经济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并未探索出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

这导致苏联经济建设一直没有搞好,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提高,导致人民对苏共产生信任危机,动摇了苏共执政的合法地位。

3.民族因素。

斯大林执政后长期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如不切实际地推行的“一体化”、“民族融合”等政策),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4.领袖人物的个人因素。

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任期内解体的,作为当时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政治信仰的丧失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一个深层原因。

政治信仰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就是人民群众对苏联社会主义和苏共失去了政治信仰。

纵览社会主义苏联的政治历史,起初,人民对社会主义和苏共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他们不仅击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且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

但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在积聚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僵化,一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的政治信仰体系不断瓦解,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开始失去信任,对苏共失去信心。

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促使了民众政治信仰的丧失: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对政治信仰构成了直接威胁。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不但在政治上当家作主,也要求经济上当家作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生产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到各级政府部门和中央,要求一切劳动者放弃自己的生产自主权和牺牲劳动者个人应有的正当利益,企图以中央的“意志”来直接指挥生产,配置资源,这除了必然会有很多官僚主义的失误之外,也必然会严重剥夺劳动者在生产上的主人翁地位。

2.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所造成的人民民主参与权利的减弱构成了政治信仰丧失的内在动因。

长期以来,苏联领导集团从斯大林开始,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民主集中制不健全,一言堂、个人专断、践踏党章和法律,侵犯人民权利的事件不断发生。

尤其是人民的意见和呼声得不到倾听和讨论,人民的监督和批评得不到重视和采纳,人民本应拥有的一些政治参与权利只是写在宪法上,缺乏保障的具体措施,选举也流于形式,各级干部实际上是委任制,人民群众难以享受充分的民主权利和真正的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实际上已沦落到被统治被压服的地位。

苏联的悲剧证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维护政治信仰的中枢,人民只有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才会有更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才会将政治权力异化、腐败的可能性降致最小,政治发展才会充满活力。

3.苏共领导人推行的一些不当的方针政策造成意识形态的变异是导致政治信仰丧失的思想渊源。

作为改革与新思维的产物,戈尔巴乔夫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的方针政策就是“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

正是由于推行这种方针政策,直接导致了苏共意识形态的变异、滑坡直至崩溃,由此引发了民众对苏共,对社会主义信仰的大动摇,大丧失,以致最终彻底与之决裂。

三、丧失了党的先进性,任由腐败滋生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重要因素。

列宁时期,苏共的干部革命意志坚定,没有丝毫特权,能与群众同甘共苦。

如,1918年粮食危机时,有权调拨千百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了。

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强调“稳定”干部,干部委任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日趋“完善”,且不断提高干部特权的标准,使之进一步固定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特权阶层。

结果必然导致贪污腐败的盛行。

甚至在震惊全国的“驸马案”中,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就贪污受贿65万卢布。

四、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启示

1.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必须始终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执政党的反腐倡廉,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才能兴旺发达。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强化监督,才能有效地遏制和根除腐败,使党永葆先进性。

一要充分发展民主,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反腐败的积极性。

二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公平正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永葆先进性。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处理好改革开放与稳定的关系。

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而不能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那样,今天搞经济硬着陆,明天搞政治多元化,结果把国家搞得一团糟,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这是人们必须记取的深刻教训。

4.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妥善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兴衰存亡。

对此,执政党必须有清醒明确的认识,并要制定出正确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妥善解决。

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在各民族真正平等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人民积极参与改革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发展的和谐社会,既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也是党充满生机活力、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