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9978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法诉讼探析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性保障(上)Word文件下载.doc

在这些民族地区的司法实践当中,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其所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体现出我国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

内蒙古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用蒙语或蒙汉双语进行诉讼是常见的事情。

基于蒙汉双语诉讼实践的需要以及新时期实现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为宗旨,研究蒙汉双语诉讼中的程序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价值。

  一、蒙汉双语诉讼的运行状态及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诉讼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需要特有的程序制度加以保障。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少”且“边缘化”的状态,使得这种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化及相关程序上的特殊利益诉求没有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共居住有49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

根据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都是当地的通用语言文字。

因此,用蒙语和蒙汉双语进行诉讼就成为内蒙古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有诉讼文化之一。

  2007年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和东部,分别选择蒙古族居住比较集中地区的3个基层法院、1个中级法院进行了调查,统计了从2004年至2006年(以下调查内容中简称三年)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和使用蒙汉双语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上述案件占全年案件总数的百分比,考察了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法官的配备数量及其占该法院法官总数的百分比、专职翻译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有无相关的规范蒙汉双语诉讼的规范性文件等问题。

这些地方的具体情形虽然不能代表内蒙古区域内蒙汉双语诉讼的全部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存在于内蒙古基层司法实践当中的蒙汉双语诉讼的一些特征。

  A旗基层法院三年中每年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均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13%、11%、11%,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15%、18%、13%;

目前该法院23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11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48%;

22人具备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

无专职翻译人员,由具备双语诉讼能力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B旗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7%、28%、27%,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3%;

目前该法院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

12人全部具备本科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

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书记员、援助律师担任翻译工作。

  C市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5%、5%,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3%;

目前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

10人具备本科学历,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

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D中级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5%、5%、4%,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9%;

110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32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29%;

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

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或代理人或辩护人担任翻译。

  在调查中了解到,上述法院中形成了既分流又混合的双语庭审模式。

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所通晓的语言文字(指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的情况来决定法庭审判组织的人员配备。

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

(1)蒙古语审讯。

如果双方当事人都通晓蒙古语并愿意用蒙古语进行诉讼,法庭审判人员就由通晓蒙古的法官组成并审理,判决书也以蒙古文撰写。

(2)汉语审讯。

双方当事人愿意用汉语进行诉讼,法庭审理也可用汉语进行。

如果一方反对则用蒙古语进行审理。

(3)蒙汉语混合审讯。

如果诉讼双方都不通晓对方的语言,法院则安排双语法官主持审理,由合议庭的法官或是书记员或是代理人、辩护人向双方当事人进行翻译。

判决书也分别用蒙汉两种文字进行撰写,向当事人送达蒙汉两种文字的裁判文书,诉讼过程中其他的诉讼文书也都以当事人通晓的语言文字撰写。

(4)特殊情况。

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蒙汉民族长期杂居生活,形成了混合使用蒙古语和汉语的习惯。

这种语言表达上的习惯也影响着庭审的诉讼语言。

在庭审中用蒙古语表达的过程中常常夹杂一些汉语,特别是用专业的法律术语表达自己的主张、抗辩、举证,辩论时更是如此。

应对这种情况的是出身于当地的双语法官。

当地的双语法官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在遇有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语言交流上的困难,往往是以庭审法官为中心或者可以说以庭审法官为临时的法庭传译员,经法官、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的充分的交流来进一步弄清对方所表达的意思。

因此,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语言混用多于语言分流。

在调查中某法院院长反映,全旗只有两名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因此聘请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较难。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认识:

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在尊重当事人诉讼语言选择权的前提下,基本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母语诉讼权,并形成了一些动态的程序规范。

首先,具有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审判组织的保障。

在上述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都有一定的蒙汉兼通的双语法官。

他(她)们大部分通过自考或函授的途径获得了法律专业的本科学历。

从审判组织方面基本满足了蒙汉双语诉讼及程序上的需求。

其次,形成了适应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及相关的程序制度。

即除了使用汉语的庭审模式外,还有蒙古语的庭审模式、蒙汉语混合庭审模式。

它具备的宪法以及诉讼法的根据是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实现。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即诉讼主体权力或权利的行使缺乏稳定的程序规范及相关制度的保障,具体表现为:

1.庭审语言模式灵活性有余,稳定性不足,缺乏统一性。

蒙汉双语诉讼缺乏统一的庭审语言制度的规范,诉讼过程中法官权力的行使缺乏硬性的程序性规范的约束,容易导致法官权力的滥用。

同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2.没有专职的翻译人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翻译人员的配备问题,就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规范性的文件或是在某一规范性文件中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于是司法实践当中就有了上述的三种选择,即由法官、书记员、代理人或辩护人代替。

从法院的角度而言,翻译人员由其他主体代替,可以节省一部分诉讼资源从而节约诉讼成本。

但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值得怀疑:

其一,由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如果说由合议庭的法官或独任审判员以外的法官担任是可以的、是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话,那么由承办具体案件的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则有损于法官的中立形象,有违诉讼原理。

特别是当事人对翻译内容产生异议时,法官就会卷入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审判结果无论从程序公正还是实体公正而言都会大打折扣。

翻译人员的职责和责任主要是在法庭上“尽其所知所能忠诚传译和解释”。

[1][1](216)诉讼中翻译人员的职责决定了其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相重合,更不能与承办案件的法官相混同。

其二,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庭审中缺乏专门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的保障当事人对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也不利于法律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3.法官的学历层次虽然达到了本科要求,但是缺乏正规法律院校的科班毕业生,从法官素质的角度来讲难以满足现代司法的需求,也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4.程序的不稳定及相关制度的缺失明显。

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对于蒙汉双语诉讼行为的规范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大诉讼法中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法律规定以外,基本上没有任何效力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来加以规范,完全是由各个基层司法机关在动态的司法实践中控制的“自然状态”。

其适用的灵活性多于或者是高于其稳定性,导致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自己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缺乏合理的预期,同时社会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是否公正进行评判时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不利于社会成员及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的监督。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与现行立法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蒙汉双语诉讼与宪法保障、相关法律规范之不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文字的国家。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语言文字。

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3条)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

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条和第77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此后虽经四次修宪都一如既往的规定: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

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这就说明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的母语诉讼权进行了实体基本权与程序基本权两方面的规定。

[2]尽管我们认为母语诉讼权没有规定在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的部分,并在司法实践当中缺乏实质的宪法宪政精神,[3]但从形式上体现出母语诉讼程序基本权保障着母语诉讼实体基本权实现的特征,即程序保障。

“程序保障在宪法上的含义,主要在于保障公民有获得通过程序实现宪法及其他法律赋予的权利”。

[4]从这个角度来说,宪法对各民族公民行使母语诉讼权进行诉讼的程序基本权做了四项宪法性的保障规定:

一是各民族公民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二是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的法院有义务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

三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

四是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法院的判决书以及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上述宪法性的程序规范,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基本人权之一的公民母语诉讼权的尊重和保护,足以说明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母语诉讼权方面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母语诉讼权是宪法化了的基本程序权。

但是在我国宪法还没有实现司法化的情况下,这些宪法规定的实效性是可想而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