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9793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一些外国学者基于宏观经济内外平衡视角的研究,认为无论是出于宏观经济稳定,还是出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需要,都应该调整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

其中,有学者在分析中还强调了当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人民币汇率调整在纠正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中的关键作用。

旷日持久的中美汇率之争依旧备受关注,美国财政部指责中国汇率改革进展过于缓慢,但同时承认中国未操纵货币汇率。

美国财政部虽然没有将人民币汇率推向“被操纵”的临界点,但依旧紧逼人民币快速升值。

事实上,近年来,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总体保持了稳中趋升的走势。

据统计,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

尤其在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间,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2%和5.0%,人民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继续扮演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器角色。

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4%,自中国2010年放弃紧盯美元以来,已经升值7.7%,但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强硬态度却一如既往。

美国方面认为,这样的升值速度过于缓慢。

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核心,其实是维持美元的垄断力,为美元霸权服务。

我国人民币汇改的核心是放弃单一盯住美元,新的汇率制度模式是参考一篮子货币。

但时至今日,因为美国政府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我国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也一直预期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货币汇率被舆论严重绑架。

中国汇改的最终目的,并非单边升值,而是有弹性、市场化。

关于人民币汇率,有些道理已毋庸争议:

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人民币即使大幅升值,也不可能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人民币汇率不能、更不会在外部压力下盲目升值;

美方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单方面惩罚性手段不但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规定,而且会加剧贸易争端,祸及中美双方的贸易和经济。

中美经贸发展至今,已是祸福相倚,任何无端伤及对方的做法,都可能反向自伤。

当前货币汇率领域混乱的根源在于,美国试图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来实施弱势美元政策,以将危机后调整的压力、责任和成本转移出去,尤其是转向新兴市场国家。

汇率的无序、大幅波动,对国际货币发行国尤其是美国的影响,要小得多,深受其害的是那些货币不是国际货币的新兴市场国家。

如果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新兴市场国家不能参与国际汇率协调,协调的结果一定会损害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益,最终博弈的结果可能是无果而终,甚至俱损。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货币汇率混乱,也表明需要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汇率协调。

2008年下半年,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突然大幅反弹,就成功地改变了全球资本流向,并把危机引向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金融海啸的重要导火索。

因此,建立全球汇率协调机制,稳定主要大国货币的汇率,尤为必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的心理关口;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按照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回望人民币汇率近年的转变过程我们可见,我国正进一步深化外汇体制改革,理顺外汇供求关系、加快外汇市场培育,基本形成了市场决定汇率形成的技术平台,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

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一场大的博弈,中国可以利用当前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的机会,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化,确立一套明确的、贯彻人民币汇率改革目标的人民币汇率浮动规则,在区间内人民币价值有市场供需决定,贬值压力大的时候就允许人民币贬值,同时将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浮动的汇率体制。

此外,需要增加汇率对冲工具,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获得调整的空间。

中国进出口占世界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占世界三分之一,是最大金融债权国,近十年年均通胀率仅为2.16%,十年后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例可能会超过15%,如此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势成章的。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很多收益。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走出去的投资和融资都十分有利。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延伸宏观调控的空间,影响到世界的经济体。

同时,在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大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培养我国超级的、全球性的金融机构,而且人民币在助币税和进出口兑换方面也能带来巨大收益。

但是,国际化也存在货币政策的冲击以及与贸易逆顺差的矛盾等问题。

目前90%以上的国际贸易合同是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作为计价单位,绝大多数的大宗商品如原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黄金、大豆、小麦、咖啡等也都是以美元作为主要计价货币。

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人民币尚未被广泛接受与使用作为计价货币。

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和进步,一个以美元为单一核心的旧世界已经渐渐走远,而另一个多彩的新世界则悄悄走来。

人民币崛起是市场热议的货币话题,这个话题充斥了矛盾、非议。

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与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不无关系。

从整体审视,人民币崛起包括四个层次的内涵:

以中国经济起飞为物质基础,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必要条件,以人民币稳健升值为伴生过程,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最终表现。

但是我们不能无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内生的渐进性,以及中国经济金融和谐互促的有序性,以至于人民币走向了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风口浪尖和国际政策博弈的矛盾中心。

人民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境遇越来越明显:

作为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IMF一再称中国应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承担更大的货币升值责任。

美国更进一步,将施压人民币直接付诸行动。

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包含着两大重要含义,即基本可兑换性以及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员。

从更具体操作层面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在制度和市场建设方面的四个步骤:

一、资本项目逐渐、有序开放;

二、人民币境外流通及离岸市场发展;

三、利率市场化;

四、一个基于市场化原则的有弹性的汇率机制。

而人民币国际化终究离不开利率市场化与汇率机制改革,两者作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共同为国内外金融环境创造市场化的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反过来也会促进汇率体制改革进程,有利于市场化汇率形成。

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跻身发达经济体的必经之路。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政府通过资本管制、利率管制、固定汇率并通过采取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促使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海外经济疲弱,及中国原有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诸多瓶颈,都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箭在弦上。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终究离不开利率市场化与汇率机制改革。

两者作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共同为国内外金融环境创造市场化的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会促进汇率体制改革进程,有利于市场化汇率形成。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第二,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完善,其发展的广度、深度仍然不够,金融市场的弹性和适应能力较弱;

第三,出于宏观经济稳定的考虑,目前中国仍然对资本项目实施较为严格的管制,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可兑换。

由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并不成熟,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较弱,尤其是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还在产权、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此外,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也已经达到了60万亿人民币。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资本项目实现自由可兑换,则资本的流入、流出双向冲击,都将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考虑到宏观经济的可承受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一个可控的、渐近的轨道上逐步展开。

第四,从区域经济金融环境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也存在几个方面障碍,目前,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汇率定价机制,已经成为中方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和周边货币兑换业务的制度性障碍。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对美元、人民币的区别政策,也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目前人民币定值的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持有人民币资产缺乏收益性和流动性,由此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大进大出、沉淀量小”的特点。

第五,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向周边地区的贸易、金融扩展,将引起美、日的警惕。

美国在东亚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而日本也在东亚地区的贸易、投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向周边地区的贸易、金融扩展,都将对美、日的现有利益格局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美、日两者都会对此具有一定的戒备心理。

为了加强其对东亚地区的控制能力,美国一直以来都不支持东亚区域货币合作;

崛起的中国,更多的用本币来交易、结算、计价,自然可以回避很多的风险。

但是,全球货币格局只能慢慢来,我们要使人民币慢慢走出去,同时在慢慢布局人民币的市场,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变革过程。

2011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明显加快,但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前提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兑换。

因此必须先放开汇率,让它自由浮动,才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灵活的汇率体制,伴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是“十二五”末实现基本可兑换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将为不久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

人民币汇率调整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具体包括:

人民币汇率面临内部升值压力,主要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的压力,以及调整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外贸、外资、产业结构、工资水平、物价、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的影响。

外部环境包括:

来自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措施背后经济、政治压力等。

我国应继续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体制。

而灵活的汇率体制,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加强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