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9614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应用角度谈你对计量经济学的再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

下面简单说一下计量经济学应用之我见。

计量经济学既是工具也是理论,若不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很难“应用”计量经济学的。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要如何准备计量经济学的课程。

我们应该知道,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虽然是从严谨抽象的理论出发,但因为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计量经济学也必须相当实际,当我们评断经济理论是否成立时,当然是要看看符不符合人的行为。

因此很大一部份计量经济学研究是以实际资料的观察和分析为中心的。

为让我们有分析资料的能力,就必须学懂分析资料所需的统计学课程。

其次,要学懂计算机。

计量经济学对计算机的需求度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中可能是最高的,理由非常简单,计量经济学本来就是为分析数据而兴起的学问,而大规模数据的处理正是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另一方面,在经济研究日趋复杂精细的今天,高度非线性的经济模型大行其道,对这些模型的估计必须采用数值方法,其实际计算也只有仰赖计算机。

事实上,一些计量经济学家使用数值方法及计算机的深度,可能让计算机工程师都要感到讶异。

近年来计量经济学对计算机的需要更不限于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许多复杂计量方法的发展往往只能以模拟试验来评估,而仿真试验也只有在计算机中才得以进行。

最后,要学懂数学。

数学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经济理论本身。

但正是这种工具,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如果说,现代经济学的任何一个重大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并不过分。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随机关系,所以需要引入数理统计方法以及集合与矩阵等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计量经济方法,成为计量经济研究的建模工具。

数理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数学理论基础。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一、结构分析

经济学中的结构分析是对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它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说的,诸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中的结构分析。

它研究的是当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发生变化时会对其他变量以至经济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进行的经济系统定量研究工作,说到底,就是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静力分析。

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是某一变量的相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度量,即变量的变化率之比。

在经济研究中,除了需要研究经济系统中变量绝对量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变量的相对变化所带来的相互影响,以掌握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和有效地控制经济系统。

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构式揭示了变量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从模型出发进一步揭示变量相对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方便的。

乘数,也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是某一变量的绝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绝对变化的度量,即变量的变化量之比,也称倍数。

它直接度量经济系统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经常被用来研究外生变量的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对于实现经济系统的调控有重要作用。

比较静力分析,是比较经济系统的不同平衡位置之间的联系,探索经济系统从一个平衡点到另一个平衡点时变量的变化,研究系统中某个变量或参数的变化对另外变量或参数的影响。

显然,弹性分析和乘数分析都是比较静力分析的形式。

计量经济学模型为比较静力分析提供了一个基础,没有定量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包含变量和参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比较静力分析将无从着手。

二、经济预测

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一类经济数学模型,是从用于经济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而发展起来的。

在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在西方国家经济预测中不乏成功的实例,成为经济预测的一种主要模型方法。

但是,进入70年代以来,人们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预测功能提出了质疑,起因并不是它未能对发生于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提出预报,而是几乎所有的模型都无法预测“石油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预测功能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或者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预测功能曾经被夸大了。

应该看到,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

于是,对于非稳定发展的经济过程,对于缺乏规范行为理论的经济活动,计量经济学模型显得无能为力。

同时,还应该看到,20世纪40-60年代甚至后来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都是以凯恩斯理论为经济理论基础的,而经济理论本身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现实与经济理论的模型在应用中当然要遇到障碍。

为了适应经济预测的需要,计量经济学模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将计量经济学模型与其他经济数学模型相结合,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三、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是指从许多不同的政策中选择较好的政策予以实行,或者说是研究不同的政策对经济目标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

从宏观经济领域到微观经济领域,每时每刻都存在政策评价的问题。

经济政策具有不可试验性。

当然,有时在采取某项政策前,在局部范围内先进行试验,然后推行,但即使如此,在局部可行的在全局上并不一定可行。

这就使得政策评价显得尤其重要。

经济数学模型可以起到“经济政策实验室”的作用。

尤其是计量经济学模型,揭示了经济系统中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将经济目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政策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很方便的评价各种不同的政策对目标的影响。

将计量经济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建成名副其实的“经济政策实验室”。

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工具一目标法。

给定目标变量的预期值,即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通过求解模型,可以得到政策变量值。

二是政策模拟。

即将各种不同的政策代入模型,计算各自的目标值,然后比较其优劣,决定政策的取舍。

三是最优控制方法。

将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最优化方法结合起来,选择使得目标最优的政策或政策组合。

四、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经济学理论,只有当它成功地解释了过去,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计量经济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检验经济理论的很好的方法。

一个成功的模型,必须很好地拟合样本数据,而样本数据则是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客观再现,所以在模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则是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即理论的客观再现。

于是,就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两方面功能。

一是按照某种经济理论去建立模型,然后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如果拟合很好,则这种经济理论得到了检验。

这就是检验理论。

二是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各种模型,拟合最好的模型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关系,则是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即理论。

这就是发现和发展理论。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用途可由下图表示:

事实

经济理论

利用计量经济学技术和精炼数据作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预测

理论检验

政策评价

结构分析

理论模型

统计数据

计量经济学模型

精炼数据

计量经济学技术

数理统计

总之,计量经济学的用途可以归结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

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

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预测应用。

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是计量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