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团会专项学习2长江大学首届党代会工作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主题团会专项学习2长江大学首届党代会工作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团会专项学习2长江大学首届党代会工作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过去九年的工作回顾
长江大学组建以来的九年,是不平凡的九年。
九年来,校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学校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过去九年是学校科学谋划发展的九年。
合并初期,校党委科学分析校情,团结全体师生员工,继承优良办学传统,组织召开了宜昌会议、石首会议,开展了学校事业发展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制定了“平稳起步、快速推进、缩短磨合、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二十字方针,确立了“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大平台”、“四项工程”的发展思路。
20XX年,校党委审时度势、科学规划,出台了“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用20年左右的时间跻身全国高校100强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20XX年,校党委进一步凝练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并据此确定了年度目标任务,推动学校事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过去九年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的九年。
我们大力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获得了77项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形成了覆盖十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体系。
我们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1+3”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基地班、实验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获得国家和湖北省教学成果奖32项;
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学校被授予“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称号。
我们坚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举办“致远计划”名家讲坛,开展“万人创百星”及各类学生竞赛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成人成才。
九年来,我们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2万多人,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266项,获得省优秀学位论文2000多篇,毕业生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由59.7%提高到87.1%,考研录取率由8.1%提高到18.1%,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研究生规模快速扩大,质量得到提高。
独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以及留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加强。
学校在20XX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过去九年是学校学科实力大幅提升的九年。
学术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授权,新增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23个,基本形成以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得到优化。
我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共引进各类人才69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由35%提高到75%,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由34%提高到45%。
科研实力明显增强。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由6个增加到10个,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464项;
科研经费累计达到10.96亿元,20XX年到账科研经费达到2.5亿元;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92篇;
成功举办页岩气技术等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过去九年是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九年。
我们坚持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成立了校企、校地合作委员会,与国内40家石油企业和82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省政府与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高校。
先后开展了“石油文化行”、服务荆州“壮腰工程”科技文化行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服务经济社会的渠道。
通过实施“国培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累计为地方培养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致富能手等9860人。
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了第一次校友代表大会,加强了与校友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过去九年是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九年。
学校加强基本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教学科研条件、校园环境和师生员工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固定资产总值从合校初的9.16亿元增加到18.3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从2.58亿元增加到4.4亿元。
图书文献、馆藏资源日益丰富,图书资料由196万册增加到425万册。
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新增校园面积789亩,新建教学楼、体育场馆、学生公寓等47.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142万平方米。
武汉校区基本建成并已开始启用,办学条件得到优化。
维修改造了教学楼群,完成了校园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修建了“通透式围墙”,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获得“省级平安校园”称号。
——过去九年是学校党建工作成果丰硕的九年。
我们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探索建立了结合学校特点的党建工作机制。
坚持党建工作例会、党建工作论坛、党建特色项目立项等制度,推动了我校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重要决策的落实。
抓住中央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契机,充分与学校具体工作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内教育,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了党性,提高了党员素质,坚定了信念。
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建立健全了党总支和党支部工作制度,顺利完成了基层党总支、支部换届工作,做到了党组织全覆盖,现有37个党总支(含独立学院党委2个、直属党支部1个)和351个党支部。
开展了“抓好三个结合,做好三件实事”活动,基层组织的育人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在班主任、辅导员中,党员占66.4%;
在各类获奖教师中,党员占60%。
加大了组织发展力度,在本专科学生中,党员占14.5%;
在研究生中,党员占49.3%;
在教职工中,党员占54.7%。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特色。
校党委推出“教育引导育人,管理规范育人,服务支持育人,环境熏陶育人”的理念。
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四抓四培育”(即抓育人工程,育未来骨干;
抓致远计划,育治学精神;
抓万人创星,育个性才能;
抓一日小语,育校园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在师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
学校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赵传宇、残奥会冠军江福英和“10•24”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先后获得“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党建工作先进高校”等称号。
在全国高校第18次党建工作会议上,学校作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典型发言。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凝聚发展力量。
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普法工作。
定期召开教代会,推进民主管理进程。
对院系实施目标管理、对机关进行工作考核,提高了管理水平。
加强统战工作、群团工作和离退休工作,发挥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总结九年来的工作成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坚定信心是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信心来源于对宏观形势的正确判断,来源于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来源于对远大理想的不懈追求。
回顾九年来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四校平稳合并,申博成功,还是本科教评获得“优秀”,学校每一项重大成绩的取得,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实施,都体现了校党委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追求,彰显了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的坚定信心。
正是有了这种信心,全校上下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发展是解决学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
合并初期,学校面临着办学总体水平不高、办学基础薄弱、办学资源短缺等各种困难。
同时,师生员工又对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怀着强烈的期待。
面对这一矛盾,我们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谋求发展。
九年来的办学实践告诉我们,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等靠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坚定不移地走快速发展道路。
改革创新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我们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与时俱进,改革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陈旧观念和做法,实施创新举措,推动学校发展。
九年来,我们在人才培养、院系管理、人事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和谐稳定是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面对学生规模大、历史遗留问题多、各类群体利益诉求多元等各种容易引发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保持正常稳定的教学科研秩序,改善教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关注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各种矛盾,为学校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艰苦创业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
原来四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精神,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财富。
合校以来,我们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克服了发展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取得了一项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办学成就,创业精神教育已经成为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九年来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离不开荆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其所属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真诚帮助,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艰苦奋斗,离不开老领导、老同志艰苦创业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全校师生员工和老领导、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新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前进的道路中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措施不力,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
促进教职工个人发展的力度不够,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亟待改善,教职工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
管理机制不够活,管理程序不够优,管理效率不够高,管理水平与建设高水平大学还不相适应;
凝聚力不够强,教职工对学校认同感不足,长大精神尚待形成。
上述问题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校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形势,确定发展目标,明确主要任务。
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颁布的“高教三十条”,明确提出要加强师范、农林、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建设和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为我校学科争创优势、彰显特色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1计划”淡化了高校的身份限制,为我校参与协同创新、跻身“国家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湖北省“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和荆州“壮腰工程”的实施为我校服务地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国家三大石油公司与省政府共建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都为推动学校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面临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