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851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18威尼斯的小艇

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4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3.找出文中对威尼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插播背景音乐,边看边介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标志。

法国有埃菲尔铁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威尼斯则有其独特的小艇。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车,如此神奇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好奇。

2.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3.导入新课:

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

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识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

纵(zòng)横、船艄(shāo)、窗帘(lián)、祷(dǎo)告、哗(huá)笑、码(mǎ)头。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艇、艄、翘、祷、雇、簇”,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1自然段)

(2)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第2~3自然段)

(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4自然段)

(4)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5~6自然段)

四、发挥想象。

 展示威尼斯小艇的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思考:

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威尼斯水城两岸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想法?

(生自由发言,师加以引导。

五、课堂小结。

 朗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威尼斯之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威尼斯之旅,感悟美景。

二、研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小艇的样子。

(第2自然段)

1.同学们,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样子的呢?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找一找,看看谁能最快发现。

2.你发现作者在描写上有何特点吗?

(用了三个比喻句)

3.这三个比喻都是写小艇样子的,去掉一个不也一样吗?

生:

不行。

三个比喻是从三个角度来写的,写出了小艇的三个特点:

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

去掉一个就无法全面表现小艇的特点。

4.小结。

作者用三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写小艇的特点,展现了小艇独特的样子。

可见作者是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小艇的特点,所以才描写得这样精彩。

5.指导朗读。

哪三位同学能够把小艇独特的样子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二)坐在小艇中的感受。

(第3自然段)

1.坐上这样的小艇,感觉一定非同一般,请同学们静静地和师来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师深情朗读: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2.同学们,这次旅行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

非常惬意、舒服,富有情趣。

具有威尼斯的特色,能够体验威尼斯特有的风情。

3.请大家带着这美好的感觉,齐读第3自然段。

(三)船夫的驾驶技术。

(第4自然段)

1.我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可以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真是很有情趣。

这就不得不提到船夫,请同学们默读描写船夫的段落,看看船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驾驶技术高超、老练)

2.是啊,文中只用了一个词就准确地写出了船夫不一般的驾驶技术。

(操纵自如)

3.从哪里能看出船夫驾驶小艇时操纵自如呢?

指名说,互相补充。

来往船只很多,他会怎样?

毫不手忙脚乱。

河道上非常拥挤,他会怎样?

左拐右拐挤过去。

遇到木及窄的地方,他会怎样?

平稳穿过,速度木及快,还能做急转弯。

(行船的速度木及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木及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4.船夫的驾驶技术真是不简单!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两句话,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能不能去掉?

遇到木及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遇到木及窄的地方,他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能做急转弯。

“总”说明不是一次两次,只要遇到木及窄的地方,船夫都能平稳地穿过。

“而且”“还”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更进一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非同一般。

用上这些词更能够表现出作者的赞叹、敬佩之情!

5.大家再看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木及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这句话没有直接写船夫,去掉它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最后一句话是侧面描写,进一步衬托了船夫的技术高超。

6.(多媒体展示第4自然段)我用三种颜色把这段内容分成了三部分,你知道为什么吗?

(先总写驾驶技术高超,再具体写,最后侧面描写。

7.让我们带着赞叹之情,分组朗读,再现船夫那高超的驾驶技术。

(四)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第5~6自然段)

1.船夫的技术这样高超,那人们会坐着小艇干什么呢?

快速浏览最后两段,筛选主要信息。

(做生意、谈笑、去郊游、去教堂、回家)

2.想一想,人们还会坐着小艇去干什么?

(找几名生想象)

3.这么多人都会乘坐小艇,难怪作者说它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人们不仅白天离不开小艇,就连晚上也同样离不开小艇。

半夜,戏院散场了……(引出第6自然段,生齐读)

4.想一想:

当小艇怎样时,威尼斯充满活力?

当小艇怎样时,威尼斯寂静入睡?

(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晚上,当小艇送走最后一批客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时,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艇动城闹,艇停城静。

5.这样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让你感受到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生:

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非常重要,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6.小结:

作者在这里通过描写白天和夜晚的情景,将描写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耳关系起来,将动态和静态的描写相结合,真是十分巧妙。

7.配乐朗读。

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

配上音乐,男女生分角色来读一读。

(男生读描写威尼斯沉睡之前的喧闹的部分,女生读描写小艇停泊后威尼斯归于寂静的部分。

)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威尼斯的夜景!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法国作家乔治·桑也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威尼斯之夜》,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

而我国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威尼斯》也别具一番风味。

课下请同学们结合课后“阅读链接”,比较三篇文章写法的相似之处。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中,我放手让生自主学习课文,用探究的眼光去发现不同之处,发现语言文字里所蕴含的信息,从而不仅能深深地为威尼斯的小艇所吸引,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写下自己的心灵体验。

这样不仅提高了生的语文能力与文学素养,更让生习得了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

 

19牧场之国

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尊”等16个字,会写“运河、仪态”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抓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

牧场)提问:

看到“牧场”这个词,在你们脑海里浮现出什么呢?

(草原、牛、羊、马……)

(出示荷兰牧场的图片)今天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欧洲一个美丽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领土都是牧场,这里的牧场辽阔无垠,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为牧场之国。

(板书:

牧场之国)

同学们知道这个国家是哪里吗?

——荷兰。

(介绍荷兰的基本情况,出示有关荷兰美丽风光的图片,加上配乐,让生感受景色之美。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荷兰的牧场风光,这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

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

远眺(tiào)、吆喝(yāohe)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凳、吆、铃、罐”,并在黑板上示范。

(“凳”是上下结构,笔画是:

横撇、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撇、横折弯钩。

“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口”,右边是“幺”。

“铃”的部首是“钅”,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罐”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缶”,右下方是“隹”,不要写成“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回答问题:

荷兰牧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引导生用一两个词语说说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次)

3.朗读课文,试着概括出课文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介绍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1)奶牛的天堂。

(2)骏马的世界。

(3)牲畜的王国。

(4)宁静的夜晚。

四、关注富有情趣的语句。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

反复读一读,并跟同学交流,说说有趣在哪儿。

(1)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五、课堂小结。

 朗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对牧场之国的美丽风光的喜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课文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讲了牧场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学习《牧场之国》。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齐读第1自然段。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总结句。

“之”的意思是“的”。

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文章中心。

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时开头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默读第2自然段。

(1)第一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读了此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牛的数量很多。

从“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木及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可以看出。

(3)品读句子。

①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②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

③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句、③句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5)此刻,如果你站在牧场的中间,你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

木及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安静而和谐。

(板书:

奶牛的天堂,安静和谐)

3.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1)读了此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膘肥体壮的骏马在草原上飞驰)

(2)观看骏马奔腾的视频。

让生交流感受。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骏马自由驰骋。

(板书:

骏马的世界,自由驰骋)

4.齐读第4自然段。

真正的荷兰,在白天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