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6706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7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苏教版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提问:

求三个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怎样列式?

(板书连加算式)

这是一道连加算式,你认为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用竖式算出这道连加算式的得数吗?

指出:

这里的连加要先算19加27的和,再把这个和与26相加,所以这样分两步列竖式笔算得数。

(2)小结方法

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写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

连起来写竖式算,可以简便一些。

2完成“试一试”。

引导:

可以怎样写竖式计算?

先相互讨论讨论,再用竖式把得数算出来。

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式,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

一般连起来写竖式,计算过程稍微简便一些。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观察,这里计算的是哪两道?

两道竖式都是怎样写的?

让学生在竖式上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做第2题,指名板演。

交流竖式写法和计算过程。

3做“想想做做”第拿走4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是怎样学会的?

作业设计:

见《补充习题》第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加减混合

教科书第3—4页内容。

1.使学生主动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学会加减混合的笔算,掌握用竖式笔算的过程,

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加减混合笔算的计算过程,体会加减口算和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

3.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

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

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

一、学习新课

2.学习例2

(1)列出算式。

呈现例2,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

(2)竖式计算。

提问:

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出得数。

3.完成“试一试”。

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

接下来你是怎样算的?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口算内容。

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里,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数。

二、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行两小题。

学生分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明白题意:

先算加20的得数,再算减6的结果。

这道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算?

为什么可以用口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里哪一步可以用口算。

让计算左边一列两题,指名板演。

每题里哪一步用的是笔算,哪一步用的是口算?

第二小题的竖式里66哪里来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完成后让学生口答问题。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交流想的过程。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第三课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

教科书第5页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

2.使学生能选择笔算或口算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

一、揭示练习内容

二、组织计算练习

1.做练习一第1题。

这里的题你想用笔算呢还是用口算?

为什么想到都用口算?

3.做练习一第2题。

(1)完成第一行两小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这两小题各在哪一步用口算?

你根据什么想到口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是什么?

凡是加。

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用口算,这样比较方便,可以算的快一些。

(2)完成第二行两小题。

你觉得这两小题哪里可以口算?

(3)练习反思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比较复杂,计算时要认真,细致,算好每一步,两步都要笔算时,竖式可以起来写,计算时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能用口算时可以口算,这样可以算的快一些。

4.练习下面各题。

(1)说说下面每题中哪些可以口算。

76-20+2844+8+3864-27-646+39-5053-9+4068+5-30

(2)计算下面各题。

34+26+2345-37+59

你用口算了吗?

各在哪一步用的口算?

有时候算出第一步得数后,发现继续计算能用口算的,也可以用口算使计算更快一些。

5.做练习一第3题

出示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确要求。

学生计算,把每次计算结果填在括号里。

引导观察:

第一小题得数都是90,请大家观察一下,个位上的3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十位上3个数相加的和呢?

第二小题上面3个数和比下面3个数的和多几?

你能从上面和下面3个相加数中看出来多1吗?

左边和右边比呢?

三、总结

你能和同学说说你的练习收获吗?

第四课时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科书第6—8页内容。

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物体的数量摆得“同样多”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确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2.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

理解并掌握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的方法。

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一、回顾旧知,激活思维

1.比一比。

出示图片:

一行苹果和一行梨,苹果10个,梨7个,一一对应地排列。

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可以怎样说?

2.说一说。

请同桌的小朋友看图上两部分互相说一说:

苹果比梨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

3.引入新课。

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提出问题:

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1)引导操作探索。

引导学生按条件摆出相应的圆片:

红的8个,蓝的12个。

比较提问:

你是怎样看出多4个或少4个的?

(2)交流理解。

方法一:

小军的再穿4个,就和芳芳的“同样多”。

方法二:

芳芳的去掉4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

方法三:

把芳芳的移动2个给小军,两串彩珠就同样多。

3.整理方法,感悟关系。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明确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小棒,并用多、少说说两行小棒根数间的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完成第

(1)题。

让学生先填空,再交流结果。

(2)完成第

(2)题。

这里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呢?

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要求哪两个问题。

四、总结

今天学习的是解决怎样的问题?

第五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科书第8—10页内容。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领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扑克牌、花片、投影、多媒体课件

一、游戏导入

 

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个翻牌游戏,我们分成男女生队来进行比赛,哪队翻到的牌的数大,哪队就赢?

要求:

用 

比 

大说一说

小说一说

小结:

刚才同学们在游戏都很认真,说的也很不错。

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课

我们看,有3个小朋友正在玩摆花片的游戏。

(出示图)谁来把题目读一读。

出示图,猜一猜谁摆的最多,谁摆的最少。

(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小英:

摆了11个花片

小华:

比小英多摆3个

小平:

比小英少摆3个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

小华摆了多少个?

小平摆了多少个?

(一)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1)要求小华要摆多少个?

我们要用哪几个条件呢?

分析:

比小英多摆3个,与小英有关

(2)你能根据已知条件,把小华的花片摆出来吗?

①先摆谁的?

②小华摆到11个时提问,好了吗?

(强调同样多)再摆3个(强调多3个)

(3)数一数,小华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

强调:

小华摆的花片比11个再多3个。

对照刚才摆花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要摆多少个花片呢?

学生列式计算口答。

11+3=14(个)

追问:

算出的得数与摆的结果一样吗?

(4)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来拍拍手表扬一下大家。

今天小朋友表现得特别好,多拍2下。

不过,听清要求:

①师拍3下,你们比老师多拍2下。

(算一算,再拍)②师拍5下,你们比老师多拍1下。

老师拍52个,你们比老师多拍10下,算一算,你们要拍几下?

(5)完成想想做做1。

小朋友真棒,我们再来看,这里有两位小朋友在下跳棋,他们是谁和谁。

(幻灯出示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一起读一读题目。

说一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李宁说:

我已经走了32格,刘芳怎么样呢?

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1)学生独立计算。

(2)核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求一个数少几的数

(1)求小平要摆多少个,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