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6502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模拟Word下载.docx

B.化合物:

①②③⑤⑦⑨

C.单质:

④⑥⑨

D.氧化物:

②④⑤⑦

3.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

B.Z>Y>X

C.Y>X>Z

D.Z>X>Y

4.下列图像分别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

A.①用两份等温度、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②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C.③常温下,足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④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固液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变化

5.分析下列各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同一原子

D.属于同一元素

6.摄取食物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基本需求。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鱼、瘦肉、大豆等食物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B.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摄入过多也不利于健康

C.维生素是人体营养素之一,可从水果、蔬菜等食物中摄取

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小,摄入量多少与健康无关

7.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9.我们的世界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

如果失去了能源(energyresources),世界将一片漆黑,万物将走向死亡。

所以一方面要节约现有的能源,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下列是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A.

B.

C.

D.

10.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C.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因为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二、选择填充题

11.我市频频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措施对改善雾霾天气有利的是(_____)

A.建造高楼

B.研究新能源汽车

C.火力发电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

7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1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交叉关系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

2

D._____

15.现有①干冰、②铁、③高锰酸钾、④食盐水、⑤空气、⑥氧气六种物质,其中:

(1)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三、填空题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元素___ 

(2)氮元素___

(3)铁元素____

(4)汞元素____ 

(5)钠离子___ 

(6)铝离子___

(7)氯离子___

(8)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17.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是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元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______会造成“煤气中毒”。

(2)Ga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制备氮化镓(GaN)化学原理是:

GaCl3+NH3GaN+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

(3)粗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某同学取50g粗盐提纯并计算产率:

①将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0g;

②取①中浊液______(填操作名称);

③蒸发滤液;

④得到精盐3.2g,则精盐产率为______,在步骤①②③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

(4)现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后,蒸发掉500g水(无晶体析出),此时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

18.国际科研团队在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利用钙原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合成第117号元素。

将提交给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审核,再决定机构命名建议权。

(1)第117号元素的名称为Ununseptium,元素符号为Uus,中子数为174,图甲是放射性元素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单元格),依据甲图中的内容,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则“①”处的原子序数为____,“③”处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2)科学家利用Ca-48钙原子轰击铕原子,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117号元素。

已知钙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0,则Ca-48钙原子内的中子数为____。

(3)钙元素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

(4)利用钙原子轰击其它重金属铕或锫,能成功合成第117号元素。

该实验发生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__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

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A、装置B或装置C,装置B与装置A和C相比,装置B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20.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甲为无色气体单质,乙、丙为氧化物,且乙是有毒气体,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甲_____;

乙_____;

丁_____。

(2)写出丙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丙→乙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反应。

六、流程题

21.以下图表是空气的组成和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空气组成

X

O2

Y

CO2

其它

体积分数

78%

21%

0.934%

0.034%

0.002%

(1)X的化学式是___。

(2)煤的气化属于___变化。

(选填“物理”或“化学”)。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Ⅰ.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

则沸点:

X___Y(选填“高于”、“等于”、“低于”)

Ⅱ.分子筛分离。

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

X___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结合流程和所学知识可以预测:

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还伴随有___变化。

(选填“状态”、“能量”、“原子”、“压强”)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另一生成物是氧化物)___。

(6)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___。

七、科学探究题

2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请你写出上述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

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

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时a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b中的试管内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Cu2O+H2SO4=Cu+CuSO4+H2O,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

(提出问题)已知实验后a中的红色固体含有单质铜,是否还含有氧化亚铜(Cu2O)呢?

(实验验证)取a中的红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试管中出现溶液变蓝色,证明固体中确实含有_________。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

只有CO2;

猜想二:

只有CO;

猜想三:

含有CO和CO2。

(提出质疑)有同学认为猜想二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气体中有CO2气体生成,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出现______的现象;

②E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E装置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猜想3成立。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认为图1装置不够完善,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把图1装置中的b部分装置换成下列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八、计算题

24.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