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5491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使用实地加网技术提升柔印品质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多年来很多有经验的制版公司就经常性的将实地设置为90%多的网点,但由于缺乏数据化管理和更精准的控制,这种应用往往更多局限于印刷要求相对较低的瓦楞纸箱行业。

图三柔印中常见的暗调网点和密度关系示意图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网点搭接后,网点间的空隙随着网点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网点在90%以上后,这些空隙更像是在实地上的小反白网点,这些小反白部分理论上是不参与印刷最大密度出现在实地不到的网点处。

过程的空白部分,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由于这些凹坑被油墨填满,在承印物和版材接触的过程中,这些小坑里的油墨往往转移到承印物上去,事实上提升了该处网点的色密度,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是网点的区域完全扩张成实地。

考虑以上现象,多年以来,不断有印前软件公司推出过在实地或者线条上加网的技术来提升实地密度,但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却效果不佳。

主要原因就是该技术需要对柔版制版过程进行极严格的控制,另外承印物、油墨、网纹辊的配合也极其重要。

较早的该类技术例如EskoArtwork的凹槽网点技术(Groovy),该技术的特点是在实地和线条部分,加入类似线形网点的线条,通过改变线条的宽度,加网角度和频率来提升油墨转移和改善线条的淡色边缘。

图四改善后的印刷效果(阳字)

图五改善后的印刷效果(阴字)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实地加网极大的改善了文字的边缘,让实地看起来更为平滑,密度测量也证实了实地密度的提升。

同时,由于实地传墨量的改善,为了达到同样的密度效果,操作员可以降低印刷压力,这样又改善了网点的扩张。

最近,进一步发展的HDFlexo(高清柔印)技术加入了实地加网技术,新推出的Microcell(蜂窝网点)则在凹槽网点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改进,更为有效的提升了柔印在软包装上的印刷效果。

从基本原理上看,蜂窝网点和凹槽网点并没有本质区别,通过RIP在文件解释过程中,在实地或线条上生成凹坑,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凹槽网点是生成类似线形网点的直线,而蜂窝网点则是极小的网点。

举例来说,一个使用蜂窝网点RIP后的文件看起来如下图所示

图六蜂窝网点RIP后的1-bitTiff图

从上图我们不难发现,使用蜂窝网点技术甚至在大网点上加入大量的微小凹坑,而这在以往的制版方式中由于照排输出设备的限制,是难以制作的,只有借助高分辨率的输出设备,才能够得以实现。

RIP后的文件,经过了一系列的制版过程,就能反映到柔性版上,下图就是使用蜂窝网点制作的柔版,通过高倍放大镜可以清楚的看到实地表面的凹坑。

图七实地表面的蜂窝网点

图八75%网点的表面的蜂窝网点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研发人员发现,实地密度的改善,和蜂窝网点的大小、形状、角度以及印刷使用的版材、油墨、网纹辊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我们在正式生产中使用蜂窝网点前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这个过程和高清柔印(HDFlexo)的过程一样,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找到能够实现最大实地密度的一系列制版以及印刷参数。

在实际印刷测试中,我们则可以很容易的感受到蜂窝网点技术带来的技术提升,下图是在其他制版和印刷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仅使用蜂窝网点技术加网带来的四色兰实地的变化。

我们注意到,蜂窝网点除了密度提升以外,还解决了普通柔版在实地印刷时出现的实地不均匀的问题(Mottlingissue),而这个问题则经常成为制约柔印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问题,对于软包装和纸张为印刷材质的情况下尤甚。

图9在软包装上使用蜂窝网点技术的带来的印刷质量提升(图片来自EskoArtwork公司)

在另外一个对实地印刷要求极为严苛的生产业务中,以往的生产工艺为解决实地印刷密度较低的问题,多采用印刷两次的办法,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而使用蜂窝网点后,在没有改变其他工艺参数和设备的情况下,就达到了客户对密度的要求,实际上,因为因为少用了一个颜色,还带来了印刷成本下降了,下图就是该业务的局部照片。

图10在软包装上使用蜂窝网点技术的质量提升

我们很容易的看出,使用蜂窝网点印刷的实地看起来白点更少。

不过,蜂窝网点虽有诸多好处,却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柔版的制版工艺需要更为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主要表现在,制版机的紫外光能量不能太低(18mW/cm2以上),洗版过程管理要更为严格,比如合适的洗版时间,使用合格的洗版溶剂,恰当的洗版温度等等。

大量的测试告诉我们,在使用蜂窝网点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的制版过程往往是导致测试失败的重要原因。

当然,印刷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制版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油墨、承印物,印刷压力和网纹辊都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高清柔印推出的两年后,蜂窝网点技术的推出成为了柔版印前制版的又一个亮点,结合了蜂窝网点的的高清柔印技术(HDFlexo)在帮助我们大幅度提高高光再现能力的同时,又兼顾了实地的印刷,我们希望国内的柔印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最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印刷品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动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

柯达FlexcelNX——打造全新柔性版印刷CTP技术

一、柔印的发展概况

二、

三、柔印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印刷方式。

在发达国家中,柔印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而在我国最新一次的统计数据显示,胶印依旧一家独大,占着近六成的市场,柔印则只占一成左右的市场。

造成如此悬殊的差距,一方面取决于柔印印刷方式本身,一方面也取决于我们的国情。

四、

五、柔印的主要特点一个是环保性。

柔印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更适合于包装印刷而不是书刊与报纸印刷,加之在人们的印像中,柔印的印刷品质与凹印、胶印相比有很大的距离。

结合我们的国情,一个是对环保的认识与相关法规还很薄弱,另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后包装业还远没有书刊刷重要,所以主要以引进胶印为主。

再加上柔印缺少宣传,相关的设备,材料,人才全都缺乏,所以造成了与发达国家如此悬殊的差距。

所以我们要发展柔印,不仅要改变观念,还要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的柔印技术和柔印设备

六、

七、二、柯达FlexcelNX柔印直接制版机技术优势

八、

九、柯达FlexcelNX柔印系统是在柔版直接制版机方面的一个技术创新,柯达FlexcelNX为划时代的数码柔印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一十、首先,柯达FlexcelNX已经提升了柔性版印刷的质量与图像分辨率档次,它的印刷质量完全可与凹印、胶印相媲美。

一十一、第二,FlexcelNX系统已经成功的解决了当前柔印技术的主要难题。

有着极佳的颜色匹配,一致性、可预测性能及高效率。

一十二、第三,柯达FlexcelNX能“一机多用”,既能出柔印版,又能出胶印、凸印以及丝网印版。

一十三、

一十四、三、FlexcelNX制版过程

一十五、

一十六、为什么柯达FlexcelNX能突破传统柔印直接制版机技术?

不妨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这款柯达FlexcelNX的制版过程

一十七、

一十八、FlexcelNX的制版过程分五步进行:

一十九、1让柯达FlexcelNX热敏成像层在柯达全胜NX成像机中成像

二十、2把成像层用覆合机覆合到FlexcelNXH版上

二十一、3曝光版的底面与有成像层的另一面

二十二、4把成像层与印版分开

二十三、5标准的显影处理

二十四、从上我们可看出,柯达FlexcelNX技术与传统柔版制版不同,它用的不是菲林与照排机,是热敏成像层与CTP机。

它与常规的数码制版也不同,它不是使印版在CTP直接制版,而是让热敏成像层在CTP上成像。

还有与两者相比都多了一个覆膜程序。

这样作是为了什么呢?

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抑氧反应”,产生“平顶网点”。

“平顶网点”也是FlexcelNX的独有技术。

三、FlexcelNX独有的“平顶网点”与传统“子弹头网点”的比较

下面通过几张图片,我们简单的来比较一下FlexcelNX“平顶网点”与传统“子弹头网点”的区别:

(1)、子弹头网点

请看下图,普通的激光版(LAMS)曝光以及冲版后所形成的“子弹头网点”(圆头网点)。

(图一)曝光

下载附件(26.52KB)

(图二)形成子弹头头网点

2011-1-1917:

33:

22上传

下载附件(10.1KB)

(图三)放大后的印版

42上传

下载附件(37.74KB)

由于有空气直接与版材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会抑制版材的固化,本来应该被固化的图像部分网点有一部分还是会被显影液给冲掉,结果只能形成子弹头形状的圆头网点。

这样的圆头网点首先大小就与电子文档本身的大小就不一样,会小很多,如果你想要得到1%的网点,那么你需要在激光版的黑膜上对应4-5倍大小的面积曝光才能产生相应的网点。

另外一个就是圆形网点会跟着印刷压力的大小而印出大小不一的网点,且边缘很模糊,这样我们会很难调整,印刷结果也不可预测。

如(图四):

(图四)

34:

00上传

下载附件(35.96KB)

 

(2)平顶网点

再请看一下柯达FlexcelNX技术的“平顶网点”情况:

(图一)曝光,成像层近贴印版,中间没有空气

49上传

下载附件(22.22KB)

(图二) 

图文部分非常完美的固化,不被显影液溶解,结果能形成平顶网点

50上传

下载附件(9.11KB)

51上传

下载附件(32.18KB)

(3)“平顶网点”与“子弹头网点”的网点印刷效果比较

53上传

下载附件(27.58KB)

相较于传统“子弹头网点”,柯达“平顶网点”更加锐利清晰,即使遭遇过大压力,网点一致性也极好,如图所示:

通过图片显示,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传统柔印版的网点比较虚,转移到印品上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而柯达的下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来观测柯达平顶网点技术的优越性,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