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4659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14页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在同一种昆虫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个体类型,称为多型现象

11.假死性:

有些昆虫受到突然的接触或震动时,全身表现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蜷曲,或从植株上坠落地面,一动不动,片刻才爬行或飞起,这种现象称为假死性。

12.群集性:

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

13.迁飞性:

不少农业害虫,在成虫羽化到翅骨变硬的羽化初期,有成群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称迁飞性。

14.植物病害: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植物病害。

15.植物的垂直抗性:

寄主的品种对病原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小种是高抗的或免疫的,而对其他小种是感病的现象。

16.植物的水平抗性:

寄主品种对病原物的绝大多数小种都具有同等水平的抗性,寄主品

17.病原物的致病性: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18.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遗传特性。

19.植物的免疫:

寄主植物完全不发病的现象。

20.无机杀虫剂:

是以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的无机化合物来防治害虫的药剂。

21.天然有机杀虫剂:

直接由天然有机物或植物油脂制作的杀虫剂。

22.微生物杀虫剂:

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人工大量培养作为防治害虫的农药。

22.农药的合理使用:

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其使用农药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与农业、生物、物理等方法及自然控制相协调,以最少的用药量最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23..胃毒剂:

害虫取食后,经口腔通过消化管进入体内引起中毒死亡的药剂。

24..触杀剂:

通过接触表皮渗入害虫体内,使之死亡的药剂。

25.内吸剂:

是指能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或产生代谢物,在害虫取食植物汁液或组织时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

26.蜕皮:

是昆虫的生长时期,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受到体壁的限制,必须将旧皮蜕去才能继续生长

27.化蛹:

指末龄幼虫蜕去最后一次皮变成蛹的过程。

28.昆虫的变态:

昆虫从卵孵化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有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29.补充营养:

大多数昆虫羽化后,性器官还未成熟,需要继续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对性成熟必不可少的成虫期营养称为补充营养。

30.植食性;

以植物为食料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31.病理程序:

植物染病后,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2真菌的生活史:

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33.真菌多型现象:

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的现象。

34.单主寄生:

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上生活就可以完成全生活史的寄生方式。

35.转主寄生:

病原真菌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寄生方式。

种与病原物小种之间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36.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开始,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时期。

37.潜育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时期。

38.潜伏侵染:

在潜育期,有的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的抗病性或对寄主体内环境不适应等,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潜伏而不表现症状的现象。

39.发病期:

从寄主出现明显症状开始,到病害进一步发展而加重的时期。

40.侵染循环:

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41.初侵染:

越冬越夏后的病原物,在寄主生长期进行的第一次侵染。

42.再侵染:

在初侵染感病后新产生的病原物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引起的侵染。

43.侵染性病害:

由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

44.生理病害:

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称为生理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无侵染过程。

45.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沿维管束扩展到整个植物或植株的大部分细胞和组织,这种侵染方式称为系统侵染。

46.局部侵染: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扩展的范围仅限于侵染点附近,这种侵染方式称为局部侵染。

47.专性寄生:

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不能在无生命的有机体中和人工培养基中生长发育的现象。

48.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在一个地区短期内大面积严重发生,并对作物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

49.单循环病害: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类病害。

50.多循环病害: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仅有初侵染而且有多次侵染的一类病害。

51.寄主范围:

一种寄主植物可以寄生生活的寄主植物种类。

52.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在寄主活组织上寄生,又能在死亡的病组织和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发育的现象。

53.隐症现象:

有些病毒的症状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有的甚至暂时消失的现象。

54.白粉病:

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类无性繁殖时产生大量的椭圆形分生孢子堆积在寄主表面,呈粉状,故而称之。

55.生理病害:

56.种群:

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生物的集群.

样点:

取样的地段。

57.植物病虫害的预测:

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称植物病虫害的预测。

58.预报:

将预测的结果通过电话、广播、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准备,及时开展防治,这一工作称预报。

59.历期:

是指昆虫各虫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成其发育所需要的天数。

60.病虫害综合防治:

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其基本观点是从农业生态系统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61.植物检疫:

根据国家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以国内地区之间调动的种子、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疫,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和输出,或者在传入以后限制其传播,消灭其为害,这一整套工作称植物检疫。

6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的方法。

63.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64.物理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65.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品或化学制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66.农药:

用来防治农林牧业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通常也把改善农药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助剂也包括在内。

67.植物的抗病:

寄主植物表现轻微发病,病原物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不能扩展,对寄主危害不大。

68.植物的耐病:

寄主植物能够发病,但由于寄主自身的补尝作用,对寄主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

69.植物感病:

寄主植物发病严重,表现典型症状,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70.植物的避病:

寄主植物由于某一因素避开了病原物的侵染而减轻发或不发病。

71.植物的抗侵入:

由于植物的形态特性,表皮组织结构及体表分泌物等,阻止病原物的侵入或减少病原物的侵入机会。

72.植物的抗扩展:

由于植物内在的因素,病原物侵入后,不能在寄主体内生存或被限制不能扩展的特性。

73.病程(植物侵染病害的侵染过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寄主植物表现发病的全过程。

74.接触期:

病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到达寄主,并与寄主建立接触关系的时期。

种或某一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药剂。

75.触杀性除草剂:

药剂接触杂草后并不在杂草体内传导,南昌是价格体系接触部位,特别是绿色部位,使杂草枯死的药剂。

杀螨剂:

用于防治蛛形纲有害螨的化学药剂。

76.植物生长调节剂:

具有高度生理活性,能显著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77.农药的剂型:

农药制剂的具体形态。

78.农药助剂:

为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剂型的理化性质、提高

79.农药的毒性:

就是农药对人畜高等动物的损害。

80.农药的毒力:

农业上习惯把农药对靶标生物的毒性。

81.农药残留量:

农药在动植物体内残留的数量。

82.农药的残留:

施药后一定时期,药剂以极少量原药或有毒的转化产物存在于环境及动植物和食品中的现象。

83.致死中量:

在供试动物试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剂量。

84.致死中浓度:

在供试动物试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浓度。

85农药污染:

是指环境或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超过限量,就会造成对人类、有益生物及整个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86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距作物收获的时间段。

87.药害:

因使用农药不当,对农作物产生的伤害。

88.化学不育剂:

是一种用来减少或完全消灭害虫繁殖的化学农药。

89.拒食剂:

害虫取食后,就不再取食,能使害虫饥饿死亡的药剂。

90.熏蒸剂:

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化为毒气,通过害虫的呼吸道进入体内起毒杀作用的药剂。

91.神经毒剂:

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干扰正常的神经传导,引起死亡的药剂。

92.呼吸毒剂:

作用于呼吸系统,抑制呼吸酶的活性,阻碍呼吸代谢的正常进行,引起窒息死亡的药剂。

93.物理性毒剂:

通过摩擦或溶解作用损伤昆虫表皮,使昆虫失水,或阻塞昆虫气门,影响呼吸的药剂。

94.病原物的致病性:

95.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96.植物的免疫:

97.无机杀虫剂:

98.有机杀虫剂:

以有机化合物来防治害虫的药剂。

99天然有机杀虫剂:

100.微生物杀虫剂:

101.胃毒剂:

102..触杀剂:

103..内吸剂:

104..杀菌剂:

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

105..无机杀菌剂:

利用天然矿物或无机物制成的杀菌剂。

106.杀菌剂:

107.胚胎发育:

在卵内进行,至孵化为幼虫(若虫)的发育期,又称卵内发育。

108.胚后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