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0827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6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化专业英语(王宏文主编)课文翻译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UNIT7 A ElectricPowerSystem————————————22

  B PowerSystemAutomation

PART2 ControlTheory

 UNIT1 A TheWorldofControl————————————27

B TheTransferFunctionandtheLaplaceTransformation—————29

 UNIT2 A StabilityandtheTimeResponse—————————30

  B SteadyState—————————————————31

 UNIT3 A TheRootLocus—————————————32

  B TheFrequencyResponseMethods:

NyquistDiagrams—————33

 UNIT4 A TheFrequencyResponseMethods:

BodePiots—————34

BNonlinearControlSystem37

UNIT5AIntroductiontoModernControlTheory 38

BStateEquations 40

UNIT6AControllability,Observability,andStability

BOptimumControlSystems

UNIT7AConventionalandIntelligentControl

BArtificialNeuralNetwork

PART3ComputerControlTechnology

UNIT1AComputerStructureandFunction 42

BFundamentalsofComputerandNetworks 43

UNIT2AInterfacestoExternalSignalsandDevices 44

BTheApplicationsofComputers 46

UNIT3APLCOverview

BPACsforIndustrialControl,theFutureofControl

UNIT4AFundamentalsofSingle-chipMicrocomputer 49

BUnderstandingDSPandItsUses

UNIT5AAFirstLookatEmbeddedSystems

BEmbeddedSystemsDesign

PART4ProcessControl

UNIT1AAProcessControlSystem 50

BFundamentalsofProcessControl 52

UNIT2ASensorsandTransmitters 53

BFinalControlElementsandControllers

UNIT3APControllersandPIControllers

BPIDControllersandOtherControllers

UNIT4AIndicatingInstruments

BControlPanels

PART5ControlBasedonNetworkandInformation

UNIT1AAutomationNetworkingApplicationAreas

BEvolutionofControlSystemArchitecture

UNIT2AFundamentalIssuesinNetworkedControlSystems

BStabilityofNCSswithNetwork-inducedDelay

UNIT3AFundamentalsoftheDatabaseSystem

BVirtualManufacturing—AGrowingTrendinAutomation

UNIT4AConceptsof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

B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andBeyond

PART6SyntheticApplicationsofAutomaticTechnology

UNIT1ARecentAdvancesandFutureTrendsinElectricalMachineDrivers

BSystemEvolutioninIntelligentBuildings

UNIT2AIndustrialRobot

BAGeneralIntroductiontoPatternRecognition

UNIT3ARenewableEnergy

BElectricVehicles

UNIT1

 

A电路 

电路或电网络由以某种方式连接的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组成。

如果网络不包含能源,如电池或发电机,那么就被称作无源网络。

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能源,那么组合的结果为有源网络。

在研究电网络的特性时,我们感兴趣的是确定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因为网络由无源电路元件组成,所以必须首先定义这些元件的电特性.

就电阻来说,电压-电流的关系由欧姆定律给出,欧姆定律指出:

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乘以电阻值。

在数学上表达为:

u=iR(1-1A-1)式中u=电压,伏特;

i=电流,安培;

R=电阻,欧姆。

纯电感电压由法拉第定律定义,法拉第定律指出:

电感两端的电压正比于流过电感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

因此可得到:

U=Ldi/dt式中di/dt=电流变化率,安培/秒;

L=感应系数,享利。

电容两端建立的电压正比于电容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q。

因为电荷的积累可表示为电荷增量dq的和或积分,因此得到的等式为u=,式中电容量C是与电压和电荷相关的比例常数。

由定义可知,电流等于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可表示为i=dq/dt。

因此电荷增量dq等于电流乘以相应的时间增量,或dq=idt,那么等式(1-1A-3)可写为式中C=电容量,法拉。

归纳式(1-1A-1)、(1-1A-2)和(1-1A-4)描述的三种无源电路元件如图1-1A-1所示。

注意,图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为惯用的参考方向,因此流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降的方向一致。

有源电气元件涉及将其它能量转换为电能,例如,电池中的电能来自其储存的化学能,发电机的电能是旋转电枢机械能转换的结果。

有源电气元件存在两种基本形式:

电压源和电流源。

其理想状态为:

电压源两端的电压恒定,与从电压源中流出的电流无关。

因为负载变化时电压基本恒定,所以上述电池和发电机被认为是电压源。

另一方面,电流源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电源连接的负载无关。

虽然电流源在实际中不常见,但其概念的确在表示借助于等值电路的放大器件,比如晶体管中具有广泛应用。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符号表示如图1-1A-2所示。

分析电网络的一般方法是网孔分析法或回路分析法。

应用于此方法的基本定律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

一个闭合回路中的电压代数和为0,换句话说,任一闭合回路中的电压升等于电压降。

网孔分析指的是:

假设有一个电流——即所谓的回路电流——流过电路中的每一个回路,求每一个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并令其为零。

考虑图1-1A-3a所示的电路,其由串联到电压源上的电感和电阻组成,假设回路电流i,那么回路总的电压降为因为在假定的电流方向上,输入电压代表电压升的方向,所以输电压在(1-1A-5)式中为负。

因为电流方向是电压下降的方向,所以每一个无源元件的压降为正。

利用电阻和电感压降公式,可得等式(1-1A-6)是电路电流的微分方程式。

或许在电路中,人们感兴趣的变量是电感电压而不是电感电流。

正如图1-1A-1指出的用积分代替式(1-1A-6)中的i,可得1-1A-7

B三相电路

三相电路不过是三个单相电路的组合。

因为这个事实,所以平衡三相电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关系可通过在三相电路的组合元件中应用单相电路的规则来研究。

这样看来,三相电路比单相电路的分析难不了多少。

使用三相电路的原因在单相电路中,功率本身是脉动的。

在功率因数为1时,单相电路的功率值每个周波有两次为零。

当功率因数小于1时,功率在每个周波的部分时间里为负。

虽然供给三相电路中每一相的功率是脉动的,但可证明供给平衡三相电路的总功率是恒定的。

基于此,总的来说三相电气设备的特性优于类似的单相电气设备的特性。

三相供电的机械和控制设备与相同额定容量的单相供电的设备相比:

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除了三相系统提供的上述优点,三相电的传输需要的铜线仅仅是同样功率大小单相电传输所需铜线的3/4。

三相电压的产生三相电路可由三个频率相同在时间相位上相差120°

电角度的电动势供电。

这样的三相正弦电动势如图1-1B-1所示。

这些电动势由交流发电机的三套独立电枢线圈产生,这三套线圈安装在发电机电枢上,互相之间相差120°

电角度。

线圈的头尾可以从发电机中全部引出,组成三个独立的单相电路。

然而一般线圈无论在内部或在外部均会相互连接,形成三线或四线三相系统。

连接三相发电机线圈有两种方法,一般来说,把任何类型的装置连接到三相电路也存在两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