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0091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文档格式.doc

所谓的“Smoothfood”,就是将食品原料液化并凝结成胶状物,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食物。

这种食物很容易咀嚼和吞咽,很可能成为老人护理行业的新宠。

其项目经理解释说:

“我们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可以使食物变得更加个性化。

例如通过调整食物的热量和大小,来预防老年人的营养不良。

2016年,全球第一座功能完善的3D打印办公楼已投入使用,它坐落在阿联酋的迪拜,是由一家中国公司“打印”出来的。

这座建筑物外观呈弧状,这样可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一台6米高,36米长和12米宽的3D打印机,只用了17天就制造完成,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水泥混合物。

此办公楼面积达250平方米,耗资仅14万美元。

3D打印机常用来打印制造小型的塑料制品,“打印”建筑物并不多见。

阿联酋计划,到2030年,用3D打印技术建造该国25%的建筑物。

如今,在对3D打印技术产品如潮的评论中,3D手枪是最不受欢迎的,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麻烦制造者。

这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什么才是3D打印的主流产品,我们应如何运用这个技术为人类造福。

(取材于关于3D打印的多篇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3D打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用3D打印出的脊椎进行的手术顺利,开辟了医疗手术新天地。

B.3D打印出的食品因为它的个性化,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的新宠。

C.3D打印出的办公楼外观新奇,稳定性强,功能齐备,性价比高。

D.3D打印产品的多样化使3D打印技术在多个领域里受到人们关注。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3D打印服装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造价较高B.款式时尚C.技术含量高D.自动变形

3.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例:

在原文中也可以换成“先例”。

B.咀嚼:

“咀”的第五笔是“┐”(横折)。

C.吞咽:

“咽”的读音是“yà

n”。

D.塑料:

“塑”的读音是“sù

”。

材料二

在3D打印开始前,人们必须创建一个电脑文件,它要描述被打印物品的三维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

然后,人们要操纵电脑将设计好的物品转化成数据化了的虚拟的“薄片”。

接下来,打印机就开始工作,它一层层地堆积“薄片”,直到“堆”成你想要的产品。

3D打印的材料五花八门,有金属、塑料甚至巧克力、奶酪等食材。

打印出的“产品”也多种多样,电灯泡、收音机、遥控器、手机、食品、玩具等等,人们还用3D打印复制骨头、牙齿以满足医疗需求。

现在,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是否能用月球上的土壤打印一个月球基地,以及为未来的深空探险打印食物。

然而,人们还有更多的想法。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霍德·

利普森在考虑“是否能打印一个机器人,然后让它从打印机中走出来?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却是有根据的。

根据就是4D打印,也就是说,这种打印是四维的,它突破了打印科技现有的局限。

用3D打印制造出来的产品是不能动的,假若没有人为干预,它们就做不了任何事,而且不论把它们搬到何处,它们都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然而4D打印就不一样了,其产品能回应环境刺激,适应环境变化,改变形状、大小和颜色。

 

相比于3D,4D多出的一维来自时间。

时间是继长、宽和高之后的第四维。

物体随时间变化,可移动、变形或者改变属性。

同样,4D打印的产品也可被设计成能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一扇窗帘,它能改变形态使更多或者更少的阳光照进屋子。

假若人们设计出一扇百叶窗,它能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角度开启和关闭,那它就有了某种“智能”。

现在的百叶窗都需要人们手工调节,假若使用4D打印,就有望让材料自己控制这一切,这时百叶窗不需要外力,“智能”材料可以自己改变形状,满足人们的要求。

(取材于《令人神往的4D打印》)

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4D打印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可随环境变化颜色的士兵迷彩服

B.经触碰可发出声音的宠物模型

C.能够随年龄生长而延展的气管

D.可以变幻形状的太空站

5.请结合“材料二”,分条概述3D打印的过程。

(3分)

6.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从3D打印发展到4D打印需要有何突破?

与3D打印相比,4D打印出的办公楼将会有何不同?

(4分)

二、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5题。

凡与敌对垒,胜负未决,有粮则胜。

若我之粮道,必须严加守护,恐为敌人所抄。

若敌人之饷道,可分锐兵以绝之。

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

法曰:

“军无粮食则亡。

汉末,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

绍遣军运粮,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

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奔归操,因说操曰:

“今袁绍有辎重万余乘,而乏严备,今以轻兵袭之,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矣。

”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操。

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负束薪。

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

“袁公恐操抄掠后军,遣军以益备。

”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

既至,围屯,即放火,营中惊乱,大败之。

绍弃甲而遁。

(取材于刘基《百战奇略》)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兵必走走:

逃跑B.自将步骑五千人将:

率领

C.闻者信以为然然:

对的D.绍弃甲而遁遁:

消失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粮则胜B.若敌人之饷道

沛公则置车骑若属皆且为所虏

C.可分锐兵以绝之D.因说操曰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因人之力而敝之

9.文中“遣军以益备”中的“备”,与下列词语中的“备”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有备无患B.备尝辛苦C.文武兼备D.戒备森严

10.请把文中画线句译为现代汉语。

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负束薪。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两军交战,如果胜负还未决出,拥有粮草的军队会胜。

B.袁绍派遣军队运送粮草,虽然辎重甚多,但却缺乏严密的防守。

C.许攸背叛袁绍投靠曹操后,为其进献的计策,被曹操谋臣否定。

D.曹军前往劫烧袁绍粮草途中,虽被袁军查问,但被掩饰了过去。

12.下列战役不是以少胜多的一项是(3分)

A.官渡之战B.街亭之战C.赤壁之战D.长勺之战

13.下列故事与曹操有关的一项是(3分)

A.忌杀杨修B.败走麦城C.劝学吕蒙D.计收马超

14.在两军对垒时,许攸和烛之武都进行了游说,请简要概括二者游说的异同。

15.有同学为本次战争撰写了下联,请补出上联。

(2分)

袁本初疏于防范,惨败更见寡谋少才。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20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

16.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清秋”与“独宿”

B.第三、四句中的“角声”与“月色”

C.第五、六句中的“音书绝”与“行路难”

D.第七、八句中的“已忍”与“强移”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写诗人在清秋时节,独宿幕府,环境清寒,感到清冷。

B.“中天月色”一句写月上中天,月色动人,但无人与诗人共赏。

C.第五句中“风尘”与“大漠风尘日色昏”中“风尘”意思相同。

D.“强移栖息一枝安”喻指自己像鸟一样有了栖息地而暂得安稳。

18.“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两句动静结合,下列诗句运用此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19.这首诗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是深夜咏怀之作,请比较它们表达情感的异同。

(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

路虽难行,但仁人志士仍追寻探求,矢志不渝。

这路在诸葛亮眼中便是“后值倾覆,

①,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即便前路坎坷,仍不改初衷;

这路在陶渊明笔下便是那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③。

④,鸡犬相闻”,在现实中难寻,但却憧憬依旧;

在刘邦心中,生存之路便是要亲赴鸿门宴,表明忠心,扭转危局,“⑤,⑥。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在范仲淹文中,理想之路就是要探求古仁人的情怀,“其必曰‘⑦,⑧’乎”。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5题。

信任

他一个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

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指蛋大一块白毛,珍珠一样。

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

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

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从未断绝。

果然,他笑笑,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

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

“别闹别闹,放好了吃。

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

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回头望他一眼。

他在旁边吸着烟,向它挥下手,小狐狸呱叽呱叽吃起来。

半只鸡吃完,它小小的肚皮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接着,它抬起头,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

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这些,从相遇到现在,也从没断过。

也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变成了只爱亲近人的小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