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00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doc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经济潜力,对经济发展进行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系统开展功能区划,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实现以绿色产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强市。

生态市建设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是贯?

quot;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需要;是促进深层次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特色生态产业经济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战略选择。

1999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从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高度,提出把哈尔滨市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市建设目标。

按照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及结合哈尔滨市实际,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期限为18年,比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期限提前2年。

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生态市办公室主任

二OO二年十月

总论

生态市建设目的意义:

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是指生态状况达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控制城市污染的指数达到最低限度,使人们获得一个清新、舒适、美好的绿色环境。

生态市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去改变生态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可利用资源潜力。

其目的和意义是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社会和谐的生态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繁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高度统一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城市。

生态市的主要标志:

一是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链接,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适度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三是增强公众生态道德修养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及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四是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与制度。

生态市建设趋势:

生态市建设是把人口高度集中、经济高强度开发的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协调、融合、完善。

这一模式已经逐步得到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我国的天津、北京、上海、长春等地相继开展了生态市研究和建设,生态市已成为国际第四代城市发展目标。

一、生态市建设背景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开始走向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的新世纪。

环境与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时代主题,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生态文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探索"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共同行动,也是人类逐步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80多个国家的认同。

世界可持续发展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实际行动。

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分重视,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994年编制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有效地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规划。

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挑战与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获得"绿卡"与国际接轨,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近期,国家将海南、吉林和黑龙江、福建四省作为生态省建设试点。

多年来通过开展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各类生态示范区建设,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的恢复,转变了过去经济社会发展依靠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率、浪费资源的粗放生产、生活方式,为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

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

生态市建设是在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资源日趋短缺的背景下,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调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从根本上改善人的生存质量,造福于子孙后代,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概况

(一)自然概况

1、自然地理

位置: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动力、平房7个区和阿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呼兰、巴彦、依兰、方正、木兰、通河、延寿12个县(市),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6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3.84平方公里。

地形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县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

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

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

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O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道外和太平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太平、香坊和动力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区中主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太平区东部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山地为张广才岭、完达山脉和小兴安岭余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多为中心区和低山区,海拔在110~1600米之间,最高为尚志市三秃顶子,海拔1637.6米。

丘陵漫岗地除属于松花江一级台地的部分低洼地外,大部分为丘陵漫岗地,分布于东南部、东北部、张广才岭余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海拔高度在140~175米之间,最高达190~200米左右,坡度平缓,大多在7~25度之间,部分谷地散布其间。

平洼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势平坦,海拔在116~174米之间。

河流冲积低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由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蚂蜒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地势低洼,海拔在112~130米之间。

低平原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属河漫滩区与洪积--冰水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拔在120~145米之间。

地貌:

哈尔滨市地貌为东部、北部呈低山丘陵和西部平原的特征。

地形地貌的总趋势是东高西低,全市总面积中,山地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4%;丘陵⒈1万平方公里,占21%;平原2.4万平方公里,占45%。

气候:

哈尔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高纬度,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在黑龙江省农业气候区划中为松嫩平原东部温暖半湿润区。

其特点是春季气候多变,干燥多风;夏季降水集中,温热湿润;秋季降温迅速,初霜较早,农作物易遭危害;冬季干寒漫长。

年内气温2.3~4.4℃,无霜期119~146天;年降水量一般为495~600毫米,因地形差异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降水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左右,比同纬度其它地区高1~4倍,具有雨热同季特点。

平均日照时数2670小时,年日照率达55~66%,太阳辐射量为111.55千卡/平方厘米,活动积温稳定通过10℃至稳定结束10℃,日期在130天左右,保证率积温在2300℃~2831℃以上,完全能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

水文: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

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

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哈尔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63立方米,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

土壤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

黑土,是郊区及12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

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3个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7个土种。

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

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8个土种。

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

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

草甸土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

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10个土种。

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

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

2、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哈尔滨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3种,已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

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硫铁矿、熔炼水晶、蛇纹岩、砷、建筑用石、矿泉水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

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居全省第一位的矿种有:

硫铁矿占55.8%,熔炼水晶占61.2%,蛇纹岩占43.3%,砷占49%,以及石棉、硅石、饰面用大理岩、稀散元素碲等8种。

林业资源哈尔滨市是全国林业大市,所辖12县(市)和7个区均属全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规划范围。

辖区内林业用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等。

林业经营面积131.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3.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6.27万公顷,其中市属有林地面积99.2万公顷,占全省地方林业的18%,居第二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

森林覆盖率43%,比全国平均水平(16.6%)高26.4个百分点。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张广才岭西北麓,小兴安岭南坡。

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杨、桦等。

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柳以花纹美丽驰名。

还有黄太平、大秋果、苹果、葡萄等温带果木林,以及特种经济林、黑豆果等。

野生果树资源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悬钩子、刺玫瑰、猕猴桃、五味子、东方草莓等。

野生薇果产量较多,已成为重要出口资源。

植物资源哈尔滨市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具有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的特点。

药用植物中,名贵药材有山参、黄柏、地龙、黄芪、五味子、刺五加等。

草原植物以"东北三宝"之一的小叶樟和饲用碱草为主。

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刺嫩芽等10余种,还有大量的猴头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

野生油料有松子、榛子等。

野生花卉有130余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有小细叶百合、渥丹百合、山丹百合、燕子花、紫花鸢尾、长瓣舍莲等20余种。

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睡莲、东北金鱼藻、菱角、菖蒲、芦苇、乌拉草。

山野果子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

动物资源哈尔滨市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都比较多。

兽类有珍贵的东北虎、紫貂、水獭、猞猁以及黑熊、野猪、麝、黄鼬、灰鼠、狐狸、貉、獾、狼等。

两栖动物有各种蛙、蛇、龟、蜥蜴等。

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白鹳、黑鹳等,属于二类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