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9640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表现为受伤处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皮肤颜色蜡白或焦黄。

2.急救方法

烧、烫伤的急救原则是消除烧、烫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1)消除烧、烫伤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火焰,应设法将余火扑灭;

如果是热的液体,应立即将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

如果是触电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

(2)保护创面。

一度烧伤可在局部涂搽獾油、烫伤膏等,一般在3~5天内可好转。

二度、三度烧伤应用清洁的被单、纱布、毛巾等物覆盖创面,不要弄破水疱,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速送医院处理。

(3)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若烧、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糖开水饮用。

注意事项:

如被腐蚀性药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如被生石灰烧伤,应将石灰颗粒揩去,再用水清洗,否则,生石灰遇水产热,会加重伤势。

3.预防

(1)成人端着热水或开水壶时要注意避开幼儿。

(2)开水、烫饭菜、化学药品、电器等应放在幼儿手够不着的地方。

(3)刚烧好的饭菜应放置一段时间,待不烫时才让幼儿进食。

(4)给幼儿洗头、洗澡时应先开冷水后开热水。

(5)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器等物品。

(五)煤气中毒

1.常见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大多是由于冬季用火、洗浴、用煤炉取暖,如果居室无通风设备、风倒灌、烟筒漏气,常发生煤气中毒。

过量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大于氧气,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使人体缺氧而窒息。

幼儿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重者呼吸困难、昏迷、惊厥,皮肤出现樱桃般的红色等症状。

(1)救护者匍匐进入现场,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2)迅速把病人抬离中毒的现场,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松开衣领、腰带。

(3)给病人保暖,中毒严重者速送医院急救。

(4)如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

给病人灌醋、喝酸菜汤都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拖延了时间。

让病人受冻也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容易使其受凉,加重病情。

(1)冬季不得在室内使用没有通风设施的煤炉取暖;

洗浴时一定要有安全设施。

(2)冬季注意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能将孩子单独放在、甚至锁闭在用煤炉或煤气取暖的房间里。

(3)养成使用完煤气即关闭阀门和总阀门的习惯。

(4)幼儿园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有无泄漏之处,如有,当立即修理。

(六)误服毒物

1.常见误服毒物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备药片、药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导致幼儿当作食物误食而中毒。

案例:

某个3岁的幼儿在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发现了喇叭花种子,该幼儿很好奇,把喇叭花种子吃了下去,引起中毒。

(1)催吐。

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小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伸入小儿口内刺激其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

若是两岁以上的小儿,先给清水饮下,让孩子张大嘴,再用筷子或手指等物给予小儿咽部机械刺激使其呕吐,可反复让小儿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为清水。

(2)解毒。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等化学液体的患儿,为保护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为洗胃剂,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黏膜。

若是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幼儿,在患儿的呼气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3)对于吃进毒物时间较长的患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4)急救的同时,要搜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儿口袋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1)家庭和幼儿园对常备药品应加强管理,标签鲜明,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2)给孩子服药要看清楚标签上的姓名、药品名称等。

(3)教育幼儿不随便吃东西。

(七)异物

1.呼吸道异物

喉部、气管或支气管内误吸入异物,统称为呼吸道异物。

(1)常见呼吸道异物小儿的咳嗽反射差,玩耍、嬉戏时口内含有异物,一不小心,可能让异物进入呼吸道;

或进食时大声叫喊、哭闹,也可能将食物呛人呼吸道。

吸人的异物,以蚕豆、花生、瓜子为多见。

异物进入喉、气管,刺激黏膜引起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困难、声嘶等症状。

案例:

妈妈催促正在吃果冻的孩子上幼儿园,孩子一着急,果冻一下吸入了气管,顿时,面色憋得通红.呼吸困难。

(2)急救方法

①抓住小儿双脚使其倒置,并大力拍击其背部,使异物从喉部落出,如果此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②让小儿坐在抢救者的腿上,面朝外,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形成一个“垫”,按在患儿的上腹部,快而轻地向后上方挤压,随后放松,使膈肌压缩肺,产生气流,将气管中的异物冲出,如此法无效,速送医院急救。

2.消化道异物

(1)常见消化道异物

幼儿有时会玩弄棋子、纽扣、回形针、骨头等物,还可能含在口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食道。

这些异物有时会卡在食道里.有时会顺利进入胃里。

食道有异物,表现为疼痛,吞咽困难。

大的异物会引起呛咳和呼吸困难,并发食道炎症,可有发热等其他症状。

某个4岁的孩子有一个习惯,老爱咬自己的衣服纽扣。

这天在离园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的衣服纽扣少了一颗,一问才知道,孩子吞了一个纽扣到肚子里。

①如果幼儿吞食的异物是光滑的,幼儿无明显症状,可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促使异物随大便排出。

可密切观察幼儿大便,直到异物排出体外。

若长时间未排出,应去医院治疗。

②若幼儿吞食的是尖利的异物,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3.鼻腔异物

(1)常见鼻腔异物

幼儿玩耍中,无意间将小物件塞入鼻孔。

以花生米、豆子、果核为多见。

幼儿鼻腔异物可能引起长时间鼻堵。

鼻涕带血丝。

午睡的时候,某幼儿发现一颗豆子,就塞到鼻孔里玩,结果取不出来了。

(2)急救方法

①不可用镊子去夹异物,特别是圆形的异物,可能使异物深陷,落人气管,非常危险。

②可让幼儿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使异物排出;

也可用棉花捻或纸捻刺激幼儿的鼻黏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③如上述方法无效,应送医院处理。

4.异物入耳

(1)常见异物入耳

幼儿将小物件(豆、米、小珠子等)塞入耳中,或有昆虫爬入耳道造成外耳道异物。

①昆虫入耳,可把耳朵对着灯光,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引诱昆虫爬出;

也可将食用油、甘油等倒入耳内,再让患儿将这只耳朵侧向上静停几分钟,然后将这只耳朵侧向下,被淹死了的昆虫可随油一同流出。

②小物件入耳,可嘱咐患儿头偏向异物一侧,用单脚跳,异物可能会掉出。

③难以排出的异物应去医院处理。

因为在没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专用工具和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可能会加重损伤,后果严重。

5.眼部异物

(1)常见眼部异物

多见于飞尘、小虫、沙粒入眼,引起灼痛、畏光。

①沙子、小虫人眼附于眼球表面,可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去。

若异物嵌入眼睑结膜,需翻开眼皮,再擦去。

翻眼皮的方法是,让小儿眼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转则可。

②如异物嵌于角膜组织内,或上述方法无效,应迅速送医院处理。

6.异物人体的预防

①幼儿进餐时不惊吓、逗乐幼儿;

②幼儿能吸入或吞入的物品不应作为玩具使用;

③幼儿臼齿未长出时,应避免食用花生米、瓜子及带核、带骨、带刺的食物;

④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进餐时不嬉戏、打闹;

⑤教育幼儿不要把别针、豆子、玻璃珠等小物件塞进嘴、鼻孔、耳朵里。

(八)溺水

溺水者因吸人大量的水,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一旦发现溺水者要迅速施救。

1.急救方法

(1)水上救护。

救助者如不会游泳就不要贸然下水,可将救生圈、木块等漂浮物和绳索抛给落水儿童,同时,迅速呼救。

会游泳的救助者应迅速从落水儿童的后方接近他,乘其不备突然抓住他并控制牢;

再使落水儿童的头部浮出水面,采取仰泳姿势,救其上岸。

(2)倒水。

清除溺水儿童口、鼻内的污泥、杂草等异物,同时解开其衣裤;

救护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溺水儿童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朝下,拍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和胃里的水倒出来。

(3)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摩。

检查溺水儿童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停止,迅速实施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摩,然后急速转送医院。

2.预防

(1)幼儿园不能建在河边和粪池、池塘附近,以免幼儿失足淹溺。

(2)教育幼儿不能自己去河边、池塘边玩水。

(3)幼儿游泳,要有成人看护。

教育幼儿不在不明水情的地方游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