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9361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离骚(节选)》导学案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

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屈原学识渊博。

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历史传说,都很熟悉;

对于春秋以来的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

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

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治世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有忧国忧民、忠君政治的思想感情。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探寻背景

楚怀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00年)春,屈原被贬斥流放到汉北。

此间他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像,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课文节选了原诗的开头部分。

作者写了自己的身世并表现了自己的志向与愿望。

表达了自己献身国家的愿望以及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对国家前途的焦虑。

3.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其特点:

(1)句子长短不一。

全诗句式参差错落,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均有,形式灵活多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2)多用“兮”字。

“兮”字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抒情性大大增强,使诗人的情感得以表露。

4.屈原诗词名句选萃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二、研习梳理

【字词梳理】1.正音

苗裔()庚寅()孟陬()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朝搴阰之木兰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来吾道夫先路()汩余若将不及兮()辟芷()乘骐骥()()

答案:

裔yì

,庚ɡēnɡ寅yí

n,陬zōu,揆kuí

,肇zhà

o,搴qiān阰pí

,与yǔ,道dǎo,汩yù

,芷zhǐ,骐qí

骥jì

2.辨形

驰()(chěnɡ)()情度理(kuí

()请(pì

n)众目()()(kuí

伶()(pīnɡ)()取(shè

()婷(pīnɡ)威()(shè

()活(lǎn)联()(zhuì

钢()(lǎn)拾()(duō)

橄()(lǎn)()学(chuò

()泣(chuò

骋,聘,俜,娉;

揆,睽;

摄,慑;

揽,缆,榄;

缀,掇,辍,啜。

【文言整理】

1.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2)来吾道夫先路同“导”。

(3)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词作动词,取名、取字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2.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

(2)肇锡余以嘉名介宾结构后置

4.古今异义

(1)朕皇考曰伯庸古义:

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

今义: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2)纫秋兰以为佩古义:

“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

今义:

认为。

(3)春与秋其代序古义:

依次替代今义:

代替序言的文章。

5.一词多义

(1)度何不改此度皇览揆余初度兮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修又重之以修能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3)之帝高阳之苗裔兮又重之以修能恐年岁之不吾与

(4)以惟庚寅吾以降肇锡余以嘉名乘骐骥以驰骋兮

答案:

度:

法度时节估计修:

美好的修建长、高整治之:

助词,的代词,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以:

连词,不译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三、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本文中的比喻?

探究:

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句的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国家的命运,恐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的政治主张。

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国献身,一往无前。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①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高洁等。

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用服饰的高洁来象征自己的美德才能。

虽未明说,但喻意自明。

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明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③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美感。

④较多地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对仗工整。

3.在《离骚》中,诗人为什么不惜笔墨表明自己的身份高贵,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及“修能”?

屈原之所以强调自己的身份高贵、先天禀赋及“修能”,源于他“美政”的政治理想。

“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

自己是圣君的后裔,有做贤相的才能,是实现“美政”的人才。

四、巩固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答案:

B日月:

时光。

A.又重之以修能:

美好的才能。

B.日月忽其不淹兮:

太阳和月亮。

C.恐美人之迟暮:

年老。

D.乘骐骥以驰骋兮:

比喻贤智之臣。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览揆余初度兮(时节)肇锡余以嘉名(始)

B.扈江离与辟芷兮(披)纫秋兰以为佩(联缀)

C.恐年岁之不吾与(待)日月忽其不淹兮(停留)

D.惟草木之零落兮(只)何不改此度(法度)答案:

D惟:

思。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日月忽其不淹兮晴空骤雨忽倾盆B.日月忽其不淹兮淹回水而凝滞

C.扈江离与辟芷兮恐年岁之不吾与D.惟草木之零落兮惟庚寅吾以降

BB项两个“淹”均为“停留”之意。

A第一个是“迅速的样子”;

第二个是“突然、忽然”。

C第一个是连词,是“和”的意思;

第二个是“等待”的意思。

D第一个是动词,“思量”的意思;

第二个是发语词,无实义。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是()

A.又重之以修能B.肇锡余以嘉名C.恐年岁之不吾与D.忽奔走以先后兮

C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5.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惟草木之零落兮④恐美人之迟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C③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结构助词,“的”;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

6.名句填写。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纫秋兰以为佩。

(2) ,春与秋其代序。

(3) ,何不改此度?

课后强化作业

一、阅读《离骚》(节选)部分,完成1~4题。

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答案:

D抚:

握持。

A.帝高阳之苗裔兮(后代子孙)朕皇考曰伯庸(死去的父亲)

B.惟草木之零落兮(思)肇锡余以嘉名(通“赐”,赐给)

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盛多的样子)扈江离与辟芷兮(生长在幽僻处的香草)

D.乘骐骥以驰骋兮(骏马,比喻贤智之臣)不抚壮而弃秽兮(安抚、安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比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骐骥:

比喻贤智之臣)

A.纫秋兰以为佩比喻美好的才能)B.汩余若将不及兮(比喻时光流逝得快)

C.乘骐骥以驰骋兮(比喻一马当先的人)D.恐美人之迟暮(喻指君主,一说是自喻)答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美人:

喻指君主。

)

A.恐美人之迟暮B.乘骐骥以驰骋兮C.惟草木之零落兮D.恐年岁之不吾与

4.填空。

(1)诗歌开头追溯世系,详记生年和名字的由来,其用意是 ,即下文提到的 。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句诗的诗意是 。

(3)屈原用两句诗表达了“时不我待”的思想,这两句诗是 , 。

(1)强调禀赋的纯美内美

(2)以采摘坚贞芳香之草木,隐喻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5.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