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7980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资金需求特点与财政支农改进方向Word文件下载.docx

3.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精准度不高,效率低下,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

4.财政对现代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人才奖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5.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支农资金的投入导向机制滞后

6.财政在引领社会资本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导向作用发挥不够,没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金融保险支持合力尚未形成

二、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特点和范围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为构建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农业人才“三大支撑”,未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现代农业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重点工程,利用境外土地和水资源实施农业“走出去”项目。

(一)现代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特点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发展有本质区别,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对资金的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

1.资金投入领域范围有所扩大

传统农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起点和价值链的低端,对资金需求的范围也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资金需求,而现代农业农工商紧密结合的特点,必然要求资金支持范围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扩大到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机农资生产销售、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等各个环节,覆盖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因此支持手段必须多样化,服务必须综合化,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拓展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

2.资金需求的规模急剧增加

现代农业的资本密集度将明显上升,因此对资金的有效需求很大,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国402个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中,114个尚未启动灌溉设施建设项目,需投资400亿元,此外还有5000多个l万亩以上的中型灌区急需修缮,中央和省两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虽已建立,但仍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资金缺口很大。

同时,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特征,也导致自身对资金需求的规模不断扩大。

3.资金需求的系统性增强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局限于广大农村地区,还离不开城市;

不仅仅局限于农民,还离不开城市居民,甚至还涉及到境外居民;

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和流通企业,还离不开科研院所、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甚至国际组织,因此资金流、信息流的跨度极大。

而且由于现代农业生产、流通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不再仅仅面向本地市场,区域性甚至跨国性交易日益增多,同时交易手段不断更新,资金运动更加频繁,再加上现代农业的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对资金需求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强。

因此,需要财政或金融机构建立系统的支持体系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

4.资金需求的持续性增强

现代农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相当长的艰苦奋斗、努力建设的过程。

比如,粮食安全问题是个长期的问题,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同样需要长期的过程来解决,另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更是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对于现代农业来说,对于资金的持续性需求将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二)现代农业发展對资金需求的范围

1.农业生产领域的资金需求

农业生产领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领域。

现代农业的最基本的作用还是保障粮食、食品供给,保证粮食安全。

因此,了解农业生产领域的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传统农业生产资金需求日趋减少,现代农业贷款需求空间逐步扩大。

也就是说,随着国家对“三农”发展的重视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兼之“一免两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村税费负担大幅下降,只进行简单的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小额资金,基本上能自给自足、自行解决,小额的信贷资金需求不再占主导,正逐步减弱。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轨,广大农户对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表现出极大热情,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贷需求面和需求量均呈持续大幅上升态势。

同时,反季节种植和养殖技术革命,使得季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明显减弱,农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差异逐渐缩小,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点开始弱化。

二是“农户+小副业”为主的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对资金需求逐年增大,单元需求正向板块需求转移。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土地,多元而规模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正走上舞台。

目前,农村纷纷注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中小民营企业,这些分布在不同行业、具有不同规模的经济体,信贷资金需求十分旺盛。

调查显示,这方面的资金需求约占市场份额的57%,且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额度、集中度、季节性、期限等均呈多元化特征。

从需求板块看,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种养大户、网上和订单农业大户等资金需求持续走强。

三是大额资金自给能力弱,信贷依赖程度高,金融机构借款成为农民的主要资金筹集渠道。

近年来,经济大户快速扩张,大额资金需求旺盛,但自给能力明显不足。

从大额资金来源渠道分析,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凭借点多面广的地理优势,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大额资金供应的“主力军”。

农村大额资金需求的信贷依赖度较高,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户依靠自我积累来解决资金需求的占40%,依靠民间借款解决的占l8%,而依靠向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借款解决的占42%,同比增长8%。

2提高农民素质培训的资金需求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使闲置的农村劳动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就要对农民工进行素质培训。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农民工的培训给予高度关注。

早在2004年开始,国家就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中央连续下发了12个“一号文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权益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各部委相继推出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温暖工程”以及专门针对建筑业农民工组建的农民工业余学校等政策。

目前国家财政投入是农民培训经费的主要来源,地方财政基本上用于农民培训的专项资金投入一直不足,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专项用于农民培训的经费则更少,农民没有支付培训费用的能力,这在贫困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

3农业产业化领域的资金需求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产业化的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是以资本为先决条件的,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农户以及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了对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量。

一是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资金需求。

许多地区已由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粗放农业,发展到规模较大的集约式农业产业化。

目前,由于农业固有的弱质产业的特征,中国金融机构和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资金供给不足。

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环节的基地建设,其建设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问题。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现阶段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资金供给较弱,遠远达不到龙头企业的发展要求,财政支农资金也是如此。

资金的不足势必阻碍龙头企业的发展,而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必将导致整个产业化进程发展速度减缓。

三是农业产业化农户资金需求。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户是生产原料的提供者,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资金供给显然不足。

在中国金融体制下,在农户资金供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间金融不具备合法地位,而且非正规金融组织有其致命的弱点和缺陷——容易违反金融法规或高利率,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四是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资金增量需求。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0.4%,科技创新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35%,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

科技发展资金的缺乏将直接降低农业产业化的农产品质量,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这显然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增加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创新资金的供给。

4生态农业建设领域的资金需求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扩张,迫使人类对农业资源过度利用,已导致了大面积的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问题。

而生态农业则是解决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主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的主要手段和方向。

生态农业发展中能量、物质的合理有效地流动、转换和循环,随着农村自给性生产向商品生产的转化,这种流动和循环实质上是商品与货币的流通,交换以及投资与再生产的循环。

如果对生态农业的某一环节合理投入资金,往往可以比单纯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投入,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四川省黑龙滩水库自1973年建成以来,灌区粮食总产1980年达到36.25万吨、而l972年仅24.75万吨,从1972年到l980年累计增产粮食52万吨,共折合人民币1.35亿元,而国家投资仅8.525万元。

可见增加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是“一本万利”的事,它既能争取农业的最优产出,又能为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增加再投入,因而其作用十分明显。

生态农业的提出在中国不过二十年的历史,实践落后于理论的发展,其资金投入更是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

因此,对生态农业资金投入的忽视或缺乏认识,是中国生态农业资金投入现存的首要问题。

生态农业的资金需求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投资主体不明。

从生态农业的特点看,在不同的生态农业区域和层次,应有不同的投资主体。

但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家投资部门认为生态农业应以农民自身积累为主,而农民则等待着国家的投入,不肯向生态农业系统追加投资;

二是资金投入主体行为互相不配套。

农林水利等部门往往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而忽视整体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农业部是为了增产粮食而投资,大搞填湖围垦、毁林开荒,其结果破坏了森林和水资源;

三是投资者难于取得最大综合效益。

四是资金投量不足,已成为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

就全国农业发展来看,正面临着尖锐的资金短缺的矛盾。

据湖南预测,全省仅乡镇企业信贷资金缺口就高达l5亿元。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生态农业的资金投量更显窘迫。

5.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体系建设的资金需求

互联网是农业组织形态的新框架、农民生产经营的新工具和农村全面发展的新载体,可全面对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

“互联网+”现代农业将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的途径。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农业产业链各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加强。

无论是在农业生产方面,还是在农业管理服务方面,大型农业资源数据库、优化网络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已逐步推进遥感技术在灾害测报及作物估产等领域的应用,对主要农作物的面积、长势、土壤、墒情、洪涝灾害、病虫害、海洋渔业、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监测、速报和预报,推动我国农业精准生产。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被成熟地运用到田间管理、农场资源管理等领域,涵盖生产计划管理、环境监测、土地管理等多方面。

在田间管理方面,把遥感、视频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田间作物生长监测和农业管理系统,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田间管理。

基于农业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