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④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ⅣA族。
(3)在下面的元素周期表中标出:
各族的族序数、每一周期起止元素的原子序数、镧系和锕系的位置。
画出主族的边界、过渡元素的边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例题:
1.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B)
A.0族B.主族C.副族D.Ⅶ族
2.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X:
Y:
3.判断:
8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11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4.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D)
A.只可能是x+1 B.只可能是x+1或x+11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5.A、B为同主族的两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D)
A.n+8
B.n+18
C.n+32
D.n+20
6.在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中,如右图排列着五种元素:
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Z,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可能是(
C
)
A5Z+2
B5Z+8C5Z+10
D5Z+18
二、碱金属元素
⑴碱金属元素包括;
⑵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由钠钾分别与氧气与水反应得出)
①相似性: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化合价都是。
②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所以,碱金属元素多数性质也有差异,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如它们与氧气或水反应时,钾比钠的反应,铷、铯的反应更加剧烈,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
①锂和氧气只能生成Li2O一种产物。
②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
2R+2H2O==2ROH+H2↑
⑶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相似点:
色(Cs略带金属光泽),质,密度,熔沸点
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好。
递变性:
从Li→Cs:
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
熔沸点。
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所以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存放于液体石蜡中。
⑷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①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③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④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易失不易得)
⑤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位置越靠前,说明金属性越强)
1.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C)
A.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B.它的熔点很低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2.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B)w.w.w.k.s.5.u.c.o.m
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四、卤族元素
1.卤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FClBrI。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个,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1)颜色、状态:
F2Cl2Br2I2(颜色逐渐加深,状态由气到固)
(2)熔沸点:
逐渐(3)密度:
逐渐(4)溶解性:
。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H2+F2
2HF
HF很稳定
Cl2
H2+Cl2
光照或点燃
2HCl
HCl稳定
Br2
H2+Br2
△
2HBr
HBr较不稳定
I2
H2+I2△
2HI
HI稳定
结论:
与氢气反应难易程度: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氯气通入溴化钠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Cl2+2NaBr=Br2+2NaCl氧化性:
Cl2Br2。
氯气通入碘化钾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Cl2+2KI=I2+2KCl氧化性:
Cl2I2。
溴水滴入碘化钾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Br2+2KI=I2+2KBr氧化性:
Br2I2。
(1)氧化性:
F2>Cl2>Br2>I2⑵还原性:
F-<Cl-<Br-<I-
F2的特殊性:
2F2+2H2O==4HF+O2;
氢氟酸为弱酸,其余氢卤酸(盐酸、氢溴酸、氢碘酸)均为强酸;
AgF易溶,其余AgX均难溶,AgCl(白色)AgBr(浅黄色)AgI(黄色)
5.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易与H2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也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
Br2+2KI=I2+2KBr
(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易得不易失)
1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C)
A.砹是有色固体B.非金属性:
At>I2
C.HAt非常稳定D.I2可以At从At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
2.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CD)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
四、元素、核素、同位素
(1)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原子的质量数近似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不能说原子的质量数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关键记忆:
阳离子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Yn-:
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①同位素在周期表里占据同一位置。
②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③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④同种元素的不同的原子也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分子。
例如:
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H、D、T),则其单质与氧气化合生成的水分子共6种:
H2O、D2O、T2O、HDO、HTO、DTO,这些水分子的最大式量_22__,最小式量__18__,共有__5_种式量。
(4)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按照各种核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C1:
35.45,就是一个平均值。
(计算公式:
M=M1×
n1%+M2×
n2%)
【随堂练习】
1.硼元素的平均原子量为10.8,则自然界中10B和11B的原子个数比1:
4(用十字交叉法解题),10B的物质的量分数20%,质量分数略小于20%。
原子核
质子:
带1个单位的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五、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