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7466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连续退位减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的进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1吨的实际重量。

2、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1、对1千米的长度和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

2、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时安排:

6课时。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一周第1课时(学期第1课时)

课题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交流中,会用毫米测量,培养学生的初步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的意识。

教学难点

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硬币磁卡尺曲别针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还学会了怎样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今天,我们来个测量比赛,好不好?

分组合作完成下表:

物品名称估计测量

橡皮的长度

曲别针的长度

蜡笔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度

汇报结果。

问:

你们能测量出它们的准确长度么?

你们有什么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研究的内容-毫米的认识。

二、新授:

1、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多长。

出示直尺:

猜测一下在刻度尺上哪些是表示毫米的?

(2)出示课件小精灵的自述:

在刻度尺上,每相邻的两条长线之间,也就是1厘米之间,都有许多较短的线,他们把1厘米分成了许多小格,每两条短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毫米。

让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1)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

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示课件:

刻度尺上数出1厘米之间10毫米的过程。

(2)板书:

1厘米=10毫米

3、感觉1毫米:

(1)、找尺上的1毫米

(2)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

测量

毫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

 

第一周第2课时(学期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1;

通过实际的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实际的意义,建立1分米长度概念。

2;

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间的认识,进行计算和换算。

3;

操作交流中,会用分米进行测量。

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与换算。

情境图,蜡笔,尺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

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

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

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二)、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

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三)、用分米量:

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第一周第3课时(学期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千米与米的关系。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培养合作。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估测能力。

体验1千米的实际的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

明确千米与米的进率。

情境图,卷尺

我们前面的学习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你能用手表示一下么?

我们乘坐的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什么单位的呢?

“一辆大卡车和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请生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千米的认识”。

(一)、认识千米:

示例3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

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示例4

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想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

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4、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

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15千米 800千米 4千米

完成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二第二题

在()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四)、课外实践作业:

亲身体验走1千米有什么感受?

能用多长时间?

例3千米的认识例4

1千米(公里)=1000米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第一周第4课时(学期第4课时)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食物,情境图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示小黑板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米=( 

)分米 

1分米=( 

)毫米

(一)、完成例4:

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问;

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

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3、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二)学习例51、出示情景图: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

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

小精灵:

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

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

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

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

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

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

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

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 

5米、3000米。

例4到操场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例53千米=------米5000米=-----千米

 。

第二周第1课时(学期第5课时)

吨的认识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质量的能力和推理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