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模拟Word下载.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模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模拟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②⑥
3.(2017·
北海)下列做法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
B.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
C.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不能只刹前闸
D.跳远时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助跑
4.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如图是它们的家族谱。
对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空中不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B.红外线比紫外线的频率低
C.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5.以下工具,①钢丝钳;
②镊子;
③扳手;
④托盘天平:
⑤钓鱼竿;
⑥道钉撬.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6.小玲同学把两个钩码挂到弹簧测力计的钩码上(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称量时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B.称量时钩码的位置改变了,但质量不会改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
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7.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小磁针北极所指方向已标出,能正确表示小磁针所处位置磁场方向的是
A.
B.
C.
D.
8.以下关于我国1元硬币的有关参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径约为2.5cm
B.厚度约为1.8mm
C.质量约为0.6g
D.体积约为0.8cm3
9.如图所示,将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块沿对角线方向切去一半后,则桌面受到该木块的压强是原来压强的
A.一倍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10.下列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
冰化成水
露的形成
雾的形成
D.
霜的形成
11.如图为电学中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吸引纸屑,说明摩擦能创造电荷
B.用带正电的玻璃棒去靠近悬挂的另一根玻璃棒,他们相排斥,说明另一根带负电
C.用绝缘柄的橡胶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A的张角会减小,同时B的张角会变大
D.发光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做成,具有单向导电性
二、填空题
12.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是运动的。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的。
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右,则电源的右端为负极。
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左端移动。
14.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小柯用它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照明灯”电路,如图所示。
(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不计)
(1)导线_________(选填“A”或“B”)连接家庭电路的火线。
(2)小柯的设计要求是:
“智能家具照明灯”在天暗时自动点亮,天亮时自动熄灭,那么他选择的光敏电阻阻值大小应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________________.
(3)若光照强度不变,闭合S后,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___(电源电压U0不变)。
15.甲电动机在5s内做功15000J,它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W;
乙在1s内做功800J,则__________电动机做功较快。
16.如图是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现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其混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热量由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18.气袋是地震救援行动中常用的一种装备,已知某种型号的气袋承受的压强为6.8×
105Pa,当重物与气袋的接触面积为2m2时,气袋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___N。
19.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_________,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A1和A2的指示针都指向同一刻度,如图乙所示,则L1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L2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A,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A。
三、实验题
20.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A.电加热器、电源
B.酒精灯、火柴
C.两个相同的烧杯
D.温度计
E.秒表
F.铁架台
G.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
(2)提供的上述两种热源中,选用_________________(A/B)能更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某小组记录了多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要研究相同质量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应该分析第____两次的实验数据.这样的选择用到了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叫_______.
(4)进一步分析一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J/(kg·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
103J/(kg·
℃).
21.王女士从一小商贩处买回一条被冠名为“纯金”的项链,为鉴别其真伪,她隔壁的一位初中生利用密度比较法的实验帮她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项链,他还用到量筒、水细线、托盘天平。
(1)如果有两只量程和分度值都相同的量筒(都能很好地完成对项链的浸没操作),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_____(填“粗”或“细”)一些的量筒。
(2)如果测出量筒里的水的体积V1,项链浸没其中时水面指示体积V2,还需再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则项链的测量密度的表达式为ρ测=_____。
22.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
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为了完成上述实验的测量,现有量程为“-2℃~102℃”和“-20℃~102℃”的两支温度计,小明认为应选择量程为_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设?
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又由表中数据分析认为得到盐水的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判断准确吗?
___________(准确/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4)在此实验后,小明又认为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甲所示为压力式托盘秤,当把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指针的示数就是物体的质量。
(1)某次测量时压力式托盘秤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示数是________kg。
(2)现在要利用压力式托盘秤、水、烧杯测量奶粉的密度。
①用托盘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给烧杯中装满奶粉,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奶粉密度的表达式ρ粉=_____。
24.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一次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生了争执。
小明说“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它两端的电压有关,因为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小红说“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和小红同学找来了如下器材,电压恒为4.5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额定值电阻各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边的小红同学急忙拦住他,说接线有错误,请你在图甲中只改动一根导线的连线、电路正常工作,(用“×
”标出改动的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接到正确的位置上,导线不得交叉)
(_______)
(2)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选填“A”或“B”)端
(3)小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得到了3组实验数据,如表一,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_____
(4)①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她将表一中的第3次数据填入到表二中作为第1次实验数据,然后将定值电阻R由5Ω更换成10Ω接入电路,调节滑片P,直到_____为止,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把电压数及测得的电流数据填入表二中A、B处。
②小红同学根据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请你对第(4)步中的探究过程作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Ⅰ:
_____Ⅱ:
表一:
实验次数
定值电阻/Ω
电压/N
电流/A
1
5
0.2
2
0.4
3
0.6
表二:
A_____
10
B_____
25.如图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为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速度相等,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你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3)由于阻力,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小车运动到D点速度为v1,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到达E点速度为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______v2(选填“<
”、“=”或“>”).
实验序号
水平部分材料
(a)___
(b)________
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