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抛体运动,对变速运动、曲线运动有一定了解。
但对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学生还是普遍感到比较难学,而且受错误前概念的影响,难以建立正确的新概念。
因此,可以利用高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强的特点,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学生需应用已有知识,积极思维,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探究、获得概念、得出规律,以达到对知识深入理解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学设计理念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对学生来说虽然是新的概念,且概念本身较难,但学生已具备必要的知识基础,如:
知道变速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以及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也会进行受力分析,并且多次经历了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因此,教师可以依据思维的逻辑,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后获得新的知识,即根据问题教学的有关理论展开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和交流、讨论的习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半径的定量关系。
2、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公式的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通过实例认识向心力的作用及来源。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有关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比较明确地表述发现问题。
3、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圆周运动的规律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圆周运动的神奇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2、乐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所隐藏的物理规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意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养成善于交流合作的良好的习惯,懂得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向心力的来源,建立向心力的概念。
难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探究向心力大小的实验设计。
三、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和实验探究的方法 讲授法 归纳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向心力演示器、钢球、铝球、细绳、印泥、白纸
四、媒体和教具
多媒体课件、威士忌酒杯、乒乓球、自制环形挡板实验仪、自制水平转盘实验仪、自制向心力笔、向心力演示器。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设置情景
做“水流星”实验,并设下疑问:
为什么盛水的杯子以一定的速度做圆周运动,水不从杯里洒出,甚至杯子在竖直面内运动到最高点时,杯口已经朝下,水也不会从杯里洒出来?
a)复习提问
⑴物体分别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F合与速度ν0存在什么关系?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将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前面我们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呢?
生: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发生改变。
速度方向变了,就存在一个速度改变量,有速度改变量,就有一个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加速度就有力。
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有何特点?
加速度有如何呢?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这些问题。
二、向心力及其方向
演示实验: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一根细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一枚图钉上。
将图钉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1)用手指沿小球与图钉连线的垂直方向轻轻弹击小球,当绳子未伸直前,小球先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用手指弹击小球,方向同上,加大弹击力量,使小球运动时细绳伸直。
细绳伸直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问题讨论:
1、绳绷紧前,小球为什么做匀速直线运动?
2绳绷紧后,小球什么做匀速圆周运动?
小球此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力?
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这个力起什么作用?
分析:
小球在桌面上做圆周运动时,受到三个外力的作用,即重力G、桌面支持力N和绳子的拉力F,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F。
绳子的拉力的方向呢?
很好。
小球受到的拉力方向虽然时刻在改变,但它始终沿着绳子的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圆心。
拉力是球拉绳子使绳子发生形变产生的,说明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有远离圆心的运动趋势。
显然,正是这个拉力使小球做圆周运动。
结论: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绳的拉力就是它的合力,这个拉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该问题情境中包含当前要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探究新知的动机。
同时教学游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为下面的教学提供实例。
引入起到了吸引学生学习的目的,又呼应之后教学,为向心力概念建立和向心力来源创设情境。
】
那是不是只有弹力能使物体做圆周运动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
这是一个蒙有毛巾的转盘,毛巾上放一个木块,现在我让木块随着转盘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
请大家对木块受力分析。
木块受到哪些力呢?
很好,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那这个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呢?
对了,是静摩擦力。
其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那静摩擦力方向呢?
对了,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圆心。
我们学过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相反,又从上面的实验得到启发,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远离圆心的运动趋势,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这个运动趋势相反,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
正是这个静摩擦力使木块做圆周运动。
或:
那是不是只有弹力能使物体做圆周运动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如图4-15。
木块随着转盘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以人为研究对象,请大家对人进行受力分析。
人受到哪些力呢?
我们再来看图4-16,链球运动员用力轮着链球做圆周运动,金属链与水平面并不平行,对链球进行受力分析,它受到哪些力呢?
链球受到重力,金属链对它的弹力,我们可以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那是什么力使链球做圆周运动呢?
很好,是重力与拉力的合力,还有没别的说法?
我们将拉力和重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怎么样?
哎,对了,也可以说是拉力的水平分力,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正是这个力使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前面三个例子中小球、人、链球,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1.都做圆周运动。
2.都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很好,他们都做圆周运动,都受到一个始终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我们把这样的力就叫做向心力。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个始终指向圆心的等效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向心力。
板书:
1、定义: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个始终指向圆心的等效力
定义中提到了向心力的方向,大家能把它找出来吗?
对了,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2、方向:
始终指向圆心
那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呢?
第一个例子中是弹力,第二个例子中是静摩擦力,第三个例子中是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或者说是支持力的水平分力。
还有,我们以后学习的其他性质的力,比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也能使物体做圆周运动。
可见,向心力是可以由这么多不同性质的力提供的,我们不能说向心力就是弹力,就是静摩擦力,它是按效果来命名的,所以向心力是一种等效力。
那么向心力有什么作用效果呢?
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沿着半径指向圆心,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可见,向心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所以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向心力不做功。
板书:
3、作用效果:
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不做功
同学们要注意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向心力,而不是产生向心力。
向心力是按效果来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特殊性质的力。
举个例子:
刚才做圆周运动的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一个向心力,这种说法对吗?
很好,不对,因为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特殊性质的力,就是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了。
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的方向沿着切线方向,而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总是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如果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我们以后会继续学到这种情况。
讨论与交流:
假设你坐在一辆车上周围没有其他乘客,也不靠在车厢上,当车子转弯时,你的向心里是从哪里来的?
上述三个典型实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既能启发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三个问题情境,学生很直观地总结出向心力的定义及方向,教师再以此总结归纳结出知识框架。
但要学生注意: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向心力,不是会产生向心力。
速度总是沿着切线方向,而向心力是指向圆心,它们总是垂直,即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能是由弹力、静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甚至是某个力的分力来提供,不要把向心力当作一个特殊性质的力。
过程分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三、科学探究:
向心力的大小
(1)提出问题:
向心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科学猜想
引出学生探究实验:
请每位学生用手牵着一个带绳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方向旋转,体验手的拉力对小球运动的影响。
说明:
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绳的长短、球的大小、转速的快慢对手拉力的大小的影响。
做圆周运动,学生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先体验得出定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