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6016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控的工程验收资料文档格式.docx

4、《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5、《安装工程分项施工工艺手册》第一卷(1992年版)。

6、《安装工程分项施工工艺手册》第二卷(1992年版)。

7、其它国际、国相应的设备制造、系统设计、安装施工、验收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及规模

该工程由市江夏区灵众电脑承建,施工地点位于乌龙泉新农村与新生活交界处的市三丰畜牧科技厂区各猪舍、门防、仓库、药房、上猪台等各个地区安装高分辨率摄像头及在制高点和大门安装30倍变焦索尼机芯球形探头

(三)施工现场概况及需解决的问题

1、工程土建方应预留预埋孔洞,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2、工现场封闭条件较好,但因多种工程和工程队交叉作业,安装到位器材易丢失和损坏。

3、现场管理及施工配合水电及材料二次搬运垂直运输等工作均必须与甲方协商,才可以得到保障。

(四)施工指导思想及目标

1、以科学管理方法及严格管理制度为基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选配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和作业队伍为骨干,实现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工程在建设单位配合下,严格按工程图纸施工。

工程质量以公安部消防规和设计要求为准则,力争实现省优工程的目标。

3、严格管理、安全文明施工,杜绝重伤、死亡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下。

二、总体部署与施工组织

(一)施工总体部署

施工期从合同签订,办理完施工许可证开始,两天进入施工期计数。

施工工期原则上为30天。

工程容为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

(二)施工管理组织与结构

1、施工工程部:

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工程师1名、现场主任1名,安检负责人1名;

2、施工队:

设队长1名;

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各1名;

调试技术员3名;

施工工人5名。

3、人员配备结构图如下:

 

项目经理

项目工程师

现场主任

安检负责人

安全员

质检员

预算员

材料员

施工员

调试员

(三)工程施工组织

1、整体工程工艺流程:

为使工程质量得到全面保证,我们将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考评措施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以及施工进度措施。

2、施工准备工作

┄┄在甲方的配合下作好施工用水、用电工作;

┄┄确定施工用地及临时的施工;

┄┄组织技术人员与甲方、土建方进行技术交底及图纸的会审;

┄┄组织技术工人消化图纸,熟悉现场。

3、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详见附后表格)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

功率

生产

能力

设备来源(自有或租赁)

用于施工部位

备注

3

数字式照度计

TES1330

2

中国

2009年5月

0.1-2000LX

±

3%

自有

设备

4

数子风速计

AVM-01

0-45M/S

5

对讲机

1K-208

10

日本

健伍

2010年4月

/

6

数字万用表

BJ9925

16

2008年3月

管线

7

数字声级计

PAS6633C

2009年元月

40-120dB

8

数字兆欧表

VC60A

2008年7月

1-2000MΩ

4%

9

钳形电流表

H266

天津

冲击电锤

VRV-16

2010年3月

1.05

管材

11

手电钻

JS3100

0.75

12

手切割机

Φ100

11.25

13

金属开孔机

ZIC-110

3.6

14

弯管器

WQJ-G60

3.3

15

穿线器

线缆

压钱钳

17

铆钉枪

4、项目管理

本工程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纵横向结合管理,层层对项目经理负责,相互协调,责任到人,并实施链式管理结构(见下图):

三、施工工艺要求

(一)现场勘测设计

我公司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实地察看,确定各类设备仪器的安装位置及固定方法,各类电线、电缆的走向、敷设方法等等。

最后向用户提交一份完善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

设备定货:

公司根据与用户签订的合同,及时订货。

为工程按期完成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二)管线、器材施工

根据与用户商定的工程施工设计件进行管材器材的施工,并敷设新管线。

1、室管线敷设

室线路的布线设计和施工应做到短捷、安全、可靠,尽是减少与其它管线的交叉跨越,避开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便于施工维护。

对安全防系统的传输线路要注意隐蔽。

施工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1)线缆保护管

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优选穿钢管或电线管。

传输采用耐压不低于250V铜芯绝缘多股电线。

报警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或吊顶里,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一般可采用壁厚大于25MM的硅酸钙筒或石棉、玻璃纤维保护筒。

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制成。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加橡胶垫等)。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A.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B.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时;

 

C.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二个弯曲时;

D.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三个弯曲时;

在吊顶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用支撑物固定。

线槽的直线段每隔1.0∽1.5M设置吊点或支点。

在线槽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等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建筑物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G25,天棚里或墙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宜大于G40。

穿线管的弯曲半径,在放线缆时不小于线缆外径的10倍。

在穿放普通导线时不小于导线外径的6倍。

(2)线缆走线

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最好与强电电缆的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两者间距应在30CM以上。

管或线槽的穿线,要求在穿线前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挫平,管口应刮光。

导线在管或线槽,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焊接或用端子接连。

(小截面导线连接时可以绞连,绞接匝数应在五匝以上,然后搪锡,用绝缘胶带包扎。

传输线路采用耐压不低于250V的铜芯绝缘多股电线,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截面积的40%。

敷设于封闭或线槽的绝缘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或线槽的同一槽孔。

而系统中探测信号传输线,图像、声音复核传输线,不得与照明线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墙壁电缆的敷设,沿室外墙面宜采用吊挂方式;

室墙面宜采用卡子方式。

墙壁电缆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处设转角墙担。

电缆卡子的间距在水平路径上宜为0.6M;

在垂直路径上宜为1M。

导线敷设后,应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12。

防盗探测器传输线路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路的绝缘导线颜色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2、室外线管安装

室外电缆或光缆线路有管道、直埋、架空和隧道缆线等途径,室外电缆线路的路径选择应以现有地形、地貌、建筑设施为依据,并按以下原则确定:

(1)线路应避开易使电缆受机械或化学损伤的路段,减少与其它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

(2)线路应短直,安全稳定,施工维修方便。

(3)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得小于0.8M,并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紧靠电缆处应用沙或细土覆盖,其厚度应大于0.1M,且在上压一层砖石保护。

通过交通要道时,应穿钢管保护。

电缆应采用具有铠装的直埋电缆,不得用非直埋式电缆作直接埋地敷设。

转弯地段的电缆,地面上应有电缆标志。

(4)管道电缆或直埋电缆在引出地面时,均应采用钢管保护。

钢管伸出地面不宜小于2.5M;

埋入地下宜为0.3M-0.5M。

(5)具有可供利用的架空线路时,可同杆架空敷设,但同电力线(1KV以下)的间距不应小于1.5M,同广播线间距不应小于1M,同通信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6M。

(6)架空电缆时,同轴电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要用钢丝绳把同轴电缆吊起来,室外电线杆的埋设一般按间距40M考虑,杆长6M,杆埋深1M。

室外电缆进入室时,预埋钢管要进行防雨水处理。

架设架空电缆时,应将电缆吊线固定在电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

挂钩的间距宜为0.5M∽0.6M。

根据气候条件,每一杆档应留出余兜。

(7)需要钢索布线时,钢索布线最大跨度不要超过30M,如超过30M应在中间加支持点或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跨距大于20M,用直径4.6MM∽6MM的钢绞线;

跨距20M以下时,可用三条直径4MM的镀锌铁丝绞合。

3、供电与接地

(1)供电

系统中心控制设备的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50HZ的单向交流电源,并应由可靠的交流电源回路单独供电(空调等大负荷用电装置不得与系统同回路供电)。

宜根据系统的用电负荷设置配电盘和配电柜。

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前端设备宜采用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

交流电源电压波动围超过±

10%时,应采取交流稳压措施,交流稳压电源的功率应≥1.5倍系统总功率。

系统应配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应能满足系统24小时工作的需要。

系统的供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物设计的防火规。

(2)系统接地

A、功能性接地:

为保证电气设备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