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531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课题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一)本课题是基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的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分析。

(二)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平等,而儿童的可塑性为这一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孩子寄在亲朋好友家里或交给年迈的长辈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势群体。

把“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这是针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学校教育与管理缺失问题亟待解决的实际,调查我学校片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农村小学开展“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策略,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干部教育与管理的模式和操作办法。

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学生。

四、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方法,使之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1、通过研究,深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构建一个适合农村初中学校对“留守儿童”发展教育的模式。

2、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生活内容、方式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研究,纠正、排除、防止我校“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使其健康发展。

3、通过研究,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

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素质,初步培养教师具有从事心理辅导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创建和谐校园、温馨家园。

  

5、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

重点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6、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家长负担,让外出人员安心务工,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障我镇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现状调查研究  

采用通过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层面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留守儿童本身大量存在的深层原因的分析,系统地阐述我国目前面临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现状及其心理特点,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的认识和方法;

了解留守学生家长对留守学生当前教育现状的评价及期待。

2、比较研究方法  

(1)通过将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及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在高速发展过程时期是否出现类似情况进行比较,找出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特点。

(2)通过对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现状进行比较,了解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在各方面的差别,进而找到中国留守儿童绝大部分存在农村的原因。

(3)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比较,了解这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而知道留守儿童的需要,找到更好的更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管理方法。

3、个案研究  

(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4、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小学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记录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及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不断总结。

六、研究过程、方法及结果  

(一)基本过程和方法  

1、调查了解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建立档案,并表格统计整理。

2、了解并思考在新形势下我国留守儿童问题会出现的新的情况。

3、思考研究国内外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报告。

思考管理留守儿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4、及时小结,认真总结,汇编课题研究论文、案例、及教学活动设计。

(二)调查结果  

我校现有个教学班,共有在校生839人,其中留守儿童352人,留守儿童占的比例为42%。

留守儿童中男生人数为185人,女生为167人,研究对象留守情况调查统计如下:

与母亲单独在一起65人占18.5%,与父亲单独在一起56人占16%,与爷爷奶奶在一起179人占50.8%与其他亲戚在一起15人占4.2%,独立生活的37人占10.5%。

其中寄宿在学校295人占83.8%。

留守儿童各年级的分布情况。

学前班6人;

一年级23人;

二年级32人;

三年级58人;

四年级71人;

五年级82人;

六年级86人。

七、课题研究结论  

(一)教育现状  

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也是持久的。

留守儿童面临诸多生活挑战。

人们比较多的关注到留守儿童在行为约束、学习辅导等方面的缺乏,认为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反应出我地区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其表现为:

1、亲情缺失。

在外的父母们主要以三种方式对留在家中的孩子们进行补偿。

其一,只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和学费,其二;

拼命地给孩子较多的零花钱;

其三,电话、书信等方式。

因交流单一,容易出辍学、早恋、人格不完善等各种问题。

2、监护不力。

留守子女由隔代亲人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来抚养或其他亲属监管,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饱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隔代监护往往不能提供健康的亲情交流环境。

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

3、学校负重。

在农村中轰轰烈烈的“并校运动”,使得学校减少了,但并校产生班级人数多和寄宿生聚增的新难题。

学班级人数一般都在50-60人之间,这和城市提倡小班教育成了鲜明对比。

在对大班额的班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寄宿生增加必然会加重学校过重的后勤负担。

4、社会乏力。

社会上对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才刚刚提上议事日程,尚且没有完整、普遍有效的全方位的管理办法。

留守子女缺少社会关爱,这就使得这些未成年的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引导,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5、心理问题  

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孤僻的性格。

或因祖辈太多溺爱产生自私心理。

因为他们缺少了家庭温暖这一环,心灵在感受亲情上已受到创伤,造就懒散,茫然,厌学心理。

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的关爱体验,总是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

形成逆反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易冲动、行为粗暴、爱挑衅、敌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等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率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我校成功做法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管理所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于此通过几下几个方面的途径陈述我校几点成功做法。

l、全面摸底、制定方案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建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学校各级机构积极参与,全体教师形成共识。

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日程,摆上桌面,认真贯彻落实,真正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的家园,发挥主角的作用。

2、多方“取经”、博采众长  

为落实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工程”,探寻出一条符合我校留守儿童实际的工作路子,我校先后派出骨干教师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出色的湖南省保靖县梅花小学、浙江省宁波庄桥小学“取经”。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之旅”讲座活动,邀请了贵州省凯里学院特座教授罗富明、凯里学院副教授杨世玲、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徐庆平到我校指导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同时也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教师开展心理辅导知识培训。

“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学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活动,使学校教师受益匪浅。

3、结对帮扶、多方合力  

每班推荐5名典型学生与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帮扶2—3名学生,随时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成绩测试和身心调查,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当“小老师”,给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安排一名小伙伴——学习上是好帮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课时提醒、督促其遵守纪律,专心听课;

课余时帮他完成作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快乐时和他聊天,为他排忧解难。

发动社会力量。

“九龄童外出寻亲”一事在当地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镇妇联、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纷纷到学校献计献策,共同探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

县委书记、副县长还分别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儿童。

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则重点帮扶“留守儿童”的设备及活动资金。

发动了村干部、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工作中来,与孩子们一道迎接新的每一天。

4、创建活动基地、营造亲情环境  

学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柜并分班级存放,添置电视机、电话、电脑、音响设备,为留守儿童营造家庭氛围,利用设备加强学校、留守儿童与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交流。

学校开通亲情电话、QQ视频,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5、丰富生活、注重实践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安排丰富的文娱活动。

诸如:

课外阅读、民族舞蹈、体育活动等。

学校组织留守儿童举行“摘茶叶”、“拾稻穗”等勤工俭学活动,参观金华水泥厂、县工业园区,让学生体验“一分钱”来之不易,从而了解父母打工挣钱的辛苦。

6、重视心理健康、加强疏通引导  

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

由于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为了能让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我校邀请到贵州著名的心理专家——贵州师范大学菀蓉教授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讲座。

贵州省凯里学院特座教授罗富明、凯里学院副教授杨世玲、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徐庆平也为留守儿童开展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