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264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下列关于光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B.日食是因为光的反射引起的

C.由于光的折射,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变浅了

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

【解析】选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A错;

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错;

看到水中的鱼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C对;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把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的,因此,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戴一个凹透镜使光会聚在视网膜上,D错.

4.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解析】选C.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水中的笔向上翘起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屏幕上的手影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眼睛被放大是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形成的.

5.(2010·

湖州中考)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选A.不透明的陶瓷茶杯挡住了沿直线传播要进入人眼的光,使人看不见硬币.当倒入一些水后,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人眼,使人又看见硬币,故A对.

6.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C.A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A错;

B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B错;

C选项的读数方法正确;

D选项中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错.故选C.

7.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

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

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

【解析】选B.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结成冰的过

程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选B.

8.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

C.①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②凝华

【解析】选A.本题是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原理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应用,解决了“千年冻土”的世界性科研难题.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汽化,气态氨冷却液化又变成液态氨,所以选A.

9.(2009·

株洲中考)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A.木材、橡皮B.石墨、金属

C.木材、金属D.石墨、橡皮

【解析】选B.木材、橡皮是绝缘体;

而石墨、金属是导体.故选B.

10.为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

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

纸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解析】选A.只有两个开关串联时,才满足两个开关同

时闭合,电路才工作的条件,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如图所示.

(1)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摄像机的镜头是_____透镜.拍摄时演员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解析】每个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经常以此来辨出是谁在说话.摄像机和照相机一样,镜头是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特点制成的.

答案:

(1)音色

(2)凸缩小

12.(2010·

聊城中考)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

装了“车载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_____像(选填“实”或“虚”).

【解析】根据生活实际,当使用摄像头时,人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2010·

苏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

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

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_____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解决此类题必须熟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为20cm时在光屏上成等大、倒立的实像,说明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25cm时,即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是5cm时,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缩小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14.2010年前后,云南、贵州等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常温下很容易升华直接变为气体,并大量吸热.节水办法合理即可.

(1)升华

(2)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等

15.电路中_____的可以用电流表测量,在测量时,它必须_____(选填“串联”或“并

联”)在待测电路中,让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接线柱流入,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A.

【解析】考查电流表的基本应用知识和读数方法,读数时注意电流表的量程.

电流串联正0.5

16.两盏完全相同的灯L1、L2接在电源上都能发光,现要判断L1、L2的连接方式.(请完成下表)

【解析】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相互影响,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相互不影响.

并串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7.(2009·

贵阳中考)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应在其正下方的地面上.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时,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是一条和圆形轨迹直径相等的线段.

18.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

【解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定要注意搞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每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一部分电路,连线不能交叉.由电路图知,电灯和电铃并联,S1控制干路,S2控制电铃支路.

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19题8分,20题6分,21题8分,共22分)

19.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____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解析】此题探究考查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成像的规律,分析实验的记录表格等.

(1)10

(2)同一高度(3)①倒立、缩小的实像30②远离

20.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明由此提出问题: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的猜想是:

猜想一: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选择了甲、乙两种晶体进行实验,其探究过程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甲,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晶体甲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t1=_____min.

(2)取_____,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t2.

(3)比较t1和t2,若t1和t2不相等,则说明猜想一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解析】

(1)晶体甲在第5min开始熔化,第12.5min熔化完,熔化过程大约持续7.5min.

(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验证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需使晶体的质量相同.(3)若t1和t2不相等,则说明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则猜想一是正确的.

(1)7.5

(2)相同质量的晶体乙

(3)正确

21.(2009·

河南中考)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是:

_____;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IC=IA+IB,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时,为了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为了更迅速读数和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可以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1)并联电路干路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