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4431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制度博弈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粮食供需格局失衡引发高价均衡

  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发展中国家对粮食供给缺乏激励机制。

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

在短期内,农产品的供给,主要受制于农地规模、气候变化、生产周期等自然条件。

农业满足的,又主要是人们的食物需求,而在短时期内,人口数量是既定的,对食物的需求量,自然也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农业是最不容易扩张的一个部门。

但近几年,许多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的国际流通,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非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供给数量剧减。

由于在粮食需求一定而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引起粮价的上涨,而这又会引起预期上涨的心理恐慌,导致大量粮食的囤积,需求效应进一步放大,于是引发高价均衡的粮食危机。

  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其经济效益逐渐弱化。

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面前,粮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在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粮食越来越表现出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失灵不断在农业部门出现,使得农业投资常常不足。

这也是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高补贴的根本原因—他们的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

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悲剧的根本原因,他们无力弥补这一市场失灵。

一方面,他们的政府或者没有认识到农业的基本规律,或者无力支付高补贴;

另一方面,他们在面临本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侵袭时,渐渐丧失粮食供给的自主性。

  金融市场冲击对高粮价推波助澜

  金融市场对粮价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萎缩,各主要发达与新兴国家的CPI指数都在上涨,影响到国家金融的是车市、房市与油市的价格上涨,而影响到老百姓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工资没有涨,另一方面是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几乎都在涨,短期会导致群众对基础食品的采购量加大,导致粮食的局部产品供不应求。

  (三)能源危机使得粮食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

  生物能源是目前的热门产业,粮食和石油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东西也因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生物能源产业的出现,必然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呈现长期上涨趋势。

特别是美国《能源政策法案》推动下,美国政府财政扶持生物能源成为美国新型产业。

美国主导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将粮食危机推向了高峰,导致粮价在2008年的4个月内竟然上涨了150%。

  全球性粮食危机引发的深层次博弈分析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

引起粮食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粮食供需格局的失调,而金融市场的冲击和能源危机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间接原因,是其推波助澜者。

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和生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全球居民生存需要,而目前导致粮食供需失调决不是什么偶然原因。

经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的粮食危机,其深层原因是不同制度安排相互博弈的必然结果。

  粮食生产的制度安排

  粮价上涨与粮食供应不足密不可分,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农民都缺乏生产粮食的热情,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正是引起目前粮食供应不足的基本原因。

纵观国际各种粮食生产的安排制度,不外乎两种主要制度安排:

无粮食补贴和有粮食补贴。

无粮食补贴的情形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典型,而有粮食补贴以美国和欧洲最为典型,那么这两种制度安排是怎样影响粮食的供给制度,又怎样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热情,笔者将以博弈模型作具体的分析。

  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假定在无粮食补贴或有粮食补贴制度下,所有农民都有两种选择:

生产粮食或生产非粮食的经济作物,这里的非粮食作物包括可可、橡胶、甘蔗等系列作物。

并且他们的得益因生产作物的不同而相互影响。

为了分析方便,笔者首先讨论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模型,此时,两个不同国家的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作物时,其不同得益组合情况如图1所示。

  

  当双方都未获得政府的补贴时,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当所有国家农民都选择生产,那么粮食的供给就会增加,但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使得农民的收益仍然显得较为劣势,各自收益为,甚至都低于都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收益,这主要是一般非粮食经济作物的需求弹性都比粮食高。

进一步分析知,该博弈模型具有两个纳什均衡:

一方选择生产粮食,而另一方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此时双方的得益均为。

  所以,该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是一个典型的“斗鸡博弈”,一方选择生产何种农作物:

粮食或非粮食,完全取决于双方的策略态势,但决不可能构成可信性威胁,即双方都没有自己的上策,无法使对方相信自己一定总会选择某种具体的策略。

因此,不同国家的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策略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交替进行,在该制度安排下,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可言。

  但现实中各个国家的农产品制度并非都是无补贴的,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粮食的补贴幅度尤为明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原因对农产品补贴还没有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或者部分国家有些补贴也微不足道,我国便是如此。

如是这些就造成了现实中一些国家有补贴,一些国家无补贴。

那么此时博弈模型的相应得益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阐述的方便,本文假定B国农民有粮食补贴,并且补贴为15个单位,而A国农民没有任何补贴,此时的博弈模型的得益情况如图2所示。

经过分析发现该博弈不再有双纳什均衡,而变成了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分别选择生产,其得益分别为。

也就是说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会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策略,而有补贴的B国农民会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

同时,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正因为粮食补贴使得B国农民有了上策,即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而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依然没有上策。

此时,B国农民的策略选择对A国农民构成可信性威胁,B国农民完全有理由让A国农民相信,自己选择生产“粮食”的威胁已经变成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

而无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不能让对方B国农民构成类似的可信性威胁,而只能被动地选择自己的策略。

  粮食危机的博弈分析

  从上面粮食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现在可以非常深刻的理解为什么美国是这场粮食危机的主要推手,自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后加大了农业补贴,1998年后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上。

这种大幅度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民具有明显的生产“粮食”上策,并对其它无补贴的种粮国家形成可信性威胁。

同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将其经过高额补贴的商品粮,低价在全球范围内倾销,使得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

这使得许多亚非拉国家农民被动选择“非粮食”作物。

原有的农地,多数转作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产。

由此带来了市场交易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并导致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国家越来越多。

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上,产生了对美国的依赖。

其食物体系,同样因美国建立在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工业化食品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也被美国等国家替代。

然后,在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的粮食危机便在美国的主导下一触即发,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抑制和化解粮食危机的对策

  消除国际间不平等的粮食补贴机制

  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补贴制度,其补贴幅度之高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预期,这是一种扭曲的补贴制度,极大地打击了其他国家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消除这种不平等补贴机制,只能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完成。

这需要发达国家放弃巨额农业补贴政策,同时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的一系列援助。

只有消除不平等的粮食补贴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种粮国家农民在博弈策略上的上策,否则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和威胁可言。

  发展中国家加强粮食补贴的均衡机制

  首先,必须明确本文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粮食补贴,而是反对那些不正常的、扭曲的补贴制度。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其生产效率仍然低于其他产业发展,若差距过大,不利于产业间的均衡发展。

因此,政府加强粮食补贴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有利于市场机制发育完善,包括多种参与主体和多渠道的运作方式,变政府宏观调控为市场主导行为。

只有完善的市场运作才能真正灵活调节粮食价格、数量和品种。

  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对粮食的补贴要达到一定要求,补贴过低,若产业间的差距依然过大,仍然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可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长期发展的效果。

当然,这还可能涉及到本国的财政状况,实施起来肯定有一定的压力,如何权衡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

  作为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若完全以私人物品经营对国计民生是不利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本轮粮食价格上涨中,出现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与政治动荡,与他们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直接相关。

因此,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是尽力维系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以及促进食品安全本地化的食物体系。

  努力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一方面要完善与土地使用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健全服务机构,以帮助农民充分实现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权益,激励农民珍惜耕地和保护地力;

另一方面,要努力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生物技术去改造农业、发展农业,在根本上解决土地的整体使用效率。

从而提升单位土地的粮食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明国.粮食的公共产品属性:

中国当代农民贫困的经济根源[J].农村经济,2008赵丽芬,杜超.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8张维迎着.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李昌平,张敏.政府政策关乎粮食安全[OL].中国改革论坛,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