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4219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14Word文档格式.docx

两则材料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现象?

(2)依据材料,概括“康乾盛世”时期我国人口猛增的原因。

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1)分别指出导致图中粮食产量两次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2)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

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参考答案:

(1)1952年增加:

政权巩固;

土地改革;

引导农民互助合作;

兴修水利。

1960年下降: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及“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

自然灾害。

(2)“文革”对经济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

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

党中央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3)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3.阅读下列材料:

司马迁根据汉朝经济分布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龙门碣石以北、江南四大经济区。

见下图。

唐朝、明朝工商业城市发展示意图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两大经济区域所在地。

简述这一重心地位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它的出现对于当时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山西和山东经济区。

原因:

是政治重心;

开发较早;

人口稠密。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

各族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的一些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影响:

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江苏巡抚曾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织文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

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乾隆)《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

5.阅读下列材料: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

对盗采别人桑叶也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有斩首、碟(割裂肢体)、弃市等十余种。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秦律》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和“隶臣妾”等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林剑鸣《秦史稿》

材料三:

《大明律》规定犯有谋反、谋大逆罪,不分主犯、从犯,一律处死。

……规定:

“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荚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

”还规定:

“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中国古代史(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大明律》禁止盗卖、换易、冒认及侵占他人田宅,如系强占,最高可判处杖一百,流三千里刑。

对“占田过限…‘欺三隐田粮”者也有征治,“其田入官,所隐税粮,依数征纳”。

……《明律·

职制律》中专列“受赃”名目共11条。

如严惩“枉法赃”,规定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

……“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中国古代史(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大明律》与《秦律》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成因如何?

(3)《秦律》与《大明律》在实施效果上有何差异?

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

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法律过于严酷不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当今,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6.阅读下列材料:

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

——叶凤毛《内阁小记·

自序》

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

宪庙(指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

——《啸亭杂录·

军机大臣》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谕:

“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

彼时固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

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皆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

朕向来办事祗(恭敬)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枢桓记略》卷一

(1)清初主要有哪些中央政治机构?

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是什么?

(2)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

此题所提供的五则材料,集中反映了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情况。

此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1)主要机构有:

内阁、六部、内三院、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

“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5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1918年9月24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

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

“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

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

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解析:

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借一战机会出兵山东侵略中国的情况。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政府试图借战胜国的地位收回山东主权。

材料三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正义要求并不支持。

(1)一战。

独霸中国。

(2)中国是战胜国。

对美国抱有幻想。

(3)不支持中国政府的主张。

说明:

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

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

8.请仔细阅读下面三幅中国历史地图。

图1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2鸦片战争对外开放的通商品岸

图320世纪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1)依据图1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与西汉对外交通状况的相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指出图2、图3所反映的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

1958~1963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示意图

1955~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

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8~1960年、1960~1963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

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1956~1960年、1960~1961年、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三所显示的我国工农业国民收入的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10.阅读下列材料:

(1)1958~1960年呈下降趋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自然灾害严重。

1960~1963年呈上升趋势。

党中央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妁方针,七千人大会总结了经验教训。

(2)1956~1960年呈上升趋势。

“一五”计划完成,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大跃进”运动导致工业迅速增长。

1960~1961年呈下降趋势。

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

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1976~1987年呈迅速增长趋势。

十一后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

要坚持实事求是;

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1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逐步形成,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逐渐地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也不例外。

请回答;

(1)中国是怎样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2)它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占领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抵制?

(2)导致农民、手工业者大批破产;

阻碍了中国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