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4154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评价量化

课堂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采取“赋分制”,通过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展示进行检查赋分,下课前进行评价激励。

教学准备

影音、图像素材搜集、多媒体课件制作、导学案制作(见附件1)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学习

师:

当我们放眼世界,灾害报道纷至杳来,请大家看一则新闻报道(放视频)

报道中提到的是哪种自然灾害?

发生在哪里?

它带来了哪些危害?

我们学校所在的地区易受其影响吗?

(学生回答)

当我们关注这些信息时,你是否考虑过,有些灾害总是在世界的某些地区频频发生,而同样的灾害发生在不同的地区其后果也往往大相径庭。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重点来学习下《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呈现课题)

生:

台风……

利用视频增强直观

感受,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目标展示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投影目标,生阅读)

阅读本节课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现在,请大家根据预习学案和教材,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自我梳理,注意要求。

(投放学习要求,板书知识结构)

对照导学案和课本,默记基础知识,标注难点。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首先表现在灾害发生的差异性上。

而这种差异性的表现又有两个方面(结合板书):

现在,我们通过几个问题的抢答,来检查下同学们预习掌握的情况。

问题1:

自然灾害发生率的地域差异

灾种

分布

干旱

台风

洪水

地震、火山

问题2:

结合全球震中分布示意图及板块分布图,你能指出四大地震带的分布吗?

拓展:

世界两大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

灾害类型

成因

(承转)由此可见,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小组讨论完成合作学习一,小组长注意讨论进度的协调。

(小组讨论)

好,时间到。

我们对照屏幕上的表格,分析一下美国这三个不同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及成因。

我们按顺序来判断,仍然是抢答,看哪个小组推理的又快又准确。

(教师简要评价)

抢答,预习成果展示

(对照地图指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

(若有不足,其他同学补充)

抢答

小组合作,判断并讨论分析

学生抢答,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

通过读图、画图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案例讨论,深化认识。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差异性的表现。

合作学习

(展示合作探究一答案)半分钟时间,快速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承转:

灾害类型不同,我们在分析其原因时考虑的自然原因的侧重点也不同。

结合第二单元所学,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投影“方法点拨”)

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观察教材49页图表内容,从危害的总体状况看,世界各大洲灾情呈现明显的差异,哪一大洲损失最为严重?

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观察拉丁美洲两个国家智利和海地地震信息,思考并小组讨论:

两地震灾情有什么区别?

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师点评。

比较同一灾害成灾的差异是自然灾害常考点之一,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方法点拨:

(师简要评价生的回答)我们往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区域灾害强度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区域抗灾能力

这种危害的区域差异取决于地理背景的差异。

(投影)

检查

当堂记忆。

整理并记录。

亚洲。

分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总讨论结果并展示交流。

回答。

归纳整理并记忆

分析并记忆

思考并讨论交流

一生做总结

比照检查自己分析的结论

复习第二单元相关内容,教师及时进行方法点拨

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夯实基础,深化认

总结规律

深化认识

小结

自然灾害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有明显的区域性,而这些也恰恰体现了我们高一所学的一个原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世界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均存在地域差异(投影本节知识结构),尤其是灾害成灾的差异要注意结合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解。

今后在分析此类问题时要多结合图表和数据资料进行印证。

回扣目标

质疑反思

总结归纳

落实目标

自我总结

应用学习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先回顾本节课所学,然后独立完成导学案所涉及的练习题。

(限时训练,5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板演,针对性讲评,进行学法指导。

本节课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独立完成相应练习

一生板演综合题

自主对照

自我纠错

学以致用

随堂训练,趁热打铁

巩固基础,深化应用

附件1:

导学案

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

1.从实例入手,运用地图、数据和资料,通过类比分析,领会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总结归纳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地域差异规律。

2.运用世界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3.借助对地理事实材料的分析,对比同等强度的同种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在空间上的差异状况,体会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性,学会分析导致自然灾害损失出现地域差异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1、差异表现:

(1)各种灾害的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2)各种灾害在各大洲的发生率也不同:

是各种自然灾害较频繁的大洲,而且该大洲遭受的自然灾害的次数占全球次数的比例呈趋势。

2.带状分布

案例分析:

世界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区

读课本47页图,找出全球范围内的四个地震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表现

(1)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

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______和不同的______,其损害程度可能。

(2)从自然灾害危害的总体状况看:

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也呈现____________。

在世界各大洲中,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

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成因

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取决于哪些方面?

【合作学习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

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

龙卷风的破坏性极强,其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把人吸走。

2011年5月初,美国南部地区遭遇龙卷风袭击,大量市镇被毁,数百人丧生。

5月3日,夏威夷州檀香山海港甚至出现“双龙吸水”的罕见景观。

图1、图2、图3分别为美国本土地形图、气候图及自然灾害示意图。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若图3表示龙卷风、飓风和海啸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请你运用所学并结合材料,判断—③所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并分析成因,完成下表。

序号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合作学习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2010年,拉丁美洲两个国家的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读下表回答问题。

智利

海地

经济

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

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面积

75.66万平方千米

2.78万平方千米

人口

1660万

892万

地震

当地时间2月27日3时34分发生8.8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千米,距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115千米

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7.3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约10千米,距离首都太子港16千米

上次大地震

1960年,遭受里氏9.5级地震袭击

200年前发生大震,近年多为小地震

国内自救

总统召开紧急会议、表态全力救灾

政府陷于瘫痪,救援进展缓慢

死亡人数

目前死亡人数为723人

海地总统称地震死亡人数或达30万

经济损失

预计150亿~300亿美元

约10亿美元

简要说明拉丁美洲这两次地震灾情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应用学习】

读“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灾害是

A.台风 

B.滑坡 

C.洪涝 

D.地震

2.造成图示状况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人口密度 

 

C.地貌形态 

D.季风气候

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发生率会有很大的不同。

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回答3~5题:

3.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属于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

A.印尼、中国B.中国、印度C.日本、美国D.孟加拉国、韩国

4.属于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

A.非洲、西亚B.非洲、中亚C.中欧、西亚D.南亚、北美

5.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A.中国、日本、韩国B.日本、美国、巴西

C.日本、菲律宾、印尼D.墨西哥、智利、印度

6.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气候

7.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

A.南美洲B.非洲C.大洋洲D.欧洲

8.(2014新课标全国Ⅱ)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10分)

【反思小结】这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