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实录片段与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禹治水》教学实录片段与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教学实录片段与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故事意在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高尚的的奉献精神。
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长的宠爱,较缺乏“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
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
”所以,根据中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指导法和情境教学法,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悟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语句朴实,却蕴含丰富。
课文的思想蕴含在语言文字中,学生不易准确把握。
倘若仅靠教师讲读,必然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孩子在读中充分调动联想、想象等心理功能,就能更好地达到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汇的目的。
如,课文第四小节中的“才”“仅仅”“就”“却”等词语的运用,进一步突出了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如果只是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显然学生的感受是不深刻的。
我采用了比较朗读的方法,以读促讲。
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逐步领会,在感悟发现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感悟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并受到了情感方面的感化。
此外,我还根据教材多次有意识地创设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动情,积极地阅读。
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
在此,我设计了一个老师讲故事,而后学生续讲故事的教学环节。
典型场景的渲染,关键时候老师的引导,能巧妙地拨动学生的情弦,使学生成功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讲述故事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情、达理。
《大禹治水》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课文。
怎样在教学中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整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以及人格的熏陶,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探索。
[课堂片段及点评]
片段一:
(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
师:
请小朋友自己再轻声地读读这句话,想一想,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
你发现了哪几个很重要的词?
拿起笔来,在词语下面做个记号。
(生看书,边读边画。
)
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找得又快又好。
现在,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找到哪几个重要的词?
生:
第一个是“开凿”,第二个是“挖通”,还有一个是“垒起堤坝”。
真善于读书!
有补充吗?
我补充一个“引到”。
真好!
你们真善于抓住重点词来学习,现在看老师写。
(老师板书:
开凿、挖通、垒起、引到。
)(生齐读)
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帮忙。
是鲧的办法好,还是禹的办法好呢?
(生兴致勃勃)
我觉得是禹的办法好!
因为他是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不用到天上偷息壤。
所以禹的办法好。
这位小朋友真勇敢,他是第一个举手说出自己的看法的。
还有哪位小朋友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是说鲧的办法不好。
一是他是去天上偷东西,二是他堵住了水,水往哪里流呢?
所以禹的办法好,鲧的办法不好。
你们很善于动脑筋。
谢谢小朋友!
聪明的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他采用了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洪水。
请小朋友来看大屏幕——
1、(投影:
龙门)这就是大禹带领人们开凿的龙门。
小朋友看到这里的缺口了吗?
开凿了这个龙门以后啊,黄河水就沿着缺口向下游流去了,从此这里就不再发洪水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劳,也把这儿叫“禹门”。
(生跟老师读:
龙门、禹门)
2、(投影:
河道)你们看,这里是大禹带领人们挖通的其中一条河道,河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向了大海。
现在,哪位小朋友想把这句话再读给大家听听,想想该怎样读才好。
(认真地读)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
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她读得很好。
她读的时候有的地方能够注意读得慢点。
注意轻重快慢。
对不?
谁也想象她这样读?
(读)禹改变了……
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
(笑)可以!
(师范读)觉得老师读得好吗?
好!
什么地方读得好?
“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这个地方读得好。
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你读得有些慢。
有强调!
你听得很认真。
读“堤坝”时,你有延长一点。
你非常善于倾听,我们一起来好吗?
(生齐读)
(点评:
面对只有三年学习基础的学生,执教者巧妙地把“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和“善于倾听”的意识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这种通过赞赏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片段二:
(投影:
黄河流域水图)小朋友们看,这是黄河流域水图,黄河的上游在这儿,下游在这儿,而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就是当时禹治理洪水时走过的地方。
小朋友想想,禹生活在距离今天2000多年前的古代,当时的交通工具和劳动工具都是非常落后的,你觉得禹当时治理洪水的时候容易吗?
不容易。
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互相说说。
(生小组交流)
(生踊跃举手)
禹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补充)有危险。
他的拐杖也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很好。
声音可以再响亮些。
有的时候没饭吃。
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有可能被蛇咬。
有可能吃不好,睡不好。
有可能陷进河里。
有可能走路不小心摔倒了。
有可能陷进淤泥里。
他的脚跟烂了,泡在水里,有可能溃疡。
老师一直在用心地听!
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是联系课文内容来讲的,有些小朋友是联系自己查到的资料来说。
这都是很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投影)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句子。
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读?
(指读)
请小朋友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
禹在治水时吃了很多苦,从这两句话的哪些地方最能看出来?
“脚跟都烂了”,还有“拄着棍子走路”。
我补充,他的脚是“长年”泡在泥水中。
从“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也可以看出。
而且“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说明他连觉都睡不好。
是啊,为了治理洪水,他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我觉得他吃不好,穿不好,有可能会得病。
他走路只能拄着棍子走,不方便,根本不好挖土。
由于长年泡在泥水中,他的脚跟都烂了,脚指甲也脱落了,大腿的皮在劳动时都磨破了。
艰苦的劳动,使他的手起了水泡,长满了老茧。
为了治水,大禹就是这样的不辞劳苦!
小朋友想想,他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为了大家!
(动情地)对!
为了大家,为了老百姓,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大禹吃的苦太多了,做出的牺牲太多了!
请小朋友练习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读。
(指导有感情朗读)
该环节从大禹治水的艰辛与危险入手,引发学生的想象,充分尊重孩子对课文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主体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特点。
当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更从容一些,学生对大禹治水的艰难就能够感悟得深刻一些。
片段三:
投影: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请小朋友看这儿,谁来读一读,括号里的词不读。
读得很认真!
像她这样,和课文写的对比着多读几遍,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边读边体会)
书上写得比较具体,投影仪上写的不具体。
书上写得,写出了他为了治水,顾不得自己的家里,投影仪上的没有具体的写出来。
书上写出那种禹奉献的精神,而投影仪上没有写出禹奉献的精神。
你们都有动脑筋在思考!
老师觉得你们还应该注意括号里的三个词。
书上为什么用上了这三个词呢?
别人都是在家天天陪着妻子,而大禹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这么短短的四天。
如果不用上“仅仅四天”,就没有写出他奉献的精神。
用上四天,说明他在家里住的时间太少了!
看这两个加点的词。
一个是四天,一个是十年。
我们来做一道数学计算题吧!
(生感觉很好奇、很新鲜)
一年几天啊?
(豪不犹豫)三百六十五天。
十年呢?
(齐答)三千六百五拾天。
很好!
三千六百五拾个日子,而禹在家只住了四天,非常少!
所以说是“仅仅”。
谁也会用仅仅说一句话呢?
想想看,你来。
爸爸从美国回来只是仅仅在家里住了四天。
把“只是”去掉再说一遍。
爸爸从美国回来,在家仅仅住了四天。
非常好,终于把这句话说好了!
奶奶生病出院回来,仅仅过了五天,又住院了。
噢,身体实在不好。
我刚从医院回来,仅仅休息一个星期又住院了。
以后要多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
还有“才”字,“却”字,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说说用上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看看谁最善于动脑筋。
要是没有“才”字的话,禹三十岁结婚就跟别人相同嘛!
你们知道古代的人大概是几岁结婚吗?
十七、八岁。
有的十五、六岁就结婚了,三十岁的人有的都做了爷爷了!
(生笑)禹呢,三十岁才结婚,他为了治水把自己的婚姻都给耽误了。
用声“才”更体现他一心——(生:
治水)。
没有加上”却”的话,和平常人三次路过家门是一样的。
如果加上“却”的话就表示,他为了百姓,顾不得在家里看一下妻子。
我发现这位小朋友善于动脑筋!
现在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这几个词要注意强调一下,好吗?
(指导朗读)
抓重点词理解课文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
教师采取比较句子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索、分析、运用中把握“才、仅仅、却”的词义,并由词义饱含的情感提升出大禹高尚的奉献精神,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片段四:
现在想不想听老师讲个故事呢?
想!
故事的名字就叫《三过家门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