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3924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9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心大沟沿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加快中部干旱带发展,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为了加快宁夏中部干旱带的脱贫致富步伐,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固原工作会议,两次召开中部干旱带会议,提出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总的要求、思路目标和措施,制定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纲要》,批准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总体规划》等规划,经过5年努力,在中部干旱带发展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特色农业100万亩,使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特色、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15万亩;

将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实施县内生态移民,整建制的搬迁到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扬黄灌区,规划2006~2011年实施生态移民20.68万人。

围绕“水源、特色、转移、生态”,把扬黄、库井灌区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设施产业带,把旱作雨养区建设成为抗旱稳产型的特色农业产业带,构建起抗旱减灾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中部干旱带发展。

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区时明确指出:

“要切实解决好中部干旱带的人畜饮水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要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抓好引黄灌区节水措施和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

”2006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中部干旱带调研时指出:

“对全区讲,宁夏总体是干旱地区,除沿黄地区有水利条件,可引水灌溉,其他地区靠天吃饭,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这也是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因素。

因此,宁夏要考虑加强抗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9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在我区调研时指出:

“在解决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后,要将人饮、生产用水结合起来,进一步解决群众发展、走出困境问题。

”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来宁视察时强调:

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符合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本次编制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高效节水实施方案》是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纲要》、《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总体规划》等规划,围绕灌区周边雨养旱作区马铃薯、同心圆枣、西甜瓜等特色产业现状与发展,以固海、固海扩灌、红寺堡五干渠三大扬水工程为水源依托,延伸拓展供水范围,发展设施农业2.29万亩、特色农业29.09万亩,总面积31.38万亩,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变单纯解决生存问题为解决生态、生产、生计相统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1.2设计范围、依据及水平年

1.2.1工程设计范围

项目区位于同心县城以南的王团镇大沟沿村,项目区在固海扩灌六干渠以东,南以麻底沟为界,北至大沟,东以洪老子沟为界,西至固海扩灌六干渠。

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8km。

1.2.2工程设计依据

(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防洪标准》(GB50201-94);

(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50288-99);

(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7)《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

(8)《宁夏中部干旱带展规划》;

(9)《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规划(2007年~2011年)和2008年县内生态移民》实施方案;

(10)其它有关现行规程、规范。

1.2.2工程设计水平年

现状年为2008年,设计水平年为2022年。

1.3工程任务和规模

项目建设的任务: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解决同心县王团镇大沟沿移民新村3800亩高效农业的灌溉用水问题。

根据项目区的规划布置,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兴建泵站1座;

泵房1间,面积29.11m2,安装1台机组;

管理房3间,面积56.18m2。

(2)铺设扬水管道1.40km,输水干管2条,长度3.5km,共布置支管道61条,总长25.5km,移动软管37.0km;

(3)配套建筑物共551座,其中4.3万m3高位蓄水池1座,阀井37座,给水栓防护井510座,渡管1座,管道穿路跨渠防护2座。

1.4水资源平衡

项目区以种植枣署间作和拱棚为主,灌溉方式为管道输水加田间穴灌方式。

管道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0.95,调蓄设施蒸发渗漏损失取调蓄水量的5%,计算本项目以固海扩灌扬水六干渠为起点的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9。

作物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主要根据项目区的气候特点,结合作物生长对水的敏感性确定,在作物需水的敏感期灌关键水。

枣署间作按5次设计,4月上旬开始,6月下旬结束,每灌水10~15天,日平均灌水时间12小时;

设施农业(拱棚)自2月上下旬至6月底,灌水间隔为5天左右,灌水次数按13次计算,日灌水时间采用22小时。

枣薯间作灌溉定额分别采用40m3/亩,设施农业120m3/亩,年净用水量为21.12万m3,综合净灌溉定额55.58m3/亩,年毛用水量为23.47万m3,毛灌溉定额61.76m3/亩。

项目区取水水源为固海扩灌六干渠,根据规划,在固海扩灌我县可发展石狮镇沙沿项目区,石狮镇麻疙瘩项目区,石狮镇庙儿岭项目区,四个项目区年总需水量为72.67万m3,固海扩灌扬水工程,工程自1996年开工建设,现状灌溉面积14万亩,还没有达到设计规模。

固海扩灌灌区原设计面积55万亩,设计流量12.7m3/s,设计用水量20678万m3,现灌区规模调整为25万亩,用水量9688万m3,再计入灌区人畜饮水与原州区十一泵站以上20万亩节水灌溉用水量,按设计规模考虑,灌区余水7990万立方米。

由此分析,供水量远大于需水量,满足用水要求。

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规划项目区开发利用土地面积4540亩,灌溉面积3800亩,其中拱棚740亩,高效特色种植3060亩,本次规划该项目为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工程兴建泵站1座,以固海扩灌六干渠渠水为水源,项目区通过引水渠——泵站扬水——4.3万m3调蓄水池——管道输水——给水栓——接软管灌溉的运行方式。

工程规划自固扩六干渠19+765桩号处开口引水,新建引水渠50m至进水前池,通过泵站扬水至4.3万m3高位蓄水池,然后由高位蓄水池自压向整个供水系统供水。

泵站为引水式正吸程布置,泵站主要由进水建筑物、前池、泵房和管理房组成。

引水渠开口处六干渠渠底高程1396.25,设计水位1398.71m,最小水位1398.03m。

泵站进水前池设计水位1396.67m,出水高程1442.68m,净扬程46.59m,设计流量0.045m3/s。

布置泵房1间,面积29.11m2,安装1台机组;

该工程布设扬水管道1.40km,自高位蓄水池出水在压力管道两侧布设2条输水干管道,总长3.5km,其中1#输水干管道2.0km,控制灌溉面积2430亩;

2#输水干管道1.5km,控制灌溉面积1370亩。

输水支管道垂直于干管道布置,支管间距100m,项目区共布置支管61条,总长25.5km,单管长度150~500m,单管流量1.5~2.5L/s,单管控制面积45~150亩。

输水主管道、支管道为地理式,出水管道垂直于支管道布置,采用出地竖管连接安装给水栓(出水口),给水栓布设间距100m,共布置给水栓510个,单个给水栓控制面积7.5亩。

户均配备50m移动软管。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兴建泵站1座;

铺设扬水管道1.40km,输水干管2条,长度3.5km,共布置支管道37条,总长25.5km,移动软管37.0km;

配套蓄水池1座,阀井37座,给水栓防护井510座,管道穿路跨渠防护3座。

1.6工程管理

同心县王团大沟沿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由同心县水利局组织实施,建成后由同心县水利局王团水管所统一管理。

对于节水补灌等供水工程的管理,推广用水户参与灌区管理,建立由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用水户三位一体的供水用水新模式。

骨干工程(泵站、蓄水池、输水干管、支管),由同心县水利局王团水管所负责组建供水公司,支管以下的田间管网和村庄内的供水管网由受益村组织农民用水协会负责管理。

1.7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计划2008年开工,2008年完工。

1.8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工程投资概算按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费用及计算标准进行编制,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整。

材料及设备价格执行2008年第二季度的市场综合价,总投资389.67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364.41万元(骨干工程投资192.57万元,田间配套工程投资170.23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67.44万元,临时工程投资5.83万元,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投资23.82万元,独立费用为38.83万元,基本预备费用26.87万元,水保及环保工程费用为10.08万元,征地折迁补偿费用为16.80万元。

投资来源:

计划申请国家投资90%,即350.70万元,地方筹资10%,即38.96万元。

1.9经济评价

1.9.1国民经济评价

采用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和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等经济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

采用30年经济计算期,社会折现率6%,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13.85%,经济净现值63.57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16,均大于现行规范要求指标,说明从国民经济角度评价,本项目的建设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1.9.2供水成本分析

按总成本计算的全成本水价为1.05元/m3。

 

第二章灌区基本情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区位于固海扩灌六干渠以东,南以麻底沟为界,北至大沟,东以洪老子沟为界,西至固海扩灌六干渠。

规划项目区开发土地面积4540亩(含固扩六干22支渠一斗高地400亩),其中灌溉面积3800亩。

2.1.2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较为平缓的丘陵和滩地上,地貌属于清水河阶地。

地势平坦开阔,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在1395~1443m之间。

2.2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涉及王团大沟沿1个行政村,有人口662人。

全部为回族人口,有农业人口650人,占98.2%,有劳动力353人,占农业人口比例为54.3%,2007年大家畜存栏123头,羊只656万只,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60元。

2.3水文气象

同心县大沟沿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基本特点是:

日照长,干旱少雨,蒸发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