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3736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控Word文档格式.docx

3、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1)砌体材料的质量要求

①材料进场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②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时产品龄期不小于28天,砌筑时必须控制好砌块的含水率,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

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l2%;

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2)砌筑砂浆的质量要求

①砌筑砂浆用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②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浆用砂的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

③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现场拌制砌筑砂浆时,各组分材料应按配合比配置,采用重量计量,保证砌筑砂浆的强度。

④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⑤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

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3)抹灰砂浆的质量要求

①抹灰砂浆用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②抹灰砂浆宜用中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浆用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外墙抹灰砂浆用砂含泥量不应超过3%),且不应含有4.75以上粒径的颗粒。

③抹灰用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d;

罩面用的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亍3d;

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不得直接使用未熟化的生石灰粉与消石灰粉。

(4)外墙保温材料的质量要求

①外墙保温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墙体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粘结强度、力学性畿、抗腐蚀性能等提供有见证取样条件下的复验报告。

②现场配置的保温材料,如保温砂浆、聚合物砂浆等,应按设计要求或试验室给出的配合比配制.当未给出要求时,应按照施工方案和产品说明书配制。

4、框集填充墙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

(1)砌体施工质量控制

①砌体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②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和宽度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且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砌体灰缝应为8~1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与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和20。

空心砖砌体、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和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砌体填充墙砌体砂浆饱满度应大于等于80%。

③填充墙砌筑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并应至少间隔7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第一段:

砌至l.4m以内或窗台底部;

第二段:

混凝土窗台浇捣后,砌至梁底预留空隙(200左右);

第三段:

7天后再将空隙处用标准砖倾斜度大于或等于60。

斜砌,斜砌砌筑时必须与梁底顶紧。

④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它块材混砌。

填充墙底部应砌筑三皮实心砖(如灰砂砖、页岩砖等),或浇筑细石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低于200。

⑤填充墙与框架柱、构造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以与后砌墙体与先施工的墙体间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加设拉结钢筋。

拉结钢筋自墙体底部实砌墙或混凝土坎台处开始设置。

⑥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进退对称,保证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

框架与剪力墙结构中构造柱与主体混凝土不能同时浇筑。

⑦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2)填充墙粉刷施工质量控制

①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

②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措接宽度不应小于。

③抹灰厚度大于等于35时应采取加强措施,并经设计单位复核,施工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④各抹灰层接缝应错开,避免位于不同基体交接处,抹灰层与基层以与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⑤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

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⑥外墙粉刷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表面应密实、光滑,无砂眼,分格线采用耐久、不易变形材料。

⑦外墙粉刷抹灰基层不应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7~8,但不超过10,面层宜为7。

⑧采用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应与外墙装饰类型相配套。

(3)填充墙细部施工质量控制

①外墙对穿螺栓孔应在粉刷前清除孔洞内杂物,冲洗干净后用发泡剂填塞孔洞至浆沫溢出后抹平,或采用l:

2.5水泥砂浆分层灌补,脚手架预留孔等孔洞采用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封闭,并经监理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②墙面的爬架孔洞、临时用脚手眼的孔洞应在墙体抹灰前封堵密实。

二、楼板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1、现浇混凝土楼板质量通病的表象

(1)混凝土干湿收缩、温度裂缝等原因引起应力集中形成贯穿裂缝。

(2)施工缝、后浇带等位置产生的裂缝。

两侧的接合部位产生渗水,有的湿渍斑斑,严重的渗漏水成线状。

(3)支座处负弯矩筋下沉导致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的裂缝。

2、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原因分析

(1)楼板混凝土终凝以后未与时进行养护。

(2)混凝土设计强度过高,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掺量过大,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3)楼板支撑有失稳现象。

(4)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1)水泥

现浇混凝土楼板用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与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2)骨料

①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l/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l/2,并不得超过50;

对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

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

②泵送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对0.315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O.16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5%。

(3)掺合料

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的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4)外加剂

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与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配合比以与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2%。

(5)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确定。

(6)预拌混凝土一般要求

①预拌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以内,实践表明,为有效控制裂缝,最优砂率宜控制在36%~43%之间。

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严禁用细砂。

②现浇板的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宜控制在120~160。

4、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

(1)预拌混凝土现浇板中可采用添加纤维措施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预拌泵送混凝土进场时应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当有离析时应退回搅拌站。

严禁向运输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中加水。

(2)保证现浇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①现浇板板面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支架,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

对于8以下钢筋,支架的间距应控制在600以内。

②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支架或垫块,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不移位。

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2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2~4次压抹,宜采用机械磨光机抹平。

(3)现浇板的养护和保温措施,应保证构件与外界温度梯度在25℃范围内。

混凝土浇筑后,应在终凝后与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和洒水养护,最迟不得超过l2个小时且养护时间不得小于l4天。

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

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4)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时,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与支架.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堆放重物。

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5)施工缝、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施工缝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

伸缩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至少60天后进行,对沉降后浇带尚应在结构沉降趋于稳定时且经设计同意后封闭,其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5d。

②后浇带的支撑系统必须自成体系,不得与其他模板支撑系统混搭,严禁“拆后再撑”。

③后浇带内梁板混凝土浮浆必须清理干净,应将后浇带断面两侧凿毛。

三、楼地面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楼地面渗漏水质量通病的表象

(1)有管道穿过的楼面管道附近出现渗漏。

(2)楼板开裂或混凝土施工缝不严密,引起楼板渗漏。

2、楼地面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楼地面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2)厨卫间与有防水要求的房间防水层施工不当,导致楼地面渗漏水。

(3)未经设计同意,事后随意开凿孔洞,预留或事后开凿的孔洞没有进行有效封堵。

(4)管道穿过楼板处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3、楼地面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

(1)建筑楼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与性能检测报告,对防水材料还应有见证取样的复验报告。

(2)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在防水层施工完、穿过楼板的管道、地漏留洞封堵密实后,进行蓄水检验,蓄水高度超过地面最高处20~30,蓄水时间不少于48h,并经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3)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未经设计同意,严禁事后人工剔凿。

管道穿过楼板,应设置带止水环的金属或塑料套管。

套管与立管之间环缝空隙控制在10~15,并用防水油膏封严。

一般单面临墙的管道,离墙应不小于50,双面临墙的管道,一边离墙不小于50,另一边离墙不小于80。

(5)穿过楼板的管道、地漏四周堵洞应密实,分二次嵌填,在管道四周形成10×

的凹槽,用防水油膏嵌实。

(6)找平层、防水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干净,并与基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

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7)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基层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圆弧孤度应符合选用防水材料的施工要求。

防水层应铺涂至套管的上口。

在突出楼(地)面的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增强。

四、外门窗渗漏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