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2863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word教案文档格式.docx

1.出示例1图表:

姓名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m)

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分)

张丽

240

5

李兰

200

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后提问:

你从表格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每两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你都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能找到每两个数量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针对学生所答,及时作出引导评价。

2.小结:

我们会用加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合并关系。

会用减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法。

二、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比及比的读、写方法。

(1)找出板书中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实例,用彩色粉笔标注出来,指出:

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教师举例:

比如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

4=,我们就说,张丽和李兰所用时间的比是“5比4”,可以写成5:

4或,读作:

5比4。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科书例1内容。

问题:

①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②你都知道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

③5比4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

那4比5呢?

学生自学后根据问题谈自己的收获。

(3)教学例1之后的“试一试”。

①提问:

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评价。

教师追问:

为什么张丽与李兰所用时间的比中5是比的前项,而在李兰与张丽所用时间的比中5又是比的后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

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②教师提问:

5分钟、4分钟都表示什么?

(时间)

教师小结:

5分钟、4分钟都表示时间,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数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观察“试一试”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教师提问:

求的是什么?

(速度)谁和谁进行比较?

(路程和时间)谁除以谁?

教师:

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什么?

(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路程和时间是同一类量吗?

(不是)不同类量比的结果是什么?

(产生一个新的量:

速度)

师生共同小结:

两个数量的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

2.求比值。

思考:

5∶4表示什么?

4∶5表示什么?

说明: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

你知道怎么求比值吗?

课堂内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议一议:

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相应部分区别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

(除号)

除数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比的前项是5,后项是3,比值是()。

(2)比的后项是8,前项是4,比值是()。

(3)比的前项是0,比值也是0,后项是()。

(4)甜甜3分钟做60道口算题,做口算题的个数与时间的比是()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提醒学生:

比的后项不能是0)

2.拓展练习。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1)“甲队在一场球赛中以12∶0的比分大胜乙队”请问“12∶0”是比吗?

(不是比,它是记录两队得分的多少的一种形式)

(2)我国陆地和世界陆地的比是1∶15。

我国人口和世界人口的比是1∶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中国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与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的比是1∶5。

你从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了哪些关于比的信息?

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何想法?

(3)图示呈现:

两杯糖水,第一杯中糖与水的比是2∶50;

第二杯中糖与水的比是3∶50。

哪一杯糖水更甜?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得愉快吗?

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说一说)

教师总结。

(略)

五、课外作业

收集生活中关于比的信息。

反思:

第二课时

教科书第51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记忆和沟通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过程与方法

运用知识的类比迁移完成

情感态度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并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一、复习准备

1.求比值。

8∶4=48∶12=16∶8=

24∶18=40∶16=15∶5=

.准备题。

(1)找出下列分数中相等的分数,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找的?

学生找出后,教师作引导性提问:

它们为什么相等?

谁能完整地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4=()÷

4=()÷

40=()÷

12=0.75

8=5:

()

6:

7=()÷

7=()×

()=():

16

由上面这两组题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与比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如5:

8可以写成。

1.出示例2:

观察下面的比是怎样变化的。

===

↓↓↓↓

200∶240=20∶24=10∶12=5∶6

独立观察,思考:

比的前项、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组讨论:

看看上面的这个例子,想一想:

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进行小组总结后,小组间交流汇报。

通过交流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

2.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1)让学生在例2中找出你认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明确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2)出示例3:

化简下面各比。

①15∶12②∶

师生共同观察,找出各组比的特征,然后进行分析、化简。

第①题:

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如何化简?

(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前后项是互质数为止)

第②题:

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把它们转化成整数比?

(学生观察分析后,独立探索化简的方法,再交流优化的化简方法)

学生交流完后,教师进一步作小结: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的,一般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它们转化成两个整数比,再进一步化简。

学生讨论后尝试化简,填在书上。

1.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试着将第51页“试一试”中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学生化简后交流反馈,说说方法。

师生共同小结方法及注意点: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时,第一步一般都化成整数比,接着再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同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成为互质数。

2.出示练习题:

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比最简单的整数比比值

9:

54

34∶67

5.8∶2.9

讨论:

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区别?

(求比值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也能写成整数。

而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完成后用投影仪集体订正。

4.拓展练习。

(1)六(3)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化简比?

第三课时

教科书第54页例1及相关练习。

1.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通过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从而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际情境分析研究,师生合作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几个同学凑钱批发文具,我们来看看他们拿出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该怎样分?

1.李芸和张倩各拿出8元钱,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

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

(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作出评价,板书平均分)

2.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

这儿还有两个同学也批发了一些文具,(指导学生读题)这两个同学买的笔记本也是平均分吗?

如果不平均分,那该如何分?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你们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

为什么?

(1)小组讨论分法,并阐明理由。

(2)反馈学生的分法。

(3)交流:

你们认为可以怎样分?

二、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比较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把10支水彩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实际就是按几比几的比率来分的?

(按1:

1来分的)

根据出钱多少把笔记本按3∶2分,这是什么分法?

(按比例分配)

教师指出:

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题:

按比例分配)

从分配的比率可以看出,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按比例分配是平均分的发展。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把某一样事物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某配方奶粉调配时,奶粉和水的比为1∶7,按照这个调配建议,我们在冲奶粉时能平均放奶粉和水吗?

市场上出售一种5升装的混合油,其中橄榄油与花生油的比是1∶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分装方法?

这5升油中,花生油有多少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