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870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配位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Word下载.docx

试剂的纯度不够或蒸馏水含有杂质而引起的误差。

2.1.1.4操作误差

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由于个人主管原因造成的误差。

例如滴定管读数偏高或偏低,滴定终点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等。

2.1.2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易察觉的随即原因所引起的误差。

例如测量时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的变化,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分析人员操作的细小变化等都可能带来误差。

这类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定,有时正、有时负,误差数值不固定,有时大、有时小,难以预测,也难以控制,又称为未定误差。

表面上偶然误差的出现似乎没有什么规律,但如果在消除系统误差以后,对同一试样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将测定的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便可发现:

(1)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现概率小。

我们把这种出现规律称为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2.1.3滴定误差

是指滴定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2.1.3.1滴定终点与反应的化学计量点不吻合。

在正确选择指示剂的前提下,判断终点时肯定会产生终点误差,本文后面利用林邦(Ringbom)公式具体介绍。

2.1.3.2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

如配位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配合物,当其颜色改变时也消耗少量金属离子试样溶液。

因此,应尽量控制指示剂的用量,也可用空白实验进行校正。

2.1.3.3标准溶液用量的影响。

滴定至终点的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应尽量减少,以免过量太多引起较大的误差。

一般控制在半滴(0.02-0.03mL)以内,按相对误差为±

0.1%计算,此时标准溶液用量应为

在滴定中通常规定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30mL。

2.1.3.4杂质的影响。

试液中有消耗标准溶液的杂质存在时,应设法消除。

2.2部分学生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学生A组试样溶液配制方法:

称取6.5g,9.8g分析纯试样,加入18mL浓硝酸,微热溶解(加热后固体物质溶解不完,可加入10~20mL蒸馏水溶解),待全部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此时溶液pH=0.54,滴定终点(考虑EDTA反应析出的H+)pH=0.91

学生A组实验数据

姓名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刘昌明

0.02135

23.89

22.87

23.88

22.88

张贵萍

0.01673

28.72

29.12

28.75

29.09

28.79

29.15

李平

0.02222

22.61

22.81

22.63

22.78

22.80

丁艳

0.02065

25.11

24.59

25.14

24.60

25.12

张丹

0.02005

24.12

24.26

24.15

24.13

24.25

吴琴

0.02062

25.85

25.81

25.80

28.83

28.87

陈敏

0.01993

26.25

25.50

26.23

25.53

26.22

任小浪

0.02033

27.20

26.30

27.80

26.35

27.82

26.33

测定结果

准确度(%)

4.261

4.047

0.86

-0.60

4.019

4.038

-4.87

-0.84

4.199

4.198

-0.61

3.10

4.335

4.209

2.60

3.37

4.043

4.031

-4.31

-1.01

4.624

4.582

9.45

12.53

4.369

4.214

3.40

3.48

4.690

4.436

10.99

8.94

数据分析结论:

学生个人平行实验结果可以,但本文重点讨论的准确度很差,需从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讨论。

学生B组试样溶液配制方法:

称取6.5g,9.8g分析纯试样,加入30mL浓硝酸,微热溶解(加热后固体物质溶解不完,可加入10~20mL蒸馏水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加入适量水,再加入60mL2mol/LNaOH溶液,稀释至1000mL。

此时pH=0.48,滴定终点(考虑EDTA反应析出的H+)时pH=0.73.

学生B组实验数据

宋珍

0.02279

23.45

22.22

23.25

22.57

23.40

22.60

杨妙

0.02266

22.10

21.25

21.55

22.15

21.50

唐婷

0.01991

24.49

23.80

24.48

24.51

罗莉莎

0.02728

17.66

17.02

17.64

17.04

17.61

17.05

廖英菊

0.02212

22.40

21.75

22.45

21.67

22.50

21.70

邹甘霖

0.02270

23.50

23.00

23.35

彭静

0.01977

23.53

22.92

23.55

22.95

23.59

4.450

4.243

6.14

3.08

4.188

4.025

-0.11

-2.20

4.075

3.937

-2.80

-4.36

4.020

3.852

-4.10

-6.42

4.149

3.979

-1.02

-3.32

4.441

4.275

5.95

3.87

3.891

3.762

-7.17

-8.61

本文重点讨论的准确度较A组更差,需从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讨论。

学生C组试样溶液配制方法:

称取3.3g,4.8g分析纯试样,先加入20mL水,再加入15mL浓硝酸,微热溶解(水解后再加入浓硝酸溶解,很困难,只能近似溶解完全),待近似溶解完后,加入适量水,再加入30mL2mol/L

NaOH溶液,稀释至500mL。

此时pH=0.48,滴定终点(考虑EDTA反应析出的H+)时pH=0.78。

学生C组实验数据

严思娅

0.01811

26.85

25.59

26.10

26.80

26.05

刘莹芸

0.02116

22.75

22.71

22.70

22.68

22.73

22.69

丁庆

0.01980

23.81

22.89

23.82

余茂妮

0.02002

22.74

22.77

汤莹莹

0.01983

22.85

22.28

22.90

22.30

4.060

3.889

-2.95

-5.66

4.018

3.980

-3.96

-3.47

3.940

3.755

-5.83

-8.92

3.938

3.776

-5.87

-8.40

3.792

3.663

-9.38

-11.16

由于处理样品溶液出现问题,结果准确度低,而且统一偏低。

误差产生的原因同B组同学一样。

不再进行分析讨论。

3配位滴定中的滴定误差

3.1配位滴定终点误差计算公式

设用浓度为C的EDTA溶液滴定体积为V0、浓度为C0的金属离子溶液,化学计量点时,用去EDTA溶液的体积为Vsp,如果滴定至终点时,用去EDTA溶液的体积为Vep,则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此时引起的滴定误差(TE)为

(1)

配位滴定与酸碱滴定相似,若一EDTA为滴定剂,大多数的金属离子M与Y形成1:

1型配合物,可视M为酸(实际为路易士酸),Y为碱(实际是路易士碱)的一元酸碱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始终存在着M、MY、Y、H+等离子。

根据电荷平衡原则,得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式为

(2)

终点时,溶液体积为(V0+Vep)(mL)所以

(3)

(4)

将(3)、(4)式代入

(2)式中,得到

(5)

将(5)式代入

(1)式中,得到

(6)

金属离子在终点时的总浓度为,且可写成故(6)式变为

(3-1)

上式即为配位滴定中计算终点误差的公式。

3.2林邦(Ringbom)误差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