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要点上编Word下载.docx
《07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要点上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要点上编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时,毛泽东还论述了封建主义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四种权力,即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它们“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
二、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首先,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质的变化,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具体表现在:
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破坏了关税自主权,破坏了司法主权等。
同时,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出现了买办势力和买办制度。
产生了最革命的工人阶级,出现了具有两面性的资产阶级,其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封建土地阶级与人民大众为主要矛盾变成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中国出现了新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矛盾: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的六大特征。
①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是中国近代社会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②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仍是中国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
④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⑤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并且支持封建势力,连年的战乱不断,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极端不平衡。
⑥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乃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四、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主要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可以理解为:
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实现近代化两大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新天地
(2)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殖民侵略战争。
(略)
1、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3、中法战争1883-1885《中法新约》
4、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
二、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阅读教材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使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略。
)
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陪款
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总之,自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乃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肆意侵略和奴役,无疑是造成近代中国一切社会灾难的总根源。
认为外来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进步。
这一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我们必须要看到,资本主义的侵略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把中国推入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对于他们来说,经济上不独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是一个商品倾销的好的市场,是一个进行资本输出的好的对象,一个廉价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成为他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一点恰恰是他们不愿看到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千方百计地进行政治侵略,不择手段的进行经济掠夺,以及无孔不入的进行文化渗透的根本目的。
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一、爱国官兵的抗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和士兵奋起抗击侵略者的事迹。
二、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1年5月)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侵略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2、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了日本,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抗议和愤慨,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义军,配合驻守台湾的刘永福部,在清政府拒绝给台湾任何援助和支持,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浴血奋战。
3、义和团运动(略)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的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帝国主义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中国战败的原因
近代中国的落后:
(一)政治腐败:
政治制度落后。
官场腐败严重。
(二)经济落后:
工业极端落后。
农业停滞不前。
人民极端贫困。
(三)文化落伍:
思想禁锢严重。
教育、科技落后。
国民素质低下。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州禁烟时期主动去了解西方,认识西方,组织人手,采访夷情,翻译外国报纸和书籍,译有《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
魏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方向,对中国思想家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物质层面的学习
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即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用”,来维护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中国封建制度的“体”,并由此发起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
(三)制度层面的学习
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纲领。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积极宣传并力图在中国实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四)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辛亥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破除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严重束缚,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农民的革命运动
(一)简要经过(略)
(二)两个重要文献
太平天国在纲领和政策方面留下了两个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可贵文献,即《天朝天田亩制度》是和《资政新篇》。
1853年颁布的《天朝天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以土地问题为核心并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农民革命纲领。
第一次从法律上否定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和要求,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
但是,这种“通天下皆一式”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是小生者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太平天国后期,对西方社会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的天国领袖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它是超越了农民革命范畴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但是,由于没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缺乏阶级基础,加之太平天国后期所处的环境和革命运动的迅速失败,这一社会方案未能付诸实现。
(三)对运动的评价
1、太平天国猛烈地冲击了中国的封建秩序,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起了阻止和延缓中国的半殖民化进程的作用;
2、它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要求,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方案,同时,在实践上一定程度地破坏了封建生产关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无法克服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
太平天国的失败,深刻地表明:
依靠单纯农民战争的形式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
(一)洋务新政的定义和代表人物
洋务新政又称“同光新政”,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雇佣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中央机构,其办事大臣奕訢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堂等.
(二)新政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洋务派共建立近代军事工业24个,较重要的有: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1861);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2、兴办民用工业
主要有:
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李鸿章
天津电报总局李鸿章(盛宣怀总办)
汉阳铁厂张之洞
3、创建新式海军
70年代中期筹划,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广东、福建等水师海军。
1885年10月成立了海军衙门。
4、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2)派遣留学生
(三)评价
1、意义:
(1)在外国势力频繁入侵的时代,洋务新政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铁路、轮船和电报等新式交通业,建立了近代化海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3)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他所建立的近代工矿、交通业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导致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2、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不甘心国势衰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而采取的一次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活动,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迫切需要及自身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
师夷长技"
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后来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证实了这一点。
三、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一)历史经过: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订立,康有为在北京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成为戊戌变法的前奏。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下达“明定国是”诏,宣布实行变法。
新法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方面,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开办报馆、学会;
经济方面,编制预算,整顿财政,设立农工商总局和矿务铁路总局,保护和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工艺创造和技术发明;
军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