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9950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基础是心理学、德育基础是伦理学

乌申斯基:

《认识教育的对象》、复习时学习之母、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是西方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之父

房东岳:

我国、翻译日本《教育实用心理学》

发展时期——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廖世承:

编写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布鲁纳:

课程改革

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

奥苏贝尔:

有意义学习;

加涅:

对学习进行分类

 

研究

原则

客观性原则——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教育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备注

学生

心理

发展

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进程发生的心理变化

幼儿期——3到6、7岁:

幼儿园

童年期——6、7岁到11、12岁:

小学

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

初中

青年期——14、15岁到25岁:

高中

发展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强调年龄阶段

定向性与顺序性——由……到……;

不可逆

不平衡性——A与A比,强调速度;

品德关键期:

三年级、初中二年级

脑开发关键期:

5岁前

外语学习关键期:

10岁前

语言发展关键期:

2岁前

差异性——A和B比

Ps:

没有互补性

阶段特征

童年期:

学龄初期,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学习为主导活动,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少年期:

初中阶段,过渡时期,半成熟半幼稚

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

青年初期:

高中时期,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出现辩证思维

皮亚杰认知

阶段

理论

认知发展观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

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同化:

主体利用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过程,图式量变;

顺应:

是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结构过程,图式质变;

平衡:

就是同化和顺应的均衡;

阶段论

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

感觉和动作分化

只有动作层面的智慧,没有产生语言和表象;

思维开始萌芽,因果认识产生

物体恒存,“客体永久性”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思维不可逆性、不守恒

能够用语言符号来为事物命名、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三山”实验——自我为中心;

集体独白;

泛灵论;

知觉集中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

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守恒观是典型标志

去集中化是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拒绝规则或违抗师长

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

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影响发展因素

成熟:

有机体的自然生长

练习和经验:

个体在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

社会性经验: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平衡化:

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

价值

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

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概述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

高级心理——语言符号系统

最近发展区

个性形成

内化学说

维果

斯基

文化

历史

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动物进化的结果,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

人和动物共有

高级心理机能:

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人类独有

心理发展观:

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低级机能不断转化成高级功能的过程

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标志

内化

外界环境的信息向内在心理结构的信息的转化

通过对文化工具的使用,主动建构、主动学习

工具是基础,自我中心语言起最主要作用

过程:

儿童喃喃自语——耳语--口唇动作--内部言语和思维,从而完成内化过程

最近发展区

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在教学是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现有的发展水平

依靠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

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启示:

要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强调“学习最佳期限”

对教学影响

交互式教学:

双边活动,指向“最近发展区”

合作型学习:

生生互动,小组朝共同目标前进

建设学习者班级社区:

“举全村之力”,拓展“最近发展区”

埃里

克森

社会

概念

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着眼于一是生理与社会的矛盾,二是积极选择与消极选择的矛盾

关注社会因素也关注文化因素

第一个研究人的一生

八大阶段

①1-1.5信任对怀疑——建立信任感、克服怀疑

②2-3自主对羞怯——建立自主感、克服羞怯——关注自己阶段

③4-5主动感对内疚感——建立主动感、克服内疚——关注家人阶段

④6-12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

⑤12-18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性别认同和能力认同——职业定向

⑥18-30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⑦30-60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⑧60后完善感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优点

1、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

2、强调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情感,意识,认知等

3、贯穿人的一生的发展

缺点

1、过分注重本能,缺少对意志思维的认知活动

2、各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划分上存在绝对性

教育意义

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

帮助学生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中学生不应当做“孩子”看待

不应在公众场合轻视青少年

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

自我意识

主观的我——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者

客观的我——被觉察到的我

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与评价——知

自我体验——自爱、自尊自信、自豪自卑——情

自我监控——自我检查、监督、调节、追求——意

发展:

生理自我——3岁左右成熟,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认同感

社会自我——少年期(初中)成熟

心理自我——青年初期(高中)开始发展和形成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生理自我

第二个飞跃:

青春期

个体差异

智力差异:

水平、类型、表现早晚、性别的差异

0132535

智力在13岁以前直线上升,25岁时达到最高峰,16~35保持高原水平,35岁后下降

水平差异——一般能力差异,内部智力高低不同:

140智力超常

70智力落后

表现早晚差异——早慧、大器晚成

性别差异——男女总体水平相同,智力分布有显著差异;

男性离散程度大

学习风格

视觉型:

适合自己看书做笔记学习

听觉型:

喜欢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

动觉型:

喜欢操作物体

认知风格

场独立与场依存:

场独立——学生是“内部定向者”,不受外来影响,善于分析和组织

场依存——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容易受外来影响,善于察言观色,爱好社交

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型——倾向于深思熟虑;

对问题反应慢,但错误少

冲动型——倾向于直觉跃进;

对问题反应快,但错误多

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一题一解,思路集中在一个方向

发散型——一题多解,思路像各种方向扩散

性格差异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差异:

特征差异——态度:

对社会、他人、集体、工作、自己

理智: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

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

意志:

行为的控制和调节

类型差异——外倾

内倾

智力测验

斯坦福—比纳量表:

最早

IQ=(MA/CA)X100(智龄除以实龄再乘以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离差

IQ=100+15Z(Z=实际智商与平均智商的差除以标准差)

心理健康

1989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

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问题

小学生:

多动症——7岁开始,8到10岁高峰

学困症——智力正常但听、读、写、算能力差(诵读、计算、绘画、交往能力差)

焦虑症——担心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并伴有恐惧情绪

厌学症——认为因素造成的情绪失调状态

中学生:

焦虑症——考前极度紧张——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自我暗示法

抑郁症——持久性的心境低落

强迫症——身不由己的思考、反复去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森田疗法

恐怖症——社交恐怖最常见——系统脱敏法

人格障碍——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班杜拉社会学习中的奖励原理

心理辅导

目标:

基本目标——学会调适

高级目标——寻求发展

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

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

方法:

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渗透、心理咨询

行为改变

的方法

强化法:

行为发生后进行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次发生

代币奖励法:

筹码、小红心、盖章、塑料币

行为塑造法:

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

示范法:

榜样

惩罚法:

消除不良行为——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自我控制法:

自我监督、强化、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教师心理

教师专业能力:

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教师人格特征:

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教师的期望:

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关注生存——新教师关注人际关系

关注情境——关注提高学生成绩、关注如何上好课

关注学生——关注学生个别差异;

是教师是否成长的重要标志

教师成长与发展途径:

课堂教学观摩、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Ps:

波斯纳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专家型教师新手型教师

突出步骤和内容注重细节

上课前进行演练

制定课时计划有灵活性

有预见性

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社会——工资待遇

个人——身体健康

组织——学校管理、工作氛围

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工作满意度、人格特征、角色冲突、学校管理、社会的影响

学习心理

学习的实质:

练习和反复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

人类学习——以语言为中介,具有社会意义

动物学习——仅有生物意义

学生学习:

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有目的、又计划、有组织

主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