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7647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作业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姓名

工种

签到

成绩

备注

目录

会审签名-2-

会审意见-3-

学习培训考试记录-4-

第一章工程概况-6-

第二章地质概况-8-

第一节地质预计-8-

第二节煤层特征-8-

第三节水文地质-8-

第三章巷道支护及参数-9-

第一节断面形状和尺寸-9-

第二节巷道支护-9-

第四章技术质量要求-11-

第五章施工方案-12-

第六章主要生产系统-13-

第七章劳动组织及作业方式19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20

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及要求20

第二节爆破作业20

第三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25

第四节放炮及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25

第五节“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28

第六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31

第七节机电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33

第八节安全监测、电视监控系统34

第九节通讯、信号及照明系统34

第十节避灾路线35

第九章其他37

致富煤业有限公司

井下一采区上部车场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概述:

(一)、作业规程编制依据

一、《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地质报告》;

二、《一采区上部车场设计图》;

三、《煤矿安全规程》;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五、《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六、《顶板管理细则》;

七、《“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汇编》;

八、《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九、《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工程概况

1、总工程量140.634m,其中一采区车场138.634m,信号兼把钩硐室2.0m。

2、一采区上部车场分2个断面,其中1-1断面:

净宽×

净高=4800×

4500mm,毛宽×

毛高=5000×

4600mm,墙高2100mm,水沟:

300×

300mm;

2-2断面:

净高=4000×

4000mm,毛宽×

毛高=4200×

4100mm,墙高2000mm,水沟:

300mm。

3、巷道支护:

(1)一采区车场采用锚网喷支护:

喷射C20砼,厚度100mm;

采用树脂锚杆,杆体用18普通A3圆钢制成,长度为2400mm,间排距为800mm,交错排列,底锚杆与水平夹角为30°

每个锚杆用2个K2835树脂药卷;

钢筋网采用6钢筋焊接而成,规格为1500×

800mm,网孔规格为150×

150mm,搭接长度为100mm,搭接处每隔300mm用12号铅丝绑扎一道。

(2)信号兼把钩硐断面为半圆拱形,净规格为2000×

2000×

2000mm(宽×

高×

深),采用锚网喷支护。

锚杆长度为1400mm,用16普通A3圆钢制成,间排距600mm,其余支护参数同上。

4、一采区车场铺设30kg/m钢轨,钢筋混凝土轨枕,间距700mm,碎石道碴。

5、水沟规格为300×

300mm,用C20砼砌筑,砌筑厚度100mm。

第二章地质概况

第一节地质预计

以已揭露的井底车场段岩性分析,一采区上部车场应以砂岩为主,其粉砂岩应占揭露岩石的70%以上,由于砂岩受应力影响,滑面及裂隙遍布,镜面擦痕极发育,已揭露的地质情况未发现构造。

第二节煤层特征

根据地质剖面图分析,二1煤位于该巷道下平均60m左右的位置。

二1煤自上而下距离L7灰岩12.13m左右,距寒武系灰岩约45m。

二1煤均厚约为2.8m。

一采区上部车场预计不可揭露二1煤,由于两层灰岩都位于二1煤以下,所以也不可揭露。

但是不排除受构造影响,使该巷道地质情况发生变化。

第三节水文地质

一、充水因素分析

根据矿井现有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及图纸等,施工巷道区域上部有新生界砂砾岩覆盖,故不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而新生界砂砾岩孔隙水缓慢入渗,补给二1煤顶板砂岩裂隙水,为施工巷道的间接充水含水层,对该巷道的正常施工不存在威胁。

影响巷道施工的主要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据目前资料,该处顶板砂岩含水层厚度约0.92m,涌水形式以淋水为主,部分构造破坏严重区域,可能出现小股涌水,预计正常涌水量1m³

/h,最大涌水量1.5m³

/h,对巷道的正常掘进无大的威胁。

二、巷道周边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主焦矿井图纸资料及现场观察,均未见出水等异常情况,故老巷对该巷道的正常掘进不存在威胁。

第三章巷道支护及参数

第一节断面形状和尺寸

一、断面形状

一采区上部车场断面形状都为直墙半圆拱。

二、断面尺寸

一采区上部车场所有断面如下(具体详见后附图):

一采区上部车场分2个断面,其中1-1断面:

第二节巷道支护

一、临时支护形式:

放炮后,先进行“敲帮问顶”,然后贴岩面铺设一块钢筋网,再采用2根单体液压支柱加半圆木,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

二、永久支护:

第四章技术质量要求

一、测量

严格按中腰线施工,打眼前必须量尺画出巷道掘进轮廓线,保证巷道的宽度、高度,放炮时电缆沟一并带出。

严格按照爆破图表进行打眼、装药、连线放炮。

二巷道成型

1、巷道中线至任何一帮的距离不小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150mm。

巷道腰线至顶板的距离不小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150mm。

巷道腰线至底板的距离不小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50mm。

三、砼喷浆

1、砼强度为C20。

2、喷浆前,必须先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保证喷浆后砼表面光滑、平整、无露网现象。

3、喷浆后每小班至少洒水养护一次,养护期不小于一周。

4、喷浆配合比严格按照质检站出具的配合比通知单进行作业,拌料要均匀,水灰比和风压要调节适当,减少回弹。

5、喷浆砼厚度不小于设计90%,砼平整度1m2范围内±

50mm。

四、临时轨道铺设

临时轨道采用15kg道轨,轨距600mm,误差不大于6mm,不小于4mm;

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内错差不得大于2mm;

轨枕间距为1000mm,允许误差±

50mm;

轨道附件应齐全紧固有效。

第五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

采用光面爆破,一次装药,全断面一次爆破。

实行一掘一锚一喷作业方式。

采用YT—29型风钻,Φ42mm一字型钻头打眼,钻杆采用B22×

2200mm;

采用湿式打眼,综合防尘;

光面爆破,留有眼花,炮眼眼痕率达到70%以上。

1、放炮掏槽方式采用直眼掏槽,采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1-5段),炸药采用煤矿许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MFB—200型发爆器爆破,采用反向装药结构;

起爆方式采用全断面一次起爆。

2、掏槽眼打眼深度为2000mm,辅助眼、周边眼及底眼打眼深度为1800mm;

底眼水平角度为87°

3、连线方式采用串联。

二、施工工艺流程

锚网喷及素砼施工工艺流程:

1)交接班→安全检查→打下部眼→打上部眼装药联线放炮→通风安全检查→临时支护;

2)待一采区上部车场已全部完成毛巷后→稳骨→稳模板→浇筑混凝土。

三、装运岩方式

装岩采取P-90B型耙矸机,1T的固定矿车进行运输。

人工推倒车;

扒装机机身照明采用1000w的防爆灯,耙装机的四个卡轨器必须紧固有效,耙装机后支腿必须安设牢固、支撑有力。

耙矸机必须装有封闭式金属挡网和防止耙斗出槽的护栏。

装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和信号联系。

打眼与出矸平行作业时,回头滑轮距迎头不小于6m。

使用耙装机回头滑轮时,滑轮不小于3吨,滑轮应固定在专用锚桩上。

由于掘进工作面岩石硬度系数f<4。

四、管线及轨道敷设

1、临时风水管路、风筒布置在巷道右帮,风水管路高度距离底板1000mm;

风筒吊挂高度距离巷道底板2000mm;

风筒口距迎头距离:

岩巷不超过6m,电缆布置在巷道水沟对面一帮,距离巷道轨面1800mm。

2、敷设轨道采用18Kg/m的轻型钢轨,轨道采用600mm的轨距、1200×

150mm轨枕,轨枕间距为1200mm;

轨道敷设距工作面距离最大不超过25m,最小不小于6m。

五、设备及工具配备

主要设备及工具配备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凿岩机

YT-29

10

备用4部

2

耙矸机

P-90B

3

P-60B

4

局部通风机

FBDN63/2×

15KW

5

DKJ63-6.0/28KW

6

DKJ63-6.0/2×

18.5KW

备用

7

喷浆机

转Ⅶ

备用2台

8

防爆开关

9

前探梁

4000m、3寸钢管

备用2根

第六章主要生产系统

一、通风系统

1、通风方式:

采用压入式通风,利用泵房改设的临时风库对水泵房进行通风,风筒采用Φ600mm风筒,风筒用钢丝绳悬吊并固定牢固。

2、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K=100×

0.5×

2=100m3/min

式中Q为迎头瓦斯涌出量取0.5m3/min,K为工作面通风风量备用系数取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