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7367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5.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收藏了一枚西汉时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应是(  )

 

ABCD

6.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为由拒绝收下。

这里的“他”是指(  )

A.蒙恬

B.主父偃

C.霍去病

D.王昭君

7.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  )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

8.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B.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

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2、非选择题

9.某校七年级

(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

捍卫皇权

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1)主父偃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建议?

效果怎样?

第二组:

知识归纳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思想、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

把铸币权__①__,统一铸造__②__;

实行盐铁__③__、专卖;

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思想

文化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④__,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__⑤__

军事上

派__⑥__、霍去病出击匈奴

活动总结

(3)通过探究,你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C2.B3.B4.D5.B6.C7.D8.B

二、非选择题

9.

(1)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①收归中央 ②五铢钱 ③官营 ④罢黜百家⑤太学⑥卫青

(3)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

下图中人物是(  )

A.汉高祖B.汉武帝

C.汉景帝D.汉文帝

2.汉武帝时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A.锦衣卫B.刺史C.太尉D.节度使

3.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削藩”B.推行分封制

C.实施“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

A.实施“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盐铁专卖D.统一文字

5.“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

6.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

7.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刺史制度B.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C.实施“推恩令”D.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8.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王昭君

9.[2017·

柳州市期末考试]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颁布“推恩令” ②削夺列侯爵位 ③实行禅让制 ④实行盐铁专卖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11.某校七年级

(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并回答相关问题。

【史实探究】

(1)主父偃为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建议?

效果如何?

【知识归纳】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汉武帝在位时期,在经济、思想文化上和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活动总结】

1.B 2.B 3.C

4.B [解析]根据材料“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正统思想。

故选B。

5.B

6.D [解析]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实施“推恩令”,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两项措施都强化了大一统,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故选D。

7.B 8.C 9.A

10.

(1)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2)①推恩令 ②刺史 ③罢黜百家 ④太学

(3)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2017年10月24日,“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年会暨董子学院年会”在衡水学院董子学院学术中心隆重举行。

董仲舒因出谋划策而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最主要的谋划是(  )

A.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应募出使西域

C.提出“推恩”的建议D.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2.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

“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

”“大风气”指的是(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D.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2018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决定,这一机构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汉代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的官职是(  )

A.丞相B.太尉C.司隶校尉D.刺史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

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

①御史大夫②太尉③司隶校尉④刺史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2016年4月3日台北孔庙祭孔乐舞团首次亮相曲阜孔庙对进一步增进双方的业务交流、推动儒学文化传播必将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孔子的学说何时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秦朝B.西汉C.隋朝D.明朝

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词中的秦皇汉武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抵御匈奴,巩固边防B.统一文字和货币

C.焚书坑儒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

A.统一文字B.修建长城C.设立太学D.加强中央集权

8.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和汉武并称,这是因为(  )

A.二人都是暴君B.二人都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C.二人死后陪葬物品都很多D.一人坑儒,一人尊儒

9.秦始皇、汉武帝都对中国的历史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问题时却态度大有不同,这个问题是(  )

A.经济发展问题B.国家统一问题C.儒家思想问题D.中央集权问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短短的几行诗句,将天高云淡,牛羊遍野的蒙古草原风光展现无遗。

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

A.卫青B.冒顿C.张骞D.呼韩邪

11.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后,匈奴生产迅速发展,下别不属于匈奴生产发展表现的是(  )

A.丝织业兴旺B.畜牧业兴旺发达C.冶铸业发展起来D.学会了农耕

12.提起蒙古草原,人们总会想到“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此地并建立强大国家的匈奴首领是(  )

A.呼韩邪单于B.冒顿单于C.老上单于D.伊稚斜单于

13.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14.“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

若你是其中一员。

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己见

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5.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

A.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B.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C.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D.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只要不是在礼、御、书、数、射这六种技艺之内,不是孔子传下来学问的,都把他们断绝了,不要叫他们发展,不要让他们和六艺和儒学共同发展。

(1)材料中讲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项措施?

这项措施是谁提出来的?

(2)材料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