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736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浦镇浦阳江大桥设计复核报告Word格式.docx

(2)引桥

40+50+4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上部结构。

1.3.2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

汽车—20级、挂车—100;

(2)桥梁宽度:

桥梁全宽24.5m;

(3)桥下净空:

净46.0×

8.0m;

(4)设计洪水频率:

1/100;

(5)最大纵坡:

引桥最大3.571%,主桥段无纵坡。

(6)桥面横披:

行车道1.5%双向坡,人行道1%反向坡。

1.3.3材料

1、混凝土

(1)50号混凝土

系杆、横梁、引桥40+50+40米连续梁上部结构、预应力空心板;

标准强度Rab=35.0,Rlb=3.00,弹性模量Eh=3.5E4;

(2)40号混凝土

行车道板、桥面铺装、混凝土铰缝;

标准强度Rab=28.0,Rlb=2.60,弹性模量Eh=3.3E4;

(3)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

2、预应力钢材

(1)φj15.24预应力钢绞线:

系杆、横梁及40+50+40米连续梁上部结构纵向、横向预应力束;

φj15.24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Ryb=1860,弹性模量Ey=1.9E5;

(2)85-φ7mm高强钢丝束:

系杆拱桥吊杆;

吊杆内芯为85-φ7mm高强钢丝束,标准强度Ryb=1670,弹性模量Ey=2.0E5;

(3)锚具:

系杆、横梁内预应力钢绞线采用OVM15-12和OVM15-7锚具;

吊杆两端采用OVMDM7A-85和OVMDM7B-85锚具;

连续梁内预应力钢绞线采用OVM15-15、OVM15-12、OVM15-9和BM15-3锚具

(4)预应力孔道采用镀锌波纹管。

3、普通钢筋

采用Ⅰ级、Ⅱ级钢筋。

4、型钢(主塔劲性骨架)

拱肋、风撑采用16Mn钢,其他钢板采用Q235C钢。

5、支座:

支座采用GPZ(Ⅱ)型盆式橡胶支座。

1.3.4荷载

恒载

主体结构用钢材及拉索构件自重计算采用容重;

混凝土自重计算采用容重;

二期恒载考虑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调平铺装层)、附属工程、栏杆等。

施工荷载

施工荷载按照图纸的施工步骤计算。

活载

(1)车辆荷载

全桥按四车道汽车—20级计算,挂车—100级验算。

(2)计算荷载的横向折减系数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车道布载时,折减30%。

(3)冲击系数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2.3.2条取用。

(4)横向分布系数

主桥横向分布系数采用杠杆法计算。

(5)偏载系数

引桥连续梁活载计算考虑偏载系数,汽车1.15,挂车1.15。

(6)人群荷载

按照3.5KN/M计算。

温度影响力

体系升温20℃,体系降温20℃;

引桥连续梁还包括桥面板局部升温5℃,降温5℃。

基础变位

引桥连续梁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1.00cm计。

荷载组合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2.1.2条共组合成以下三种工况:

(1)工况一(主力组合):

恒载(一期+二期)+汽—20+基础变位;

(2)工况二(附加组合):

恒载(一期+二期)+汽—20+温度影响力+基础变位;

(3)工况三(验算组合):

恒载(一期+二期)+挂—100。

1.3.3计算模型和考虑因素

(1)计算模型

本桥为40+50+4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上部结构的几何模型和计算模型见图1.1和图1.2。

图1.1浦阳江引桥连续梁几何模型

图1.2浦阳江引桥连续梁计算模型

(2)施工过程模拟

模型的施工部分完全模拟真实的满膛支架浇筑施工过程,模型的施工阶段流程参见表1.1。

施工第一阶段考虑主桥2个主墩,在主墩施工完毕后,安装永久支座,并在施工支架上,浇筑墩顶现浇段并张拉预应力筋,本阶段按30天考虑,预应力施加时混凝土的强度应大于80%的设计强度;

施工第二阶段考虑分阶段、分块浇注施工,共分4个节段,每个节段长度5.0m。

均采用满膛支架浇筑施工,每一块件分为混凝土浇筑、张拉预应力筋两个步骤;

施工第三阶段为边跨合拢施工,包括平衡段浇筑和张拉边跨合拢预应力筋等步骤,平衡段混凝土在支架上现浇,预应力施加时混凝土的强度应大于80%的设计强度;

施工第四阶段为中跨合拢施工,合拢段长2m,包括浇筑合拢段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步骤,中跨合拢段混凝土在支架上现浇,预应力施加时混凝土的强度应大于80%的设计强度;

施工第五阶段为拆除满膛支架;

施工第六阶段为桥面铺装工序,施加二期恒载。

表1.1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流程

施工阶段

各阶段施工内容

1

安装满膛支架,浇筑墩顶区段块混凝土

2

张拉墩顶区段预应力筋

3

浇筑1号块

4

张拉1号块预应力筋

5

浇筑2号块

6

张拉2号块预应力筋

7

浇筑3号块

8

张拉3号块预应力筋

9

浇筑4号块

10

张拉4号块预应力筋

11

浇筑边跨平衡段

12

张拉边跨合拢预应力筋

13

浇筑中跨合拢段

14

张拉中跨合拢预应力筋

15

拆除满膛支架

16

桥面铺装工序,施加二期恒载

(3)预应力筋作用

考虑预应力张拉锚固、压浆和混凝土形成组合截面的过程。

预应力损失同步计入,预应力损失计算中,孔道偏差系数K=0.001,管道摩擦系数μ=0.2,一端锚具回缩△=6mm,张拉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为80%设计强度。

(4)混凝土徐变、收缩影响

根据结构施工步骤,按每一节段混凝土加载龄期、构造尺寸和荷载变化过程分别考虑徐变、收缩影响。

使用阶段混凝土徐变、收缩影响从施工阶段连续计算求得。

2计算复核结果

2.1桥梁上部纵向结构复核

浦阳江引桥是40+50+4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中梁高1.6m,支点梁高2.8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全宽24.5m,其中悬臂长3.0m,箱室宽18.5m,为单箱多室型式。

其断面1.5%横坡由桥面的铺装层不等高实现,箱梁顶、底板水平,全桥为纵、横双向预应力体系。

主桥上部结构总体分析按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分别按规范要求计算:

施工阶段按施工步骤及工况逐阶段分析计算和验算;

使用阶段考虑了恒载、汽车、挂车、收缩徐变、温度、支座沉降等效应,并按规范要求进行验算。

纵向计算时汽车荷载由四车道控制,考虑偏载系数1.15及四车道折减系数0.7后,一个箱子汽车分布系数为3.22,挂车考虑偏载后分布系数为1.15,人群荷载考虑偏载后分布系数为2.3。

2.1.1施工阶段结构受力状态验算

连续箱梁施工阶段包络应力见图2.1和图2.2。

图2.1施工阶段上下缘最大应力包络图(Mpa)

图2.2施工阶段上下缘最小应力包络图(Mpa)

施工阶段箱梁混凝土包络压应力为2.68MPa-15.35MPa,最大压应力发生在两个墩顶附近截面,位置在箱梁上缘;

施工阶段箱梁混凝土包络拉应力为0MPa――1.0MPa,最大拉应力发生在两个墩顶附近截面,位置在箱梁下缘;

施工阶段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施工阶段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施工阶段压应力及拉应力容许值分别为和)。

2.1.2成桥初期、后期结构受力状态验算

箱梁成桥初期阶段即考虑桥面系施工后的阶段,成桥后期阶段即考虑徐变5年后的阶段。

成桥初期和后期阶段应力和弯矩见图2.12-图2.15。

图2.12成桥初期箱梁上下缘应力图(MPa)

图2.13成桥初期箱梁弯矩图(KN*m)

图2.14成桥后期(5年)箱梁上下缘应力图(MPa)

图2.15成桥后期(5年)箱梁弯矩图(KN*m)

成桥初期箱梁混凝土应力为2.68MPa-13.96MPa,最大压应力发生在边跨2#块上缘,不出现拉应力;

成桥后期箱梁混凝土应力为4.02MPa-11.73MPa,最大压应力发生在边跨2#块上缘,不出现拉应力;

成桥阶段恒载作用下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恒载作用下混凝土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2.1.4使用阶段结构受力状态验算

正常使用阶段,活载考虑汽—20、挂—100和人群荷载的最不利加载;

其他可变荷载考虑主桥桥面板40cm范围内,局部温差±

5℃,主桥整体结构升、降温20℃,支座强迫位移按不均匀沉降1.0cm等。

将各种荷载进行三种组合,进行正应力和主应力验算:

(1)组合I:

基本可变荷载(汽—20、人群荷载)与永久荷载(结构自重、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基础变位影响力)相组合;

组合I工况箱梁上下缘包络正应力和箱梁包络主应力见下图:

图2.16箱梁使用组合I正应力图(MPa)

图2.17箱梁使用组合I主应力图(MPa)

在组合I情况下,箱梁混凝土包络正应力为1.18MPa-15.84Mpa,最大压应力出现在边跨2、3#块截面上缘,整体无拉应力。

混凝土的正应力满足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要求(组合I容许压应力值为17.5)。

箱梁混凝土包络主应力为-1.72MPa-15.84Mpa,最大主压应力出现在边跨2、3#块截面截面,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墩顶截面。

混凝土的主应力满足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要求(组合I容许主压应力值为21.0,受弯构件容许主拉应力-2.4)。

(2)组合II:

基本可变荷载(汽—超20、人群荷载)与永久荷载(结构自重、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基础变位影响力)与其他可变荷载(温度影响力整体升温20℃、桥面板局部温差±

5℃)相组合;

组合II工况箱梁上下缘包络正应力和箱梁包络主应力见下图:

图2.18箱梁使用组合II正应力图(MPa)

图2.19箱梁使用组合II主应力图(MPa)

在组合情况下,箱梁混凝土包络正应力为-1.41MPa-16.69Mpa,最大压应力出现在边跨2、3#块截面上缘,最大拉应力出现在中跨跨中截面上缘。

混凝土的正应力满足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的要求(组合容许压应力值为21.0,容许拉应力值为-2.7)。

箱梁混凝土包络主应力为-2.04MPa-16.69Mpa,最大主压应力出现在边跨2、3#块截面,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墩顶截面。

混凝土的主应力满足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要求(组合II容许主压应力值为22.75,受弯构件容许主拉应力-2.70)。

(3)组合III:

基本可变荷载(挂—100)与永久荷载(结构自重、预应力)相组合;

组合III工况箱梁上下缘包络正应力和箱梁包络主应力见下图:

图2.20箱梁使用组合III正应力图(MPa)

图2.21箱梁使用组合III主应力图(MPa)

在组合I情况下,箱梁混凝土包络正应力为1.51MPa-15.16Mpa,最大压应力出现在边跨2、3#块截面上缘,整体无拉应力。

混凝土的正应力满足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要求(组合I容许压应力值为21.0)。

箱梁混凝土包络主应力为-1.92MPa-1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