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6880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会基础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斗争也有了初步发展。

初期的斗争主要是为了增加工资,改善生活,而且多停留在自发斗争状态,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也没有本阶级先进组织的领导。

中国工会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产物。

在辛亥革命前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人群众在斗争中自己建立了一些组织。

如商务印书馆工人的“集成同志社”。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各地纷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建立了一批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工会。

如1920年11月21日成立的上海机器工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实现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

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开始进入有一是有组织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新阶段。

1922年以后相继爆发了香港海员、安源路矿工人、开滦煤矿工人以及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二、不同时期的工会运动

1,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会运动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年-1929年召开了五次劳大。

1925年,召开二次劳大,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工会领导的工人运动主要采取罢工、游行、示威以致武装斗争等对抗的、激烈的斗争形式,工会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斗争。

(1)大革命时期的工会运动

1925年5月,“五卅”运动爆发,席卷全国,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全国各地有1700万人参加;

1926-1927年,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胜利;

各地工会还发动了工人参军参战、参加运输、救护、宣传、慰问等活动,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工会运动

A.根据地。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在农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苏区工会动员和组织工人参加苏维埃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参军参战,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工会成为保护群众利益的堡垒,工人群众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劳动法》,维护工人利益,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在党领导的国营工厂中,还产生了最早的民主管理形式——工人大会。

B.国统区。

在“左”的思想指挥下,革命工会一度不顾客观条件举行罢工、暴动、集会、示威游行等活动,致使该地区的工会组织几乎遭到全部破坏。

1936年,刘少奇发表《关于白区职工运动提纲》,1940年毛泽东提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在此方针指引下,革命工会稳扎稳打地进行了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和积蓄工人阶级力量的工作,白去的工会运动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3)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会运动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国民党废除了镇压革命的《紧急治罪法》,释放了一批抗日的革命志士和工运领袖,客观上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开展。

在抗日根据地,工会组织了增加生产、支援抗日、参加抗日武装队伍的运动。

有影响的运动有赵占魁运动、铁道游击队等。

在敌占区,工会主要采取组织工人怠工、毁坏机器设备等多种斗争方式。

(4)解放战争时期的工会运动

解放区的工会运动主要是提高工人觉悟,组织工人群中努力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支持民主政权,建设和巩固解放区。

国统区的革命工会运动,着重组织工人群众开展争取生存权利、改善生活待遇的经济斗争和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政治斗争。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求生存、争民主等。

1948年8月,六次劳大的召开。

2,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会运动

1950年6月29日,《工会法》颁布实施,确立了工人阶级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和工会的法律地位。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工会运动

作为新中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新生人民政权猪似的历史使命。

参加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三大改造。

在接管官僚资本的企业中,工会组织工人进行了废除封建把头制度,实行工人监督生产等措施;

在私营企业中通过劳资协商制度,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现了工人当家作主。

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工会积极组织职工群众开展了创造生产新纪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先进生产者等劳动竞赛运动,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

工会还协同各级政府制定了100多项劳动保护法规,建立了新的工资制度,实施了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险条例》,创建了一批集体福利事业和文化事业,安置和救济了大批失业工人。

53年,工会七大召开,确立了“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工作方针。

大会号召职工群众为实现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而奋斗。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会运动

开展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为适应职工学习和提高技术的要求,工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从扫盲、初等、中等到大专的职工业余教育体系。

工人经过奋发努力,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和自动化半自动化水平,解决了许多生产关键问题。

东北一些企业创造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石油工业创造的大庆精神等经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1964年以后,开始了“工业学大庆”。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工会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工会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拨乱反正,宣布工会工作中不存在“经济主义”、“工团主义”,为工会干部解脱了思想压力。

1988年,工会十一大召开,确定了中国工会必须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的基本指导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会的维护、建参与、教育四项基本的社会职能,对推进工会改革,动员职工群众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99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

工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开拓进取,实践有了新的重要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障职工在企业事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加强企业事业的民主管理;

二是在深化改革中加强立法参与和决策参与,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是兴办工会的企业事业;

四是积极开展“送温暖”、“促进再就业”工程;

五是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六是从1995年以来把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作为贯彻执行《工会法》、实施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工作重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七是在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开展和逐步加强工会工作;

八是继续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中突出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特殊利益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和经验。

三、中国工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

(一)中国工会的性质

工会的性质是指工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它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群众性和政治性的有机统一。

1,工会阶级性的主要特征:

(1)工会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成员(含企业、事业、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

所以,私企老板、个体工商户、农民是不能入会的;

(2)工会的成立和存在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

(3)工会的奋斗目标是与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相联系的。

(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也是工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它始终以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为自己的纲领。

2,中国工会群众性的主要特征

(1)自愿性

(2)民主性(一方面,凡是和职工群众相关的事情,都必须征得群众的意见,另一方面,还要组织职工群众民主参与国家社会事务和企业事业管理,使工会成为广大职工群众民主参与的有效组织渠道。

(3)广泛性(农民工)

3,中国工会政治性的主要特征

(1)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工会具有高度的政治性;

(2)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中国工会的地位

工会的地位是指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

工会的地位主要通过工会组织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得以体现,通过法律确认和保障,通过工会发挥作用得以实现。

1,社会政治地位。

中国工会是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会的政治地位表现在它与政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且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联系。

(1)工会是党的阶级基础

(2)工会是国家政权组织的群众基础

2,社会经济地位

工会的社会经济地位是指工会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主要是通过工会对劳动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出来。

一方面,工会具有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支持改革、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强大组织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开展富有时代特色和丰富多样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效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另一方面,工会的社会经济地位还体现在劳动关系领域,它是劳动关系的协调者和劳动者权益的维护者。

3,法律地位

工会的法律地位是工会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在法律上的体现。

工会的法律地位集中表现为工会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工会的的法人资格等方面。

(三)中国工会的职能

明确工会的职能,是把握工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定位,更好地发挥工会作用的前提。

现阶段,我国工会的社会职能体现为“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个方面。

1,维护职能

《工会法》明确规定:

“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中国工会章程》、《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对工会的地位、作用和职责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工会的维护职能是工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职能,即工会的“原生”职能,建设、参与、教育等职能都是以此为前提而衍生扩展的。

在工会的实践活动中,工会只有切实履行好维护职能,才能使工会对职工群众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才能使工会有效组织和代表职工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才能使工会的教育活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建设职能

工会的建设职能是指工会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经建设和改革,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采取的方法有组织劳动竞赛、技术协作、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活动,举办工会自身的经济事业等在国家经济建设事业中发挥作用,也为其履行其他各项职能奠定物质基础。

3,参与职能

工会的参与职能包括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这体现了广大职工群众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权利。

方法主要有通过参与立法和政策的制定;

与统计政府召开联席会议;

参加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

加强企业职工民主管理;

畅通信息反馈渠道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

通过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及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一是可以使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基本主张通过民主渠道体现于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各项决策当中;

二是可以使广大职工群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制度上保障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权益。

4,教育职能

工会的教育职能是指工会帮助职工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工会要成为职工群众的大学校。

现阶段的任务是大力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以职工书屋为载体,抓好群众性的读书自学和“创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