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6301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教案人民版选修1Word下载.docx

它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民族资本近代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于教育、文化和学术事业的发展,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集结,以及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强大,他们不仅控制着完整、严密的国家机器,而且还有传统的封建思想作为精神支柱;

相比之下,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就显得自身力量十分弱小,又没有勇气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彻底决裂,向工农民众寻求力量,相反通过一个软弱且无实权的皇帝发布诏书实现“新政”。

其结果,变法“无力回天”,失败是必然的。

惨痛的教训启示了后来者:

只有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

 

【经典例题】

【例题1】晚清有御史上奏称:

“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

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

”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维新派的政治主张的理解。

〖活学导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引言中的中心意思,即“民主民权之说猖獗”。

在所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维新派提出民主民权学说。

〖答案〗C

【例题2】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的政治主张及活动的理解。

〖活学导析〗本题是一道是比较型选择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早期维新派和康梁两者的主张和活动进行比较。

早期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未付之实践,而康梁不仅宣传维新思想,而且展开了一场有一定基础的变法运动。

〖答案〗D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是

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4.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5.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A、按西法编练新军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 

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有

①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7.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②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④是一次资产阶级同封建顽固势力的夺权斗争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

8.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的是

A.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B.革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C.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D.起到了解放思想、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

9.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了思想启蒙B.发展了资本主义

C.推动了政治改革运动D.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

10.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光绪帝被囚禁

C.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D.帝国主义的破坏

11.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12.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1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D.裁汰绿营

15.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

A.革新政治B.救亡图存C.夺取政权D.学习西方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

①首先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②其核心是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是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开始

④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宣扬了西学,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8.百日维新过程中采取的军事措施不包括

A.建立新式军队B.按新法练兵C.成立北洋舰队D.裁汰绿营

19.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C.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

D.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秩序

20.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失败带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D.守旧势力太强大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

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

唯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2)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

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事后(1895年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材料四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持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三、问答题

2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又有人根据李鸿章在创办上海织布局时,不准华商另行设局和洋务派反对维新变法运动等作为依据,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你的看法如何?

请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

24.当代历史学家胡绳说:

“认为光绪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试结合维新变法运动产生的背景、目的和百日维新的内容,说明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C4.D5.A6.B7.D8.B9.A10.C11.C12.D13.BC14.B

15.D16.B17.D18.C19.D20.A

二、非选择题

21.

(1)核心观点:

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依据:

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

②中国风气未开。

(2)原因:

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22.

(1)反映康有为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理论依据是近代西方政治学说。

(2)反映维新派对农民持恐惧的态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材料一反映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材料二反映维新派不敢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材料三反映维新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4)材料四的观点不正确。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不可能走得通。

23.其一,有利说:

①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